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9】议论文阅读(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9281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9】议论文阅读(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9】议论文阅读(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9】议论文阅读(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9】议论文阅读(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9】议论文阅读(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9】议论文阅读(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议论文阅读( 二)结构、语言一、(2014襄阳)阅读下文,完成练习。宽容与智慧梅桑榆谈宽 容的文章不知凡几 ,美国学者房龙,甚至不惜篇幅,专门写过一本论宽容的书。但是不宽容的人,不大可能在读了几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就变得宽容起来。因为一个人能够原谅他人的过失,对冒犯、侮辱 ,或是损害过自己利益的人 ,不予计较,须有宽宏的度量,而一个人的度量是宽宏还是狭小,不但取决于他的性格、心地,而且取决于他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对自己处境的 认识和预见行事后果的能力 ,即宽容与智慧、 识见有关。有的人度量宽宏,是天性使然,这种人毕竟很少,更多的人能够宽容他人,则是经过理性的思考与权衡之后而做出

2、的抉择。韩信 为贫民 时,曾于淮阴街头受过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后来他 统兵百万, “战必胜,攻必克” ,被刘邦封为楚王,衣锦还乡,并未忘记那个逼自己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的人,但韩信不是要他的脑袋,而是任他为中尉,并对诸将说:“此人是个壮士。他当年辱我时,我当然可以与他以死相拼,但死得无名,所以忍耐至此。 ”韩信此言 , 只是道出了他当时受辱时对利害的权衡,而不杀屠夫之子,却是一种智慧的抉择。这时的韩信已经封王 ,而那曾经侮辱过他的人仍是个 贫民。此 时韩信若是为报复而杀他,当然如同杀鸡般容易,但这一刀下去,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横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脱脱显现出来。而他以德 报怨,对此人授之以官,

3、 则可以显示其大丈夫襟怀,赢得大众的赞扬,赢得人心。智商奇高的 韩信,自然会想到这 一点,所以才有了这段被司马迁、班固载入史册的千古美谈。韩安国于 汉 景帝刘启在位时,曾事梁孝王刘武,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立下大功 ,名重一时,后遭人谗陷,获罪下狱,在狱中屡被狱吏田甲欺辱。他曾对田甲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难道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却冷笑道:“死灰若复燃,我则以尿浇灭之。 ”不料,数旬之后,汉廷竟下 诏,任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听说韩安国复居高位,怕遭报复,吓得弃家而逃。韩安国却下令: “田甲若不就官, 我将灭其一族。 ”田甲走投无路,只得向韩安国袒背谢罪。韩安国看他如此狼 狈,笑道:

4、“死灰今已复燃 ,你可以尿浇灭了!何必吓成这样,公等值得我计较吗?”遂令复其官,并善待之。他的大度,不但被时人称颂,也被史家记下令后人敬佩的一笔。然而 ,韩安国此举 ,固然可以说是其心胸宽大,但又何尝不是由于他的智慧与识见使然?他历尽险恶,得以复职,地位尚不巩固,若是一上任就对田甲施以报复,必然令人厌惧,并很可能因此树敌,而对欺侮过自己的人宽容以待,则会得到世人的尊崇,对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大有好处。从韩 信、 韩安国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 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不仅可以看出其有无雅量,而且可以看出其处世的智慧。1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2本文结构严谨,请

5、具体分析。本文共五段,首段是引论,提出“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的中心论点;段是本论,列举韩信、韩安国事例论述中心论点;尾段乃结论,重申中心论点。三部分环环相扣,层次井然。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请用一句话概述第段大意。列举韩安国善待曾侮辱过自己的田甲这一事例论证“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的中心论点。4请你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例。示例:诸葛亮鞠躬尽瘁以“恢复汉室以报先帝之恩” ,后主刘禅听信谗言几疑孔明。孔明毫不计较,照干大事不误。5请你说说阅读本文后的启示。示例:因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所以要多读书、多经历,以长智慧、长见识、做一个宽容的人。二、(2014天门)阅读下文,完成练习。豪气干云陈鲁

6、民有个 词语叫 “豪气干云” ,形容豪气高到触碰到云的地步。倘举例说明,那就是荆轲吧,他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都知道,其实后边两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更有气势,简言之就是“气贯长虹” 。 做人 贵有豪气。有了豪气 , 襟怀、志向、胆识就有了立足之地。西汉人陈汤,素有大志,他给皇帝的战报中,汇报了消灭入侵匈奴人数后,加了一句千古名言:“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啥时候想起来都叫人热血沸腾。有了 这样豪迈、雄壮、凛然的气势,国家就不可战胜,民族就不会受辱,秦时明月的皎洁,汉时雄关的巍峨,就会代代相传,中华子民就会永享安康。有了豪气 , 就不畏艰险,不

7、怕牺牲,敢于担当。宋人 张 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上疏请昭雪岳飞。那时 ,秦桧正一手遮天,权倾朝野 ,好友劝其不该锋芒太露,担心秦桧报复。张孝祥回答得十分痛快: “无锋无芒,我举进 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足以告慰古今一切豪放之士。有了豪气 , 就有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襟怀与壮志,就有了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_甲_,就有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_乙_,就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_丙_豪气与大 话 有时很难分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言行一致。说到

8、做到,即是豪气,说了做不到,则为大话。钱钟书 在清华放出豪言:“要横扫 清华图书馆。 ”他基本做到了,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值得看的书,扫荡了不止一遍,后来熟悉到哪本书放在哪一架,哪一格都清清楚楚。这,就是豪气。 个人要有豪气,才能活得有声有色;国家民族有豪气,才不被人欺负,领土、领海才不被人蚕食。豪气要以实力为 后盾,没有实力的豪气,如同 纸上画饼,只是自欺欺人。 读南宋时期那些主战派诗人的豪言壮语,常觉心酸和无奈,国家积贫积弱,朝廷昏聩无能,根本没有实力与女真人的虎狼之师抗衡,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以史 为鉴,我们唯有卧薪尝 胆,励精图治,发

9、奋拼搏,富国强兵,才能不怒自威,不言自雄,堂堂正正,顶天立地。(选自演讲与口才2014 年第 12 期,略有改动)1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做人贵在有豪气(个人、国家民族都必须有豪气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研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事例 作用荆轲刺秦王,义无反顾 (1)解释什么是豪气干云。(2)张孝祥上疏昭雪岳飞不怕报复有力地证明了“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 。辛弃疾空怀报国志(3)有力地证明了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它们还原到文中的甲、乙、丙处。悲壮与不朽 从容与决绝 潇洒与自信甲:潇洒与自信 乙:悲壮与不朽 丙:从容与决绝4文章第段是否离题?请简述理由

10、。不离题。第段论述有豪气应言行一致,深入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深入) 。三、(2014福州)阅读下文,完成习题。知止(台湾) 张继高年幼 时,父 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 时觉 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 ,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 :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 应该“知止”的缘故啊。到了中年 , 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 应 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 问题是这个“ 限度”并没有科学的

11、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 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 ,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困难 的是, 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 进去。像王安石 ,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 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 业。其不懂 “知止”之道可谓极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 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 ”其“知止”功夫可以 说是到家了。我对 培根的散

12、文百 读不厌。他有一句 讽刺不懂得“知止 ”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 结果地位愈高 ,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 严的地位,结果是怎 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 ,渐渐地被淘汰 ”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 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 ,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 “钱” “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

13、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 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 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 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高散文 ,有删改)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 “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或:不能从社会上取得过多利益,应适可而止。)。2本文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举例论证(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正反论证) 。通过列举王安石的反面例子和华盛顿的正面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人要“知止”这一观点。3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再次阐述“知止”的含义,突出了中心论点,强调自觉培养“知止”的精神。4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观点明确,能适当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