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明确三要素,准确概括情节-练习【2】及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8588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明确三要素,准确概括情节-练习【2】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明确三要素,准确概括情节-练习【2】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明确三要素,准确概括情节-练习【2】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明确三要素,准确概括情节-练习【2】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明确三要素,准确概括情节-练习【2】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明确三要素,准确概括情节-练习【2】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明确三要素,准确概括情节-练习【2】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语文公社】:语文专题:小说阅读明确三要素,准确概括情节题 1:文具盒厉劲的北风篦子似的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 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 英听了,眼泪就扑嗒扑嗒掉下来。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去领。 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 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大妹子,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 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抖就往英身上套。 英直往后趔趄,眼

2、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娘说,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 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闺女有出息 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 英的眼泪又下来了。娘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 得到这个文具盒,英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是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 开学头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惟一能和同学一样的,就是这一件了。 同桌的叫丽,家就在市里。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笑

3、。待英掀开它,丽的眼睛该资料由【语文公社】,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 丽说,你真爱惜 英笑了,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你小时好哭不? 丽不答,脸却红了。她没敢说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当时妈说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 英和丽成了好朋友。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去家里玩。英不去,说,我娘说了,不让我到别人家去。 丽说,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 英就去了。 从丽的家回来,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 (选自美文精粹) 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题 2:杂志风波楼下的郝奶奶拿着一本杂志站在门口:“这是你订的吗?”我一看,正是我等得着急的那本诗刊,

4、高兴地说:“是我订的,谢谢您了!这杂志怎么跑您那去了?”郝奶奶审视着我,把手缩了回去说:“这杂志放进我邮箱里了,我看上面写的地址是你家。不过,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我不好意思道:“郝奶奶,杂志确实是我订的,没事乱翻翻。”说完又去接。然而郝奶奶仍没有要给我的意思,继续问:“那你的邮箱里有没有一本家庭?那是我订的。”该资料由【语文公社】“没有。”郝奶奶仍满脸似信非信的样子:“那我的那本家庭哪去了呢?按理儿,你的放到我的邮箱里,我的也应当放在你的邮箱里了!”说完见方厅的桌子上放着几本书,便颤微微地走进来,侦探般一本本翻起来。翻的结果当然没有,于是郝奶奶很是失望地说:“这就怪了

5、,怎么会没有呢?”“您别急,郝奶奶,说不准现在正在路上呢,明天就到了!”我安慰道。“不可能,以往这个时候早就到了。”见郝奶奶正探头探脑地觊觎我的卧室,强忍着火气说:“郝奶奶,您老慢走!”郝奶奶听出我在下逐客令,边往外挪边说:如果你看到那本家庭,一定要给我!送走郝奶奶,我难过得要哭了。第二天,我刚进家门,郝奶奶又来追问。我真诚地说:“郝奶奶,明天您不要上来了,如果有我一定会给您老送去的!”郝奶奶没吱声,扶着楼梯一点点地挪下去了。第三天,我刚推开单元门,郝奶奶便迎了过来,着急地说:“看看有没有我的家庭?” 我打开邮箱,里面什么也没有。郝奶奶满是疑惑地说:“怎么会没有呢?”这时郝奶奶对门的刘爷爷回来

6、了,见我们都在楼厅里,很关心地问:“怎么了?”郝奶奶便将事情说了一遍。刘爷爷咳了一声说:“嗯,这理对,应当是放错了!”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我呆在一边,满脸胀得通红,心咚咚狂跳着说:“郝奶奶,别急,明天我去邮局帮您老查一查。”可第二天正赶上母亲病了,在母亲那忙了一天,连养活自己的菜摊也没出。晚上回来,老远就看见郝奶奶、刘爷爷,还有居委会的几个老太太都站在单元门口张望着。我怯怯地走过去,他们立即向我聚拢来。一个戴红袖标的老太太如盯落网的罪犯般盯着我,很严肃地命令道:“打开邮箱!”我胆战心惊地打开邮箱,但邮箱很争气,里面仍什么也没有。红袖标非常威严地对我说:“

7、走,上楼去看看!”“那天郝奶奶已翻过了,没有。”该资料由【语文公社】:“脚正不怕鞋歪,既然没有怕什么?”我正想发火,刘爷爷在旁语重心长道:“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这句话如一把锋利的刀,一下子捅到了我的痛处,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我低着头,乖乖地带他们上楼,打开房门,让他们乱翻起来。第二天,我急忙往邮局跑,到那一查,确实送完了,只是不知邮递员将它塞到了哪个邮箱里。从邮局出来,我不知回去后该如何面对那些鄙视与怀疑的目光,正心烦意乱,见一家报刊亭里正摆着那期家庭,急忙买了一本。回来后,我敲开了郝奶奶的门。郝奶奶拿着一个有许多裂痕的破瓦罐走出来,接过杂志,仔细看了看,自信地说:“

8、这就对了,怎能没有呢!”说完顺手把那只破瓦罐扔到门外,哗地一声碎了。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只破瓦罐。(有删改)根据文章内容,概述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起因:邮递员错送“我”订的诗刊,送丢郝奶奶订的杂志家庭。经过: 。结果: 。题 3:女教师的特异功能假如没有粉笔,你知道怎么上课吗?请允许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头有一个小小的学校。有一天,上课必需的粉笔突然用完了,女教师便想了个办法。她找了杯清水,然后对孩子们说:“来,老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上课”孩子们懂事地点了点头,答应了。于是,她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学。当然了,这需要速度因为,只要教得慢了点,或者记得慢

9、了点,那用水写的字就该资料由【语文公社】,看不见了。这以后,每当没有粉笔的时候,女教师就以水代笔;而可怜的孩子们,也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奇怪的上课方式。一天,女教师哭了。她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已,为了教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认字,曾用他的长指甲醮着酒,在柜台上写过“茴香豆”的“茴”字,可是今天,她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教师却要用那仙女般的纤纤玉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在冰凉冰凉的黑板上耕耘!可她想想,又笑了。磨秃自己的手指头,却丰富了孩子的心灵,值得。她从容,坦然,一如既往。又一天,她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突然发现杯子里的水已全部漏完,也难怪,那盛水的杯子太陈旧了,陈旧得能让人想起这个古老的民族的沉重历史。没

10、水,怎么板书?没水,怎么上课?也就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刻,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的手指尖上,正不断地渗出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滔滔不绝地写了起来。她写得飞快,孩子们记得飞快。就这样,每当她转身板书的时候,那指尖上的水珠也就恰当好处地冒出来。天!她从此有了特异功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古老教育的奇异结果,便是造就了一批可以高速理解、高速记忆、高速运算的神童。也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高速度,这批神童被一所著名的大学破格录取了。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这批神童,发现他们都具有特异功能,即:凡是被泪水浸泡过的地方,他们都能准确地断定,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是喜剧,还是悲剧。那么

11、,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它的具体情节是: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该资料由【语文公社】:答案:村里来了一批城里人捐赠的物资,英毅然选择了一个塑料文具盒,后来,英考上中专,去市里上学,结识了新同学文具盒的捐赠者丽,她给母亲写信表达了她想要一件红毛衣的愿望。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要写出故事情节,用“开始,后来”的格式写清楚故事经过。题 2:参考答案:经过:郝奶奶等人三番五次来“我”家查询。结果:“我”买了家庭杂志送给郝奶奶,导致误会更深。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依据示例,补全情节。题 3:答案:开端:粉笔用完了,用清水来代替。发展:以后每当粉笔用完了,就用水来代替。教师的指头都磨秃了。 高潮:杯子的水漏完了,女教师的指尖渗出了亮晶晶的水珠,女教师在黑板上滔滔不绝地写起来。 结局:造就了一批神童,被著名大学破格录取。解析: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按照小说的三要素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