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奚仲中学朱东珍《农夫和蛇(两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89262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奚仲中学朱东珍《农夫和蛇(两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6奚仲中学朱东珍《农夫和蛇(两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6奚仲中学朱东珍《农夫和蛇(两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6奚仲中学朱东珍《农夫和蛇(两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6奚仲中学朱东珍《农夫和蛇(两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奚仲中学朱东珍《农夫和蛇(两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奚仲中学朱东珍《农夫和蛇(两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7 农夫和蛇(两则)课型:新授上课日期:2012 年 11月 14日作者姓名:朱东珍单位:薛城奚仲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农夫和蛇(两则) (2 课时)课前预习: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寓言和伊索寓言 。2、通过查字典,积累“怜悯、窜、念头、后患无穷”等词语。3、在自主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知两则寓言的主要内容以及寓意。 (关于寓意的感知不求全部学生都会。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学习目标:

2、1、了解寓言的特点及伊索寓言 ,积累生字词。2、通过关键语句的反复朗读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懂得如何对待像蛇一样的人。3、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提高阅读寓言能力。评价任务:1、通过完成语文助学的预习积累和学习测评 1-4 题检查对伊索寓言和字词的掌握情况。2、通过课堂提问和完成语文助学的学习测评 5-8 题,检查目标 2 的达成情况。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第二则寓言,检查目标 3 的达成情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你能举出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学生活

3、动:讲述拔苗助长 、 守株待兔 、 狼和小羊 、 乌龟和兔子等寓言故事。2、检查预习(此环节也可以在晨读课中完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课上利用 4 分钟的时间完成语文助学的预习积累和学习测评 1-4 题。采取同位互相批改,老师抽改的方式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老师总结,表扬完成好的同学,并把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强调。例如“念头”中的“头”是轻音 tou 而不是 tu。(温馨提示:可以将轻音和伊索寓言分别归纳在轻音一览表和外国作家作品一览表中,为以后的总复习打下基础。 )补充介绍: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后为文人作家所采用,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体裁。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相当盛行。伊索寓

4、言主要为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以动物为主的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作。关于伊索,据历史学家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转卖多次,因为富有智慧、聪颖过人终获自由,四处漫游,为人们讲述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喜爱,公元前5 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古希腊人熟知。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有些故事还总结了古希腊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其中有的长期被后人引用,成为人们熟知的典故,比如龟兔赛跑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它传入中国。三、学习第一则寓言1、初读文本,感知内容设计意图:宏观把握这则寓言的

5、内容,梳理文本结构,为下面的探讨寓意环节作铺垫。请复述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要求:能正确地反映文章的意思,不漏掉主要情节。 语句通顺、有条理,能恰当地运用作者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 学生活动:朗读第一则寓言,思考并回答问题。明确:农夫救蛇蛇咬农夫点明寓意(善心) (残忍) “记住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恶报。 ”(板书)2、再读文本,探讨寓意设计意图:让学生多角度地去体会寓意,进而受到不同的启示。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你怎样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仅仅限于这句话?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最后展示。明确:不要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或,

6、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或, “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与中国成语“养虎为患”有类似相通意。3、谨记寓言,学会做人设计意图:学以致用。(1)人们常说“好人有好报” ,可是,这个善良的农夫为什么没有得到好报呢?学生活动:再读课文,标画出文中关键性词语。明确:因为怜悯的是恶人,才受到恶人的伤害。(2)是不是因为农夫被蛇咬死就说不需要怜悯心了呢?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然后组内代表展示小组的观点。明确:怜悯心要有,但要有针对性。当面对蛇一样的恶人时就不需要怜悯心。(3)当面对大街上不时出现的乞丐时,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活动: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总结经验说给同学听。明确:这是开放性的问题,

7、不要求统一答案。4、三读文本,总结寓言特点设计意图:达成学习目标 1。(1)这则寓言里,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为“恶人” ,为什么?学生活动: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分小组讨论,小组选出代表回答问题。明确:没有误写。以动物喻人是寓言故事的重要特点。(2)结合原来学过的寓言,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复述学过的守株待兔 、 刻舟求剑 、 画蛇添足等寓言故事,讨论寓言的其他特点,然后回答问题。 明确(多媒体展示):a.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 b.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c.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故事情节,另一部分是寓意。(

8、学生说不到的,教师可以补充。 )5、小结这篇寓言写了农夫因善心而救蛇,却被残忍的蛇咬死这样一个故事,告诉大家不要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6、布置作业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的第二题。第二课时1、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知识,检查作业。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指名提问。提问内容包括:字词、 伊索寓言 、第一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及寓意等等。此外,口头检查作业“阅读练习探究”的第二题。2、学习第二则寓言。设计意图:利用阅读寓言的方法,准确把握第二则寓言,提高阅读寓言的能力。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一则寓言,按照什么步骤来学的?学生活动:回忆学习第一则寓言的

9、步骤,然后回答问题。明确:初读文本,感知内容再读文本,探讨寓意谨记寓言,学会做人三读文本,总结寓言特点。2、学习第二则寓言,并给出学习思路。 (多媒体展示)(1)初读文本,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寓言大意。(2)再读文本,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仅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你怎样理解?(3)文中似乎正义的一方不占理,邪恶的一方却说得头头是道,你认为说得有道理吗?(4)面对同学敲诈你的零用钱时,你是怎样做的?(5)三读文本,从这则寓言中,你看出寓言还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同时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全班解决,仍解决不了的提出来,教师加以点拨和指导。明确:(1)儿子被蛇咬死

10、,农夫在痛苦之后杀蛇未果妻劝夫放弃杀蛇与蛇和解蛇却不赞成点明寓言。 (板书)(2)不仅限于结尾所说的寓意:与没有改变凶狠恶毒本性的仇人是很难和解的。寓意还可作如下理解:对没有改变邪恶本性的仇敌,不要抱有幻想。在邪恶之人的面前,你的“和解”举动反而可能助长他的恶毒气焰。要看穿似乎头头是道的歪理背后的本质。自以为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是不会重视你的和解建议的;或向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求和,是不明智的举动;或与中国俗语“老鼠和猫不能交朋友,猫和猫才能交朋友”有某种相通之处。(3)蛇说的自然是歪理。这个歪理的前提条件就错了。首先是蛇伤害了人,施恶于人,然后才有人的复仇。现在受害的一方主动放弃复仇,施害的一方

11、应当“感激”才是。施恶者反而说,我们和解不了,继续斗下去吧,其原因就是施恶者的本性残忍恶毒以及自以为比对方强大,足以在斗争中压倒对方。如果把那段话改为农夫所说,也就是受害一方说的,那才有点合情合理,也就是受害一方才配有资格、有权利说出这种不和解的话。(4)这是开放性的问题,不要求统一答案。(5)除了上节课所归纳的寓言特点外,寓言还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三、比较两则寓言在写作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意图:加深对两则寓言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寓言的特点。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以后互相讨论,然后展示讨论结果。明确:同:(1)情节上起伏跌宕,结局耐人寻味。(2)都是先讲故事,然后在篇末点明寓意。异:第

12、一则用农夫临终所说的话点明寓意。第二则运用拟人手法,抓住蛇凶残的本性,拟写得逼真神似,以评论的方式点明寓意更耐人寻味。(学生对此问题回答不全面时,教师加以点拨。 )四、总结寓言是以虚构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这两篇寓言通过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不要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恶人的本性不会改变,不能对敌人心存任何侥幸,深仇大恨是难以和解的。正如法国寓言家拉封丹所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 。希望同学们读寓言,不仅要读懂故事,更重要的是体会寓意,从中受到教育。5、质疑设计意图及学生活动:“学贵有疑”在课堂上的表现应该是老师创造条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13、因而,我设计了质疑这一环节,学生个人的疑问并不一定是别人的疑问,因此,当一个同学提出疑问以后,先让其他同学解答这一问题,这样既能解决疑难,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还能满足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6、达标检测完成语文助学的学习测评 5-8 题。7、布置作业语文助学学习测评 9-12 题。教学反思:1、通过上课,发现本案贯彻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的理念,同时为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能力做出了范例。2、在使用本案时,我发现第一课时的“检查预习”环节放在课上来完成有些耽误时间,如果再上本课的话,可以把本环节放在晨读课完成。3、第二课时的第三个环节(比较两则寓言在写作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一定的难度,今后再上本课时教师一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