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95938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 年秋季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班级_ 姓名_ 座号_一、阅读(70 分)(一)古诗文背诵。 (10 分)1、名句默写。 (选填 10 处即可) (10 分)(1)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造化钟神秀,_。 (杜甫望岳 )(3)塞下秋来风景异,_。 (范仲淹渔家傲 )(4)了却君王天下事,_。 (辛弃疾破阵子 )(5)人有悲欢离合,_。 (苏轼水调歌头 )(6)雨浸润了文人墨客多情的心。 “_,当春乃发生” ,杜甫笔下的春夜之雨饱含喜悦:“_,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笔下的渭城之雨充满离愁。(7) 曹刿论战中曹刿向庄公解释可以追击齐军的原因的两句是:_,_。(8)温家宝总理提出

2、:“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我们期盼在不久的将来,不再有人呼喊:“_,_。!”(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回答)(9) 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_,_。(10) “酒”是古往今来诗人吟咏的一种特殊意象。请从你积累的诗句中,写2出一句与“酒”有关的完整诗句(课内外均可) 。_,_。(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8 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

3、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1)即书诗四句 _(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_(3)稍稍宾客其父 _(4)泯然众人矣 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1)其诗以养父母、

4、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答:_(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答:_4第一段中“父异焉”和“邑人奇之”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4 分)“父异焉” 原因_“邑人奇之” 原因_5读了本文,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 分)答:3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 分)时 间 的 价 值艾敏(埃及)时间的价值正如金钱的价值,二者的价值在于很好的使用它们。死到临头才会舍得花钱的吝啬鬼,实际上是个穷光蛋,他的钱就好像是一堆伪钞。同样的,谁要是不把时间用在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上,他的岁月年华也是虚假的。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内,昼夜相寻,运行有序,各不相犯。生命被划分为各有其名称的阶段:

5、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一阶段都有不适于其他阶段的特殊工作,就像耕种庄稼,如果误了节令,便不能在别的时令播种。因此,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其缩短或加长。时间的价值在于很好使用它。我们应当爱惜时间,很好地利用它。从时间获益和爱惜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有一个目标,符合道德要求的目标,而且要把你的时间用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首先,人不能没有一个奋斗目标。那个随便抄起一本书便无目的地去读的人,是多么浪费时间啊!那个没有固定目标,从这条街逛到那条街,从这家店铺逛到那家店铺的人,是多么劳累啊!确定目标可以使时间充裕很多,容易让人在生活中步入正途。这个人在遇到什么问题时,他知道如何

6、选择有助于其目标的东西,而不符合的就尽力避开。人们发现,做事最多的人,是时间最宽裕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最明确固定的,他们把工作的方向定于达到既定目标上,而不将时间消耗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上。他们不让自己成为环境手中随便摆弄的一个球。恰恰相反,他们要创造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去支配环境。其次,加剧时间浪费的另一个因素是:一个人虽然有某个确定的目标,但他不忠于这个目标,不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不去做符合这个目标的工作。没有目标和对目标不忠,这是两个偷盗时间并把时间的功效抛掉的窃贼。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地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假如我们

7、把空闲时间用于怠惰、无聊之事,那我们就不会从中获益,也无助于我们的工作。如果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有益的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上,那必定会有益于我们工作,必定会让我们得到能够用来为我们目标服务的力量,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和利用时间。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 分)答:4_7如何有效使用时间?请根据选文内容加以概括。 (6 分)答:_(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2 分)乡村的瓦冯杰村庄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间有个词说得准确“ 瓦蓝 ”。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刷出村庄旧事。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

8、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 瓦蓝 ”。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 ,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

9、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 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 一栏,早已被

10、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 ,我们那里叫 “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 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5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

11、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 (本文选自:乡村的瓦) 8、文中说:“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4 分) 答:_。 _9、作者从“乡村的瓦 ”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 分) 答:_ _。10、文中第六段写到:“ 有一片瓦迷路了。 ”为什么 “瓦”会“ 迷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6 分) 答:_ _。11、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 分)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 的?作者为什么要写 “瓦松”? 答:_ _。(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 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6_。(五)名著阅读(10 分)12请在横线处填上相关的内容。 (4 分)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