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2802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含解析)第一练题苑撷真一、2014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

2、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

3、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 ,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1. 下列对波兰尼

4、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C. 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D. 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解析第二段最后一句“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是对“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的解释说明,并没有强调掌握隐性知识的目的。答案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

5、自己独立的学说。B. 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 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D. 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解析A 项, “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错误。B 项, “在极少数情况下”错误。第四段第三句有明确表述, “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 。C 项,强加因果。隐性知识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参照第四段第二、三句。答案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

6、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B. 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则强调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C. 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 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 “野中郁次郎” “隐性知识” 。解析“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错误。第二段第一句“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 ,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同一硬币的两面”表明波兰尼认为是可以转化的。而学者概括野中郁次郎的观点“一个连续体的两端” ,表明只有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答案2013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7、题。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 “空洞化” “物化”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

8、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 。 “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 ,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比如,春节文化包含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等内容,并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 ,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需,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丰富的民俗活动的,和节

9、气、时令、气候、水土,以及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相关联,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

10、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我们应该通过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有删改)4.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象的一项是()A. 随着人们生活走向富裕,压岁钱水涨船高,节日的经济意味越来越浓。B. 随着通讯的现代化,过节时大家已习惯了编发短信互贺,进行“隔空对话” 。C. 传统节日现在已不再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庙会也成了商品交易的载体。D. 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D 项说的是国内不少人钟情于洋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

11、象” 。答案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A. 传统节日的“异化” “空洞化” “物化” 。B. 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C. 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D. 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解析由原文第二段“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 ”可知,C 项即是真正原因。答案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答:_答案(1)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正日渐式微,所以需要保护和传承。(2)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

12、、教育、宣传活动。在传统节日开展新的民俗活动,以增加其新的文化内涵。联系现实生活(举例)。三、2014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你看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钝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

13、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 ,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据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

14、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 “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

15、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节选自美的历程 ,有删改)7. 下列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由再现到表现,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的积淀过程。B. “有意味的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尤以鱼纹最为普遍。C. “有意味的形式”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D. 在“有意味的形式”中,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抽象的几何纹饰则逐渐增多。解析A 项,由第五段“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可知, “再到写实”与原文不符, “再现(模拟)”对应“写实” , “表现(抽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