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就业形势与决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8144244 上传时间:2018-01-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就业形势与决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一讲就业形势与决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一讲就业形势与决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一讲就业形势与决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一讲就业形势与决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就业形势与决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就业形势与决策(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业形势与决策,授课教师: 东忠方 qq: 153607542,讲授内容,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授课的意义 第二节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第三节 大学生的就业决策 第四节 人事代理制度,就业形势与决策,第一节: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授课的意义1、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市场的形势和目前面临的主要就业问题(就业选择、就业技巧、就业压力等),能够正确的规划自己的职业前景和就业方向。2、帮助大学生明确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法规,熟悉就业的流程,使之在就业过程中少走弯路,规避求职风险,避免出现问题。,就业形势与决策,3、帮助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技巧指导,这些指导内容并不是简单可以从网络、杂志上面看到的

2、东西,而是就业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有专业性针对性的、在与用人单位实际交往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4、帮助毕业生调整和形成正确的就业态度,树立平和、积极地就业心态,冷静的面对就业竞争,合理的分析就业选择,使之找到更加合适的、理想的工作。,第二节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大学生就业趋势 五、大学生就业方式,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就业制度 2、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3次大的改革) 3、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毕业生就业全面走向市场),二、大学生就业形势,

3、1、社会就业岗位数难以满足就业人员需求2、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3、社会需求不平衡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就业4、社会对大学毕业生要求进一步提高5、人力管制成本增加,会减少劳动力需求6、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一个主要矛盾: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三个基本特征: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同时并有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 一个焦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上,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总的可概括为:,1、社会就业岗位数难以满足就业人员需求,我国当前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据有关部门统计: 从社会整体来看:(单

4、位:万/年-2007年) 从高校毕业生来看:(单位:万),从数字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全国范围内毕业生人数增长的态势:2001年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631万;全省范围内毕业生人数的增长态势:2005年18.7万;2006年23.1万;2007年32万;2008年36万;2009年46.2万;,1、社会就业岗位数难以满足就业人员需求,2.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党政机关:公务员、选调生、事业编招考 -需求有限,竞争激烈 国有企

5、业:转轨改制时期、经济增长困难 -难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主渠道!,传统就业主渠道受到严重拥堵,国家公务员招考情况,山东省公务员招考情况,3.社会需求不平衡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就业, 学科专业供求不平衡 学历层次差别较大 地域环境差别较大 院校之间有差别 行业需求不平衡 男女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均等,3.社会需求不平衡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就业,根据劳动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如下图:,4.社会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复旦大学一份2009届毕业

6、生就业形势的分析通报指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严峻、就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大,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对毕业生的总体需求将会明显减少。许多招聘单位对毕业生专业上的限制更严格、要求更高。,4.社会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李开复: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1、创新实践者2、跨领域合成者 3、高情商合作者4、高效能沟通者 5、热爱工作者6、积极主动者7、乐观向上者,4.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据美国大学协会的调查,美国社会和工商界认为,下列能力和知识对于大学毕业生非常重要: 1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系统思维的能力;

7、 2对新问题、复杂问题的综合和表达能力; 3跨学科知识的交融能力; 4英语和第二外语的交流能力; 5判断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所产生的结果及相关后果的能力; 6在复杂信息环境下的检索和判断能力; 7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工作能力; 8对民主价值、平等和社会责任的承诺; 9了解外来文化和变化中的世界的能力。,5.人力管制成本增加,会减少劳动力需求,2008年起,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劳动力市场管制措施的就业保护法规的集中出台: 一方面,为劳动就业权益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法律环境 另一方面,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尤其是中小企业与个体经济

8、组织受到立法的影响最大。,6.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着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金融海啸对人才市场将产生中长期的影响。 影响最大的行业-金融证券、房地产、进出口和IT行业 社会需求明显减少-中小型企业减少应届生招聘计划甚至取消 校园招聘门槛更高-要想胜出得到职位,就要更大的能力和努力 薪资水准有所降低-虽仍招聘是出于人才储备,但降低工资标准 盈利模式发生变化-降低运营成本,如减员、控制原材料成本等,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国的大学生真的供过于求吗?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过剩。我国的大学生占整个国家人口的比例目前只有5%到6%,

9、而发达国家实际上占到的比例是30%到40%,加拿大的大学生毕业生人口则占到了国家人口的50%。对比之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仅有发达国家的1/8。所以我国的大学生并不是过多。但是为什么出现就业难的情况?,(一)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从2001年的145万,一直到2008年的560万,中国大学生增长数量呈井喷式的增长,这样的增长速度是扩招前的6倍,而经济规模实际上是没有增长的,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所以人才的超前增长实际上是造成目前就业难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劳动力市场需要

10、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二)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与此相反,由于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而且这些中心大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而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大学生

11、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对大学生的需求产生了抑制。,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不到40%,在发达国家实际上占到80%,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很多行业,包括金融、保险、电讯、医疗、卫生,更重要的包括教育行业,实际上都还处于半封闭状态,很多垄断行业都没有真正放开。这些行业如果真正开放,将会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大大的“蓄水池”。 另外,在过去30年里,我们走的是低成本的中国制造模式,这种模式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但是在大学生的就业上所做的贡献还很少。我国的制造业实际上还定位在

12、产业链的最低端,虽然吸收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动力。真正能吸收大学生的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我国却发展的远远不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也导致了我国千万学子走出校门后找不到归属地。,(四)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

13、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四、大学生就业趋势,区域经济

14、与区域人才一体化存在着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随着用人制度的进一步市场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的跨区域流动速度加快,范围更广,异地求职、全国网络招聘、跨区域就业、跨区域流动成为大学生就业趋势。,1、区域人才一体化趋势明显,2、订单培养,实训与就业相结合效果良好,不少企业逐步从注重“现货”向注重“期货”转变,和学校签订了人才智力合作协议,设立学生实训就业基地,建立了学生实训就业合作关系。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将改变企业“即缺即用、即招即用”的传统引才模式。,3、多次就业代替一次就业成主流,未来社会中,一辈子做一份工作的机率大大降低。一方面,企业会优中选优,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

15、,而不得不暂时性地选择就业,一有机会,赶快转职。,4、人才派遣进入大学生就业方式,人才派遣具有帮助企业优化人才结构、规范用工行为、规避用人风险等多方面好处,将越来越多业务外包给派遣机构已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找工作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起来。,内职业生涯指从事一项职业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经验和内心感受的组合及变化过程;外职业生涯指工作内容、条件、待遇、职务、地点等因素的组合及变化过程。,5、内外职业生涯匹配与兼修,6、职业生涯规划成就业指导新模式,随着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现行就业指导模式将为职业生涯规划和提升就业力的新模式所代替,大学生将更加关注个人发展的持久性,而非把重点放在可就业性上。,就业力培训将会从学校独自承担过渡到由学校、社会共同完成,职前教育和生涯管理培训将掀热潮。到目前为止,就业力及人生规划在中国还处在一个启蒙的阶段,各高校的教育改革将会如火如荼展开,大量职业设计及能力提升课程和培训将进入到大学的课堂。,7、就业力培训将由社会共同承担,2.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五、大学生就业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