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边城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04227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6边城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4.6边城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4.6边城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4.6边城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4.6边城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6边城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6边城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临清实验高中 学科:语文 编写人:李英军 审稿人:赵德生边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边城(节选) 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阅读鉴赏第一单元。本单元设立的 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本单元选取了三篇文章,有情节冲突激烈的小说,环境描写出彩的小说,和人物塑造入木三分的小说。这些文章都是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具有很高的鉴赏和审美价值。 边城是一篇散发着魅力的小说,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 20 世纪 30 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

2、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教学目标:1、品读文中关于边城风土人情的描写,把握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2、品味作者朴实而清新,流畅而优美,富有生活气息的散文化的语言。3、通过交流和讨论,把握对人物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之美,探寻人性之美。理解作者在这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中所寄寓的人生理想。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紧扣课文的有关情节与细节,披文入境,披文入情,通过对具体描写的具体分析中得出结论。培养分

3、析鉴赏能力,养成勾画圈点的习惯。 2、教学难点:品味民俗风情之美,探寻人性之美。 体会作者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展示出人物心理 的写作手法,用探究的眼光去发现文章之美。四、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三元信息教学,围绕教师、学生、媒体展开互动,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深入思考文本。五、 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合作探究、讨论法,让学生自己品味课文中的风土人情。 2运用勾画圈点法和点拨法,抓住课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进行分析,以点带面,以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六、教学过程:1、导入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他的

4、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代表作边城 ,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有人说, 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是一幅用水墨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欣赏边城 ,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 能领略个中真趣。沈从文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醇厚的世俗人情,表现他心中的缠绵质朴的爱和人性的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它,展示它,品味它。2、阅读小说,概括故事情节,拟写小标

5、题。 (预习)课上请同学们交流拟写的小标题,并复述或概括课文内容。小标题:第三节 边城风俗 / 端午日第四节 端午邂逅(翠翠傩送)第五节 说亲事(翠翠天保)第六节 看迎亲送嫁 / 心事 来源: 学#科#网通过同学们的复述和概括,发现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性不是很强,既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也没有悬念迭生出人意料。他只想给读者展示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而沈从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展示出人物的心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你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总结:文学作品都会扣住作者的内心追求。但又各有千秋,各有侧重:有的小说重在讲述一个人或几个人

6、;有的小说重在表现一个时代背景;有的小说重在呈现一种文化风貌人生形态,以景物、风俗为主。让我们进一步走近边城 ,感受那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如何感受:(适时给出方法)解读 一篇文化小说,就是解读一个地域的文化,要抓住它的风、土、人、情。(投影)风,即风俗、民俗,特别是一些仪式活动土,即自然山水,可理解为环境人,即人物风貌性格特点情,即人与人的情感关系3、透过节选文字,你心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边城风土给了你怎样的感受?要求:读课文,个人勾画,找出文中描写湘西风土的语段,选择性的读一小段,描绘一下画面,并从中选出一个词来概括本文自然风景乃至整个环境的特点。说说心中的感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

7、:“豆绿 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这个词语的选择比较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然后从中选择;可投影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风俗方面写了两个节日端午和过年,重点写了端午节,官 员、士兵和百姓一同参加或观赏赛龙舟、捉鸭子,一同在吊脚楼下听唱曲,划拳行酒:其乐融融。新年也是军民、官民同乐,舞龙、耍狮子、放烟花,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另外有迎婚送亲的花轿队,路过渡口,送给老船夫“一个小红纸包”的钱,而从不要过路人钱的老船夫还必须收下。而且这些习俗又是许多年来, “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真是淳朴、原始、和乐,丝毫没有被现实社会所

8、污染。在社会风俗方面,学生可能会忽视迎婚送亲的花轿队路过渡口时必须给钱的细节,要引导学生找到,并与老船夫为不要过路人给的钱而吵架的细节比较,从而感受到民俗的淳朴。画面及感受: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人家。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 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来源:学#科#网两岸

9、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边城是一个地僻古老、山水清灵、有着独特韵味的地方;边城是一个平静祥和、不为外界所扰、有着传统风俗的地方。 “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莫不安分乐生”,恰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恰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边城如桃花源记中的表达,这里遗忘了外界,安闲地敲打自己的节拍。来源:学& 科&网 Z&X&X&K风土环境

10、的描绘不 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可想的形象空间,也在流露人物的内心世界,衬托人物美好的心性品格。4、环境美、人性美,往往相得益彰。钟灵则毓秀,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边城里的人们又是怎样的呢?用我们的心灵去接触他们。 (将学生引入那淳朴原始而美丽的湘西,去感受那浓浓的情谊,自我品读感悟,进行全班交流。 )要求:个人勾画,找出人物描写的语段。通过这些或语言或动作或神态或其他的描写,品味语言,感受形象,领悟内涵,试着对边城人进行赏析。要在具体分析的前提下得出结论,在分析过程中进行鉴赏,紧扣课文的有关情节与细节,披文入境,披文入情。既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又养成学生勾画圈点的习惯。如:从课文里第五节后

11、半部分、第六节后半部分,可看出翠 翠的单纯调皮、活泼娇柔,对爷爷的依恋、信任,开始有了女孩子的心事。爷爷 忠厚朴实,如溪边的白塔,对翠翠有深深的爱。 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官民同乐、军民共欢,俨然世外桃源。 “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在古城发扬光大。龙头大哥顺顺 “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他们一家人对翠翠爷孙的关怀照顾;爷爷对孤独老汉的关心等等。对于人情的分析,不能失之空泛,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文中所有人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而这“关系”又必须通过

12、人物的所言所行所想表现。5、这样的边城人,使边城充溢着丰富的情感,概括一下节选部分融进了哪些感情?明确:祖孙之情;男女之爱;睦邻之亲边城里一切来得那么平静甚至平淡,它却是沈从文的扛鼎之作,让人愈读愈不能舍。6、反复咏读最后一节,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和情感。投影: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沈从文明确:这是一幅非常和谐非常恬美的画面,唢呐悠悠,白云悠悠,带着爷爷的祝愿,载着翠翠的情愫;然后, “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

13、黄狗也睡着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寂静,淳朴,伤感,美丽。这是作者的家园,是他的世外桃源,是他魂牵梦萦的湘西热土。在情感体验中激发学生对这美丽环境以及这美丽环境中美丽人物的热爱,让他们产生读原著的渴望。七、当堂总结:沈从文认为: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丑的东西虽不全都是罪恶,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那个高尚情操。 边城以翠翠的爱情故事为画轴,展开的是边城一地的画卷。它没有大悲大喜一波三折,却散发着浓郁的湘西气息。游目边城便如撑一只小船悠然慢行,满眼满心都是湘西边城的人事风貌。风与土,人与情,一切都真实朴素不做作,一切都处于自然的状态,让人回味不够。边城的风土人情共同书写着的就是沈从文追求 的“美”。阅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让我们学会欣赏,学会爱,学会生活。八、当堂练习:合上书,任想象翩跹。拿起笔,写一段文字:边城印象。九、板书设计: 边城沈从文天朗风轻水清风景美淳朴原始和乐风俗美古朴善良淳厚人情美 来源:学科网 ZXXK来源: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