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1单元 2黄州快哉亭记(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3062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1单元 2黄州快哉亭记(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1单元 2黄州快哉亭记(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1单元 2黄州快哉亭记(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1单元 2黄州快哉亭记(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1单元 2黄州快哉亭记(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1单元 2黄州快哉亭记(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1单元 2黄州快哉亭记(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语文公社】选修 2/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黄州快哉亭记2苏辙诗 歌 赏 析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苏 辙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 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译文: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凉州。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月亮无情,不肯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独地住在船上,离愁依旧

2、。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该资料由【语文公社】: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七年未见,自然十分欢喜,一起登楼赏月。苏辙 特作一首相和, 虽有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的重逢之乐,但 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就要再度分开,宦海沉浮,变幻莫测,再聚不知何时,心中 满是不舍。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他忧伤地想:我们千万不要像怀才不遇的王粲那样,后半生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 归期终未卜啊!文 言 积 累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

3、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说苑 )译文:吴王决定攻打楚国,他对左右的人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一个年轻侍从官员想要劝吴王却不敢,便每天拿着弹弓、弹丸在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个早上都像这样。吴王觉得奇怪:“你为什么要像这样打湿衣服呢?”侍卫对吴王回答道:“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停留在高高的树上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自己的身后;螳螂弯曲着身体贴在树上,想扑上去猎取它,但却不知道有只

4、黄雀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人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该资料由【语文公社】,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 ”吴王听后,说:“好啊!”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肆大(倏忽(谪居(开阖(瓮牗( 洗濯( 指数( 憔悴(骇目( 舟楫( 骋骛( 庶人(沟壑( 飒然( 衣襟( 骚人(析:B 项, “数”读“ 答案: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窃会计之余功窃:利用B其势益张 益:更加C不以物伤性 以:因为D此皆骚人思士而不能胜者 胜:成功解析:D 项,胜:忍受、承担。答案:文公社】下列

5、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至于赤壁之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玉之言,盖有讽焉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此世所以不传也解析:C 项“盖” ,为“大概” ,连词,表原因。A 项是“至,到了;于,介词,表动作对 象” 。B 项是“却、竟然” 。D 项均表示“原因” 。答案:列各句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C有风飒然至者D以其无礼于郑,且贰于楚也解析:C 项是定语后置句,A、B、 D 三项都是状 语后置。答案: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该资料由【语文公社】、湘,北

6、合汉沔_即其庐之西南为亭_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_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_王披襟当之_将何往而非病_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_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将何适而非快_今张君不以谪为患_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_玉之言,盖有讽焉_乌睹其为快也哉_答案:南、北:名词作状语,向南,向北即:靠近名:名词作动词,命名玩:观赏,欣赏披:敞开病:忧愁变:不同与:参与性:本性适:往患:病,忧愁所以:的原因盖:大概乌:哪里二、课内阅读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完成 613 题。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 览观

7、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 澜汹涌, 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 孙 仲谋之所睥睨,周瑜、 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

8、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一)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合湘、沅合:汇合该资料由【语文公社】以览观江流之胜 胜:景观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睥睨:傲视D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数:计算解析:C 项,睥睨:斜着眼睛看, 谓伺机夺取。答

9、案: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至于赤壁之下即其庐之西南为亭B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若入前为寿C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乃设九宾礼于庭D以览观江流之胜 亦足以称快世俗解析:B 项,相似 /代词,你。 A 项均为“助词,的” 。C 项均为“介词,在” 。D 项均为“目的 连词 ,来 ”。答案: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亭的建造和命名写起,极力描绘渲染江景的壮观,以及观览江景、凭吊古迹的快意B长江流出西陵峡以后,地势逐渐平坦,汇集了湘水、沅水、汉水、沔水后,水势进一步增大。正基于此景,张梦得先生建了快哉亭C对于这个亭子,苏轼十分喜欢,不仅因为这所亭子所见宽敞

10、,能够看到方圆几十里的风景,更因为这个面临长江的亭子能给人以开阔的心情该资料由【语文公社】文段辞采精美,运用对偶,音韵和谐,婉约含蓄,表现作者的赏景之乐解析:D 项, “婉约含蓄”错,应是“雄放雅致 ”。答案: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_答案:现在竟然可以在亭子里的茶几旁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就张开眼睛看个饱。(2)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_答案:他们流传下来的风采和古迹,也能够用来让世人称为快事。该资料由【语文公社】(二)10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披襟当之当:面临B将何适而非快 适:往,到C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遇:遇合D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穷:困窘解析:D 项,穷:用尽。答案: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与庶人之所以为忧B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C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D以览观江流之胜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解析:B 项都是“介词,在” 。A 项“为”动词,建造;动词,作为。 C 项“之”助词,的; 代词,指 “风” 。D 项“以”连词,用来;介词,用。答案: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该资料由【语文公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