曹雪芹的风筝艺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407348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1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雪芹的风筝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曹雪芹的风筝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曹雪芹的风筝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曹雪芹的风筝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曹雪芹的风筝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雪芹的风筝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雪芹的风筝艺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者 按 : 曹雪芹风筝艺术 一书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历经近三年的策划 、 组织 、 撰写 、 摄制 、 编 辑 , 终于与广大风筝爱好者和社会读者见面了。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的曹雪芹 , 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 他的佚 著 南鹞北鸢考工志 和 他创制的曹氏风筝艺术 , 是曹雪芹留给后人的珍 贵的艺术遗产。孔祥泽先生 自 1943年得 见 南鹞北鸢考工志 后,即致力于曹氏风筝的整理 、 研究 、 复制 、 推广 , 60 年始终如一 , 终将曹氏风筝艺术继承下来并传之 后世 , 发扬光大。 附 记 曹 雪 芹 风 筝 艺 术 12 开 26 印张 定 价 : 98.00 元2003 年

2、 3 月第一版 北 京 工 艺 美 术 出 版 社邮 购 地 址 : 100013 北 京 市 东 城 区 和 平 里 七 区 16 号楼联系电 话 : ( 010) 84257032对 于 南鹞北鸢考工志 是否为曹雪芹佚著 , 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意见 。 本书的目的不在于研 究 “红 学 ”, 而是 从 南鹞北鸢考工志 及其表现的风筝 艺术的价值本身来考虑出版这本书的 , 就是旨在 努力挖掘 、 抢救祖国民间艺术遗产 , 以进一步弘扬中 华 民 族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精 粹 。撰文 马立明曹雪芹的风筝艺术CHINESE ART DIGEST 美 术 之 友 5 1好 书 频 道风筝 ,

3、 我国南方 称 “鹞子 ”, 北方称 “纸鸢 ”。 历史 上 “风筝 ”一词始于 五代 , 然而风筝的历史可追溯 到 2000 多 年 前 的 春 秋 时 期 , 鲁 国 的 公 输 般(鲁班 ) 曾 “削竹为鹊 , 成而飞之 ”, 制 成木鸢飞往宋国侦察敌情 , 这是迄今 为止最早的飞行器 。 不过 , 我国早期 的风筝多与军事和通讯有关 , 风筝真 正进入民间 , 成为娱乐游戏的玩具大 约是在唐 、 五代时期 。 有唐代诗人元 稹的诗为 证 : “有鸟有鸟群纸鸢 , 因风 假势童子牵 。 ”到了明清时期 , 清明时 节 放 风 筝 已 成 为 一 种 时 令 性 的 民 俗 活 动。北京风

4、筝历史悠久 , 但真正形成 流派乃至高潮 , 还是从曹雪芹 的 南 鹞北鸢考工志 出现后开始的 。 大约 在清乾隆二十 年 ( 1755) , 曹雪芹所创 图式的风筝出现在京城 , 自此迎来了 北京风筝鼎盛时期 。 曹氏风筝的传播 者孔祥泽曾撰文写道 , 曹雪 芹 “把燕 子 以 拟 人 法 和 意 匠 画 法 与 变 软 翅 法 为 硬 翅 法 这 一 改 进 而 成 的 扎 燕 造 型 结 构 结 合 起 来 , 使 北 方 风 筝 有 了 一 大 革 新 , 新到使京师业风筝者无一不以扎 燕为宗 , 占领市肆历余年不衰 。 ”曹雪芹 的 南鹞北鸢考工志 详 细地介绍了 43 种风筝的扎

5、、 糊 、 绘、 放技艺 。 每种都绘有骨架图 、 彩图 , 并 配有扎糊诀和画诀 , 图文并茂 , 实属 罕见 。 这是对我国风筝艺术的一个总 结 ,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 文化价值 和艺术价值 , 尤其是曹雪芹创立帛制 作的扎燕风筝 , 完美地运用我国传统的意象美学 , 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们 在 祭 祀 和 巫 术 活 动 中 产 生 了 大 量 的与神灵有关的幻想和艺术形象 , 因而 具 有 象 征 表 意 目 的 原 始 艺 术 产 生 了 , 即原始意象艺术雏形 。 形象性是艺术 的本质特征 , 中国早期 的 周易 、 老 子 、 庄子 等已涉及意象问题 。 到 一千四五百年前的

6、南朝中期 , 产生了 一 部 反 映 我 国 古 代 文 学 思 想 和 文 艺 美 学 理 论 著 作 文 心 雕 龙 ,作者刘勰( 约 465-532) 在书中第一次完整地提 出 “意象 ”这个名词 。 刘勰创造性地 运 用 “意象 ”思维 , 并赋予其深刻的 内 涵 。曹雪芹深 谙 “意象 ”这一传统美 学观念 , 大到文学巨 著 红楼梦 , 小 到民间艺术品风筝 , 他都创造性地加 以发挥 , 运用艺术手法使被描写 、 表 现的对象活灵活现 , 尽善尽美 。 他选 择 以 燕 子 拟 人 并 配 合 意 匠 画 法 而 创 制 扎燕风筝家族并非偶然 。 充满灵性的 燕子触发了曹雪芹的艺

7、术灵感 , 无疑 使 他 心 底 泛 起 更 丰 富 的 文 学 艺 术 想 象 的涟漪 , 成为他创制扎燕风筝的一个 极为重要的象征和标记 。 燕子是自然 界中一个古老的物种 , 古代商民族就 有神 话 “天命玄鸟 , 降而生商 ”( 诗 玄鸟 ) 。 玄鸟即燕子 , 也是商氏族的 图腾 。 燕子在民间始终被认为是吉祥 的 象 征 。 曹 雪 芹 利 用 燕 子 的 自 然 形 态 , 大胆夸张取舍 , 采 用 “笔法意匠 体势全 ”即图案化手法 , 来存其应有 的体貌形态 , 赋予风筝吉祥图案 , 象 征寓意 , 开拓意境 , 跳出了燕子的自 然属性 , 展开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 , 立

8、意愈发显得高深悠远。讨论和研究的。一 、 伴随古老文明的意象艺术 意象是我国传统美学的范畴 , 是文 学 艺 术 作 品 中 艺 术 构 造 的 形 象 元 件。 意 象 美 学 结 构 产 生 的 年 代 久 远 ,几乎与远古神话同时产生 。 原始先民5 2 美 术 之 友 CHINESE ART DIGEST好 书 频 道“天人合一 ”, 具有深邃的哲学思想 , 是中国艺术家特有 的 观 察 事 物 的 方 式 。 它 表 现 的 对 象 是 客 观 物 象 经 过 他 们 的 感 情 活 动 而 创 造 出 来 的 , 强 调 把 审 美 主 体 融 进 所 要 描 绘 的对象里 , 要

9、身临其境 , 而不是旁观者 , 局外人 。 这一点 曹雪芹堪称典范 , 无论 是 红楼梦 , 还 是 南鹞北鸢考工 志 , 以及他精心绘制的每一个风筝 , 都是他用笔蘸着他 胸 中 的 激 情 和 心 头 的 热 血 完 成 的 。 他 把 生 命 投 入 到 创 作 中 去 , 与作品融为一体 , 使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 看 到 他 那 灵 光 闪 动 的 思 想 光 芒 。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本源关系 。 原始 艺术是人类童年的艺术 , 远古先民的真 、 善 、 美使艺术具 有单纯 、 质朴 、 粗犷 、 真挚 、 健康的特点 , 而民间美术最 充分 、 最全面地继承了

10、原始艺术这一显著特点 。 民间美术 作 为 民 俗 观 念 形 象 特 质 载 体 , 一 直 沿 着 这 个 脉 络 传 承 下 来 。 只要有生活 , 就有民俗 。 本源文化区别于其他外来文 化 , 但它又善于吸收外来 , 却又永远不会被同化 , 这就是 中 华 民 族 的 文 化 精 神 所 在 。民间美术中吉祥图案造型与原始艺术造型一脉相承。 从 原 始 社 会 至 今 , 自 然 界 中 的 万 事 万 物 都 可 赋 予 它 们 吉 祥 内 涵 而 成 为 人 类 永 恒 的 主 题 , 一 代 一 代 传 下 去 , 从 未 间 断 。 民 间 美 术 中 吉 祥 图 案 造 型

11、 是 意 象 性 造 型 , 是 典 型 的 象 征 性 艺术 。 “因此 , 民间美术的美学结构形态 , 是意象美学结 构 ”, “以 言志寄情 为目的 , 用 以象寓意 , 以意构象 来 造 型 ”正 是 曹 雪 芹 创 制 扎 燕 风 筝 家 族 的 最 高 审 美 理 想 和 审美趣味。二 、 “以象寓意 , 以意构象 ”的扎燕风筝家族 曹雪芹集前人之大成 , 详察起放之理 , 细究扎糊之法,根 据 北 方 风 烈 的 特 点 , 用 软 硬 翅 相 结 合 的 扎 糊 法 和 拟 人 的 意境绘法 , “以象寓意 , 以意构象 ”, 捕捉到了燕子这一主 要意象 , 凭借他深厚的艺术修

12、养和丰富的生活积累 , “神 与物游 ”地展开想象和联想 , 将强烈的思想感情与客观事 物中众多物象相交相融 、 相契相合 , 逐步臻于统一 , 创造 了 意 与 境 相 谐 的 最 高 艺 术 境 界 。1.拟人法拟人法多用于文学作品 , 而曹雪芹运用中国传统美学观点 , 按照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心理 , 创造性地把拟人法运用到风筝上 , 创制出扎燕风筝家族 。 曹雪芹缘何要选择 燕子呢? 此中人语 云 : “古之人以燕为喜之征 , 春之 象 , 故必以意匠为之 , 实以拟乎人也 。 须使其眉目中角, 均呈喜相 。 ”此篇是曹雪芹苦心孤诣为专业风筝 者 (即门 里人 ) 写的 , 告诉他们肥燕

13、的画法 , 详解风筝的口诀及如 何运用意匠手法 。 燕子的自然属性是美的 , 它是候鸟又是 益鸟 , 燕子在人们心目中属吉祥喜兴 , 它象征春回大地, 万物勃发 , 欣欣向荣 。 曹雪芹 从 “春天 ”这个抽象的意象 生发 , 转化为具 象 “燕子报喜到人间 ”, 继而又生发转为 “画拟人态形神备 , 笔法意匠体势全 ”这一主题意象。曹 雪 芹 创 造 的 扎 燕 风 筝 , 要 求 既 保 留 燕 子 的 形 体 特 征 , 又赋予它人格化 , 并把人的精 、 神 、 气注入到扎燕风 筝中 , 以生命喻象来表现风筝艺术的生命 , 创造一种生命 的境界 , 蕴含一种生命的趣味 。 曹雪芹创制的

14、扎燕家族成 员 有 喻 壮 年 成 熟 之 男 子 的 肥 燕 、 喻 未 婚 之 窈 窕 淑 女 的 瘦 燕 、 喻恩爱夫妻的比翼燕 、 喻英姿勃发之少年的半瘦燕、 喻 童 子 的 小 燕 和 喻 胖 娃 娃 的 雏 燕 , 这 是 一 个 多 么 美 满 幸 福 的家庭!这组环环相扣的意象长链 , 营造了一个多元化、 多 层 次 的 立 体 画 面 蓝 天 白 云 下 充 满 神 韵 、 生 机 勃 勃 的 燕 子 群 体 展 翅 高 飞 , 同 时 这 美 好 的 意 境 又 寄 予 了 更 深 层 的 寓意 , 寄托了曹雪芹美的理想与愿 望 : 人间充满幸福 , 尊 老爱幼 , 夫妻恩

15、爱 , 和睦向上 , 家庭繁盛 , 亲情友情 , 快 乐无忧。2.谐音取意 以吉祥图案为主线 , 贯穿曹氏风筝的始终 。 吉祥图案常借助一语言的谐音来寓意 , 在民间美术意象组合中 , 用 得 最 多 最 广 的 是 那 些 极 为 精 辟 简 练 的 吉 祥 成 语 , 并 形 成 世 代相传的程式和规范 , 同时又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 任由 发挥 。 如 “蝠 ”与 “福 ”同音 , 在人们心目中 , 蝙蝠成了 幸福与福气的象征 。 红蝙蝠则被认为预示着好兆头 , 因为 红色是辟邪的颜色 , 与 “洪 ”同音 , 寓 意 “洪福齐天 ”、 “洪 福无量” 。 另外, 桃为五木之精, 有 3000 年开花 , 3000年 结实一说 , 因此桃被誉为长寿的象征 。 如肥燕风 筝 “蛱蝶寻芳 ”、 “百福骈臻 ”中都画 有 “五福捧寿 ”。 此中人语 CHINESE ART DIGEST 美 术 之 友 5 3CHINESE ART DIGEST 美 术 之 友好 书 频 道5 4 美 术 之 友 CHINESE ART DIGEST好 书 频 道曰 : “于其翼内尾羽之间 , 配以纹样组锦 , 以庆福禄寿喜之 祯 ; 组成红桃绿柳 , 以在大地回春之象 。 ”肥燕画诀又 说 : “五福捧寿桃花瓣 , 十禄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