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2675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第卷(阅读题 共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 ,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 ,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 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 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 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

2、就做一首诗献给他 们,达到 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 诉。 应该说明, “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 献诗”总和“瞽献曲”或“ 瞍赋” 、“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 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 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 ,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些歌儿 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 则先是在

3、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 乐曲,达到 统治阶级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 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 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 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 卫侯羁押起来, 齐侯和 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 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 着男的,又怕旁人 说闲话;子

4、展却借用来 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 ,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 乐,造成了 诗与 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 “赋诗” 、“献曲”也不大见 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 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 则联系起来。比如公 孙丑问, 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 ,最后把 诗尊为“经” 。直到五四运 动 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

5、和 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 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C所谓“献诗陈志” ,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 ”经常和“瞽献曲” 、 “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解析“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

6、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表述错误。第二段中说诗歌用以“颂美或讽谏” ,发泄、申 诉冤屈或不幸,可见诗经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含意。答案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 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

7、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解析C 项与第四段中“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 ,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的内容不符。答案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 诗经被当作表情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

8、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解析第三段中说宋国人民做了歌儿对华元唱,可见“徒歌”并非都“没有曲调” 。答案代诗文阅读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范也。 妇云:“ 无忧,桓必 劝入。 ”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 ”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 ”许云:“皆备。 ”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

9、。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既至,帝核问之,允 对曰:“举尔所知 ,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 妇自若,云:“勿忧,寻还 。”作粟粥待。顷之,允至。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 妇。 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 儿事。 ”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

10、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 ”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世说新语贤媛)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交礼竟,允无复入 竟:结束。B魏明帝遗虎贲收之 收:拘捕。C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夺:夺取。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若才流及父 及:赶得上。解析夺:改变。答案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允妇“聪慧”的一组是 ()(3 分)故当有意,卿宜查之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如不称职,臣受其罪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若才流及父,当收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A B C D解析 为桓范 劝解许允的话; 是许允回答皇帝的问话, 为自己辩解;是景王叮嘱钟会之语。

11、答案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C许允作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 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解析“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错,因原文是“可少问朝事” 。答案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12、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5 分)译文:_(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 ”(5 分)译文:_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行:品行。何谓:怎能说。备:具备。(2)收:逮捕。举:全。自若:神态和往常一样。寻:不久。答案(1)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2)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和往常一样,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 ”【参考译文】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特别丑。举行完婚礼,许允不再进新房,家里人为此十分担忧 。正好 许允有客人来了,新妇叫婢女去看一看,

13、婢女回来报告说:“是桓郎。 ”桓郎就是桓范。新妇说:“不用担心了,桓范一定会劝他进来。 ”桓范果然劝许允说:“阮家既然嫁个丑女给你,本 该有一定意 图,你 应该体察一下。 ”许允就回到内室,见了新妇以后,即刻就想退出。新娘料定他这一走再也不会进来了,就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允于是 问她说:“妇人应该有四种美德,你有其中的哪几种?”新妇说:“我所缺少的只是容貌罢了。可是 读书人应该具 备许多品行,您有几种? ”许允说:“全都具备。 ”新妇说 : “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惭色,由此 对妻子敬重起来。许允担任吏部郎,任用许多同 乡,魏明帝派 卫队将

14、领去逮捕他。许允的妻子出来叮嘱他说:“贤明的君主可以用道理去改变他, 难于用感情去央求他。 ”押到后,明帝审问他,许允回答说:“(孔子说) 举荐你所了解的人 ,臣的同乡,就是臣所了解的人。陛下核查他们称职不称职,如果不称 职,我接受 惩处。 ”审查以后,各个官职都用人得当,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的衣服破旧,明帝下令赏给他新衣服。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 态和往常一样, 说:“不必担 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 ”煮好小米粥等着他。一会儿,许允就回来了。许允被晋景王杀害了,许允的 门生跑进来告诉许允的妻子。许允的妻子正在织布机上织布,神色不变,说:“早知道会这样呀!”门生想把许 允的儿子藏起来,许允妻子说:“不关孩子们的事。 ”后来全家迁到墓地居住,景王派 钟会去 查看许允的儿子,如果才能品位比得上他们的父亲,就该 把他们抓起来。 许允的儿子就此向母 亲询问,母亲说:“你们虽然都不错,可是才能不大,只要依循自己的本心跟他谈,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不必极度哀伤, 该 停就停,也不要多问朝廷政事。 ”儿子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去做了。钟会回去,把情况汇报给晋景王,许允的儿子最终免遭祸患。(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