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0215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公社】!764723079中考复习教案:议论文阅读复习 教学设计中考复习讲义(议论文阅读)(4 课时)现代文阅读能力要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议论文阅读:1、 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2、 弄清文章的类别归属(立论、驳论或二者结合);3、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并注意论点在文

2、中的位置);4、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层次(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 分总”式);5、认识、分析论据类型,具体分析其作用;6、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驳论中的归属论证等等);7、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能抓住关键词语、典型语句,注意分析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8、分析写法上的其他特点(如夹叙夹议、议论中的说明和过渡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9、运用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一、走向预测1、课外材料为主2、人文内涵丰富课外命题材料,大多涉及人们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以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如 2002 年吃苦是一种资本(南京市

3、)宽容是美德(河南省)读书养气 写作(上海市)等。这些材料可以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3、考查整体把握大纲明确指出“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课标也说“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因此不应在阅读题中考语法、修辞、作家作品常识和文体知识,而应注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以片段文字作命题材料的将更少见,趋向以整篇文章来教师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课标要求“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 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这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二、题型分析【语文公社】!7647230791、 客观题减少。选择、判断、填空和答案固定的简答题

4、等客观题将进一步减速少。选择题甚至可能在议论文题中消失。对议论文知识如论据类型、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证方式等单纯辨识的题目,比例也会降低。2、 主观题主导。课标指出:“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因此,对文章内容要点即作者观点、法、进行筛选、提取、概括、探究,这类主观性试题将是议论文题的主导。3、 开放题增加。大纲要“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法或疑问”。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答案不惟一、鼓学生有创意地表达阅

5、读感悟的开放型 试题 会增加。如上海市 2000 年,读书养气 写作最后一题:第 4 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要点:1、课外阅读的篇名(书名)2、从中的得益 3、表达完整。(三个要点各1 分,如以课文为例,不给分)至于读的是什么书,从中得到什么益、吸收了什么,则不求一致。这一类开放性试题,会有所增加。三、复习重点初中生外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很难全面、深刻。课标只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也没有涉及论点、论据、论证等文体术语。复习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点不是死记这些术语的定义,再到议论文

6、中去“对号入座”,而应注意下面几点;1、 区分观点、材料。议论文作者常常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即主张和看法,也要摆出证明、支撑自己主张和看法的材料。课标要求“区分观点与材料”,就是要在阅读全篇的基础上,筛选出作者观点的语句。这样的中心句或在开头,或在结尾,或在文章中间。这项要求的关键词是“区分”,即区分论点、论据,不要把论据误认为论点,也不要把分论点误认为论点。应该说这是阅读议论文的起码要求。2、 发现内容联系文章中引用的道理,列举的事实、数据、图表等,都是为证明观点服务的。课标要求“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关键词是“ 发现”。如谈骨气的论点是“ 中国人有骨气”,并引用孟子的话说明骨气的三项

7、内涵,文天祥、齐人、闻一多三个事例分别对应三句话,因此顺序不能调换。这项要求意在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有效的复习方法是练习列文章结构提纲。3、 自主思考、判断。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全面,材料是否真实、可靠,理由是否正当、充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都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如 19 世纪 30 年代有些人宣扬“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就不符合事实,鲁迅先生据理批驳:“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近年中【语文公社】!764723079考试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哈尔滨市智者无言最后一题:“你是否同意本文作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不管同意还是不同意,只要“有创见

8、或见解精辟,表述清晰流畅”,就能得满分。4、 组织表述语言。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内部语言,还要转化成外部语言,用文字表述出来。这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卷面文字要求简明、连贯、得体。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压缩语句,先把要说的意思都说出来,或写下来,再看哪些字、词可有可无,删去也不影响意,要尽量删去。多做这类练习,才能使表述语言干净、利落。议论文阅读是中考难点,了解考什么,怎样考,复习方法得当,就会化难为易。学法一点通阅读理解切忌急于求成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

9、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但笔者发现有一些初中生在做题时却往往急于求成,做题过程流于急促浮躁,问题答案流于偏浅疏漏,不能优质高效地做好阅读理解题。那么,怎样才能革除这种毛病,做好阅读理解题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经验:一、读,且熟读。阅读是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

10、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有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的空间。二、思,且深思。只有深思,才有发现。所谓深思,就是读者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的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

11、的解决才如“疱丁解牛”,迎刃而解。三、取,忌断章取义。【语文公社】!764723079文章是作者的意识整体。各部分之间、各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因此,我们怎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怎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呢?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应于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层层确定。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至于失之偏颇,谬误丛生。议论文阅读训练与指导(一)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当曹雪芹在穷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当居里夫妇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谁

12、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实现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诉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衣服、什物、头衔等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实际行动,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古代哲人孟子曾说:一个人身处富贵温柔之乡,不能丧失志向;身处贫贱困苦之地,不能改变人格;身处强暴威胁之时,不能丢掉气节,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北宋名臣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样的宏大志愿,就有了充 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之

13、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摘自人的价值。作者:张岂之)命题意图阅读材料对学生正确认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有积极的意义。根据阅读材料设计的第 1、2 题,旨在考查对阅读材料理解的同时,完成与教材中学过的课文的对接,引导考生要重视对课本的学习;第 3、4 题考查议论文中论据的运用,也考查阅读积累;第 5、6 题考查论证方法的把握与理解;第 7 题检测考生的思辨能力及多角度分析阅读的能力;第 8 题考查对议论文语言的理解运用。阅读训练1、 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孟子的话,孟子的原话是: 2、课文谈骨气用孟子的话,是为了证明 这一论点;以上文段引用孟子的话

14、,是为了论证 。3、用一位名人的话或诗句补在第二段引用的范仲淹的名言之后,所引用名人名言(或诗句)要与范仲淹的名言在文中的作用一致。答: 也曾这样说:“ 。”4、如果用“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许多人人可以做却未必人人去做的好事”替代第一段中关于居里夫妇探索科学奥秘的事例,行不行?为什么?谈出一点理由来。5、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其中对比论证的运用颇具特色,试举一例说明。【语文公社】!764723079答; 6、如果把第一段中画曲线的句子作一点改动,使其成为比喻论证,该怎么改?答; 。7、有不少科学工作者的“心灵”和“ 精神领域”都很高尚,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也非常勤奋,但终其一生,由于种种原因

15、,也未能在其研究的科学领域有所突破与建树,对他们的人生价值,该如何评价?用 50 字左右的篇幅,谈谈你的看法。答; 。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是不能去掉的,请你谈谈理由。当曹雪芹在穷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当居里夫妇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实现呢?答: 。(二)一切科学事业都需要探索精神。探索者总是面对着未知的世界,每前进一步都会增加一百倍的艰险,因此这种精神既是创造精神、开拓精神、也是冒险精神、献身精神。一部科学史证明一定理:为了开拓,必须冒险。生物学家达尔文并没有因为昆虫中毒而放弃对昆虫的考察, 。俄国物理学家利赫曼和罗诺索夫,曾打算利用在屋顶上竖铁杆的办法,把空中的雷电引下来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