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8775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语文公社】: 知识目标 1、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2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能力目标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情感目标 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教学重点 1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增强忧患意识。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1、 弄清各段之间的联系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教学用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

2、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学习第一段: 1、疏通第一段前六个句子大意、理解重点字词: 2. 内容把握:第 1 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试比较分析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讲解: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3、 3、疏通第一段后几个句子大意、理解重点字词: 4. 内容把握 :这一段作者阐述了什么观点? 讲解: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二)学习第二段: 1、疏通文段大意,掌握重点词语:2. 内容把握:请把“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该资料由【语文公社】。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才华展示课文第一段举了六位古代名人成才的例子,你知道古今中外逆境成才的名人还有哪些呢?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 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四、总结升华:二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 21 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五、板书设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列举六位圣贤事例 (举例论证)该资料由【语文公社】(道理论证)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 国无忧患易灭亡 (正反对比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心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