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71高效课堂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8325 上传时间:2016-1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271高效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271高效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271高效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271高效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271高效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271高效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271高效课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课改模式之一山东昌乐二中“271 高效课堂”模式近年来,山东教育改革走在全国前面,出现了以“三三六”自主学习的“杜郎口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 高效课堂”模式和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为代表的课改三面旗帜,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 和传统的教室相比,山东昌乐二中的教室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每个班学生分成67 人数个小组,学生面对面按照小组坐着,以便于讨论合作探究学习;二是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内容被移植到教室外的墙壁上,教室后面的黑板按班级学习小组数被分成了数块,学生上课时可以在前后两块黑板上板演;三是每个班级都有供学生集中摆放书本的架子,这样学生上课的桌子上不再有“书山”。 山东昌乐二中针

2、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 271 法则”,形成了昌乐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一、“271 高效课堂”的内涵 20%(约 10 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 30 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 (约 5 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20%学生优秀学生 70%学生中档学生 10%学生后进学生 20%的知识自学能会 70%的

3、知识合作学会 10%的知识老师教会 二、“271 课堂法则”释义 2”是课堂上老师讲不超过 10 分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可以是分开讲;“7”是学生学习(自学、讨论、展示)30 分钟;“1”是 5 分钟反刍过关。 0%是优秀学生,70%是中档学生,10%是后进学生。一个班 50 个学生,10 个学生是能够自学学会的,35 个学生是需要通过与同学讨论、老师点拨才能学会的,5 个学生是大家帮助的对象,通过小组讨论、老师帮助把这 5 个学生成绩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好 10 个优秀学生资源,让他们明白,给别人讲一遍,胜过自己考虑两遍,同时再给他们准备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

4、 35 个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同时把原本 10%的后进生向着 70%的群体推进。从理论上讲,这种模式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这样就都学会了。 三、“271 高效课堂”模式 (一)课前准备 1老师要提前到教室,组织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书本,发放好学案,准备好多媒体, 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2规范板书学习目标至

5、黑板的右上角。 3鼓励学生通览学案,初步感知本节课学习内容。 4组织课堂,起立并互相问候,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 (二)目标解析 教师简要地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联系高考简单解析其地位,增强课堂针对性。 (三)回顾训练 1学生自主总结上节课复习内容。 2通过针对性的题目对重点内容进行训练。 3小组展示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并由此引入本节课复习内容。 (四)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前由老师提出要求,包括时限、重点、注意事项等内容。 2以学案为中心,结合课本等相关材料,自主学习,强化记忆。 3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记录好出现的疑点和新发现的问题,准备好讨论的自主内容。 4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必

6、须安静(记忆内容除外),集中注意力,快速、高效、按时完成自学任务,绝不能任务未完成就开始讨论。 5引导学生学会在自主学习中清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好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6学生自主学习期间,老师要一边巡视一边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 (五)有效讨论 1讨论内容为自主学习过程中记录的问题和学案上老师设计的重点问题。 2讨论规则:讨论前由教师规定讨论的时间和要求,由小组长控制好讨论的进程;先在小组内分层(可分成 A、B、C 三个层次:A 层指 20%的优秀学生 ,B 层指 70%的中档学生,C 层指 10%的后进学生)一对一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扩大至小组讨论,其中 A 层重点帮助解决 B

7、层问题,C 层旁听学习或先整理 C 层讨论的成果;然后 B 层帮助 C 层解决,A 层进行自主拓展;问题经小组讨论未能解决的要以书面的形式反馈至老师手中。 3老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积极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掌握学生出现问题的一手资料。(六)合作探究 1分组展示:总体原则是 B 层展示,A 层点拨,C 层提升。(1)各组任务不同时,可让小组按顺序展示汇报,其他小组负责质疑、提问和补充。(2)各组任务相同时,可利用评价调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并把竞争结果作为评价依据。(3)各组任务互补时,要让相邻两个小组成员相互交换成果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在批阅过程中学习他人好的做法,同时要注意该同学前面出错的地方。这

8、种展示方法适用于量较大的作业或检测的评价。 2老师负责控制展示进度,调节好课堂氛围,并及时记录出现的典型问题和新生成的学习目标,为点拨评价做好准备。 3老师针对各组的展示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形式可用分数、掌声、口头表扬等形式进行。 (七)点拨评价 1对于记忆内容可先进行组内一对一互查,然后由教师提问,由各小组主动回答。2对于非记忆性内容,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纠正、完善,指导学生自己概括和总结所学习的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树立主干,形成网络。 3老师围绕既定学习目标或生成学习目标对本节内容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从整体的角度分析重点,剖析难点,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4课堂上

9、要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梳理本节课内容,整理笔记。引导学生注意做好别人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的答案或创意的记录。 5根据内容的不同,高效展示和点拨评价环节可以结合。 (八)检测落实 1老师以课堂检测题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落实情况,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拓展知识,形成应用能力。 2下课前学科班长要根据各组的表现和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点评。 3课堂最后由老师小结课堂内容并布置适量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精选;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提高;要分层设计,不同层次的同学完成个性化的作业;要规定时限由学习小组长督促及时完成收齐上交,由课代表送任课老师处。 4老师要及时批阅作业,及时反馈,并做好个别学生的面批

10、和谈话,强化落实。四、“271 高效课堂”模式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1)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后分层解答疑问; (2)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3)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4)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佐料,自然顺畅。 3编好用好导学

11、案、训练学案: (1)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271 高效课堂”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2)导学案、训练学案编制要走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编制人,每周一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周三与两位备课组长和包科领导研讨修改定稿,周四发给各位老师,每位老师都要做一遍,周六最后定稿印发给学生。周一集体备课最后再对学生的使用进行通研,对内容再修改。学校检查用红笔修改了的学案。 (3)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4)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

12、日期、编号。(5)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4认真备课:按“271”课堂的五个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要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5每节课都要板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

13、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 (二)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 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学案中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做学案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一定用红笔记出自己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

14、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做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以上三个环节约占课堂 30 分钟时间,即“271”中的“7”)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

15、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和两块小黑板。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用其它颜色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其他同学一律做导学案,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紧张状态,有事可做。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展示,未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秀创意和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这种展示方法可用于训练量较大的内容或拉练检测。然后老师再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精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该环节约占 10 分钟,即“271”中的“2”) 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