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简单议论文阅读-识别方法,明确作用-练习【1】及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8279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简单议论文阅读-识别方法,明确作用-练习【1】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简单议论文阅读-识别方法,明确作用-练习【1】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简单议论文阅读-识别方法,明确作用-练习【1】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简单议论文阅读-识别方法,明确作用-练习【1】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简单议论文阅读-识别方法,明确作用-练习【1】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简单议论文阅读-识别方法,明确作用-练习【1】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简单议论文阅读-识别方法,明确作用-练习【1】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语文公社】:语文专题:简单议论文阅读识别方法,明确作用题 1:幸福没有榜样有时,我们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不如人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滋润甜美,还常常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唯独这人追人寻、人见人爱的幸福,没有榜样,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生烦恼。 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作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

2、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并说:“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 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 幸福,没有榜样。梁实秋也这样说,“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一位远房的侄女,日子

3、本来过得很快活。一次同学聚会,看一位当处长的同学,居有豪宅,出有宝马,很是羡慕人家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的男人只会教书,不会捞钱。原有的快乐也因寻找幸福的榜样,而逃之夭夭。 还有,我们眼中的别人的幸福,有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常常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的幸福,常常认为有权势,有财富,有显赫的名声,有骄人的业绩,就会有幸福,有舒心的日子。其实,幸福有时恰恰与权势、与财富离得很远,与名声、与业绩也并不怎么亲近。侄女那个同学,近日,婚外恋闹得沸沸扬扬,幸福显然并不在她家。孟德斯鸠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仅仅希冀幸福,这不难做到;但期望像别人那样幸福,这总是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认为别人会比实际更幸福。

4、“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又各有各的不同。这大概与人们的不同追求有关。勇敢的人,追求刺激,该资料由【语文公社】,或是漂游湍流,感到是种幸福;沉静的人,喜欢安闲,甘愿生活寂寞,或是一部庄子,或是一首古曲,也会心中溢满快乐。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把人生的追求归结为:“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去干?”幸福大概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行风行风,能行雨行雨;能运筹帷幄,可当经理;有一身力气,蹬起三轮车也有歌声相伴。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你感觉到了,你便拥有幸福,这和他人的评论毫不相干。幸福,完全在于自己。自己

5、有个真实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尽力了、负责了,对得起社会、对得起父母与妻子儿女,就是充实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心存快乐,就是幸福。 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第二段中举“乞丐”、“大款大腕”吃饭的例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答:_。题 2:读书率下降是什么危机“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 1998 年到 2003 年,我国识字者阅读率下降了 百分点,2003 年的国民阅读率仅为 一石激起千层浪,阅读率下降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诸多评论,担忧者有之,思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宽谅者也不乏其人。阅读率下降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读书使中国人丧失了什么呢?阅读是人

6、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通过阅读接受信息,最能体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读书时,速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有些段落可以反复琢磨,做笔记,甚至对之质疑、挑战。接受信息的过程和思想的过程可以充分地混合。这一点,大多数新媒体都不具有。比如 放,就按照既定的速度走,信息的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即使你可以按各种后退、重复、慢动作的键,但根本不可能像读书那样进退自如。这样的信息传送,常常是灌输式的,不具有阅读中的对话性。阅读的另一特点是个人性。阅读不是朗诵,是默读,不和别人分享。读者和书之间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其他传媒大多有某种公共性,即使自己关起门来看电视,常常也感到四周有人。

7、所以,阅读给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创造了最大的自由。信息的接受者对所接受的信息有充分的个人解释权,最大限度地免除其他受众的影响。因此,一个人不读书,接受信息就常常是从众的、被动的、缺乏分析的。一个民族不读书,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丧失了创造性、批判性,个人就会被群体所淹没。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读经。读经大概是我们近年来罕见的读书运动了。但读经是背书,把读书过程中思想的空间都去掉,学童要跟着记忆和琅琅读书声不停地往前走,就像跟着录音机走一样,失去了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控制权。这和阅读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率下降所代表的危机。我们目前的不少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在依靠外资:人家给钱,给设计,

8、我们照着样子做,出力气就行了。流水线如同一直往前走的 录音带,劳动者只能被动跟进,当然没有质疑、批判和创造的空间。中国的一些白领也是规规矩矩、照本宣科,属于跟着别人走的阶层。阅读虽然是在接受信息,却是一种“跟着自己走”的信息处理活动。这对以保住自己的工作为满足的部分白领,当然是多余的。但当今是鼓励冒险、创新,让世界“跟着自己走”的时代。比尔盖茨、创建人,都是因为敢于让世界跟着自己走而出头的。目前美国 30%的劳动力属于“创造阶级”,不是他们追工作,而是工作追他们:各种高技术公司,都要跑到这些人聚居的昂贵城市安营扎寨。因为离开了这些人的异想天开,企业就失去了动力,而这些人,是一定要阅读的。中国人

9、是否阅读,将决定是世界跟着中国走,还是中国跟着世界走。(选自新京报2004 年 12 月 20 日,有改动)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简要分析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题 3: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岁月悠悠,千头万绪中最重要的,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人生一辈子,要实实在在地做成几件事情并不容易,而要堂堂正正地做好一个人就更难。一个人如果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掌握了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艺术,善于把“会做人”和“能做事”有机地统一起来,就能够成就人生,发展事业。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事,有做事的艺术。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努力做到“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

10、,言动要谨”,都要上不负苍天,下不负厚土,中间不负自己的良心。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曾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说,他认为,一个人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先贤的这条做人原则,我们应该一以贯之,付诸终生。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特别重视做人就应“修身”,修身必须养“德”,德是文明人生的标志,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生活中,人们常常指责那些“缺德”之辈“不是人”。而“德”又常常与“仁”、“义”、“道”相提并论,合称为“仁义道德”。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认为,做人应做到四点,一是“志于道”,即有高远的理想;二是“据于德”,即以高尚的德行为根据;三是“依于仁”,即加强内

11、在的修养;四是“游于艺”,即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广博知识。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7 岁时读书就能“日诵千言”,到了 20 岁,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家的经典著作十分精通。但他淡泊名利,认为走仕途,做高官太过世故,做人还是应以德养性,务实成事。隋文帝让他做国子博士,他称病不就。唐太宗召他入京,授予爵位,他固辞不受。唐高宗继位后,又邀他做谏议大夫,也未被允。孙思邈潜心学习医术,编成我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并崇尚医德,强调“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在“大医习业”与“大医精诚”两篇文章中,专门论述了医生高尚的医德是做人的根本,高超的医技是做事的

12、条件:“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平时行医,对病人不问其贵贱贫富,老幼亲疏,一视同仁,如待家人,人们感其为人,尊称他为“药王”。“做人是做事的开始,做事是做人的结果。”天下万事之难,最难的是做人,不会做人的人,是不可能在人生中有所作为的。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做什么样的事。有的人,即使有那么一点点才能与本领,但因为不会做人,该资料由【语文公社】“立身一败,万事瓦裂。”最后还是做不好事情,现实就是如此的公平与公正。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其做人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其做人的失败。宋代奸臣蔡京虽然在书法、

13、诗词、散文等方面颇有才气,常常舞文弄墨,但由于作恶多端而声名狼藉,极少有作品得以流传。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逐出京城,发配他乡。临行之前,他的金银珠宝装了满满一大船,但在三千里的流放途中,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市场上的商贩没人肯把食物卖给他,所到之处,常常招来骂声一片。到了长沙,蔡京因无处愿供安歇,只得住进一座破庙,不由地在饥寒交迫中喟叹:“我失去了人心,以至落到这种地步。”最后他终于“腹与背贴”,饿极而死。人的一生,做人是一项终身任务,做事是一个阶段课题。一个人如果能够“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那么,其做人与做事的理想不分大小,只要努力得以实现,就是一种成功,人

14、生就会:辉煌,美得轰轰烈烈;平凡,美得实实在在。(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中列举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和宋代奸臣蔡京的事例的目的是什么?3、根据文本表达的观点,判断下面两句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并说明理由。名言一: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王充论衡别通篇名言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该资料由【语文公社】:答案: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作用:通过对比,说明“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的观点。解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在表达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应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回答。题 2:答案:例证法;具体可靠地论证了“当今是鼓励冒险、创新,让

15、世界跟着自己走的时代”这一观点。解析:考查第八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本段属于事实论证又叫例证法。其作用是具体的论证了第八段的分论点:“当今是鼓励冒险、创新,让世界跟着自己走的时代”。题 3:答案:1、中心论点:一个人如果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善于把“会做人”和“能做事”有机地统一起来,就能够成就人生,发展事业。2、文中列举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和宋代奸臣蔡京的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其做人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其做人的失败”这一观点。3、两句名言都可以作为论据,都是把修身立德摆在人生的第一位,说明一个人如果以德为先,加强知识才能的修炼,德才兼备,也就具备了做人与做事的基本素质。解析:1、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文章第一段中。2、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明确论证方法都是为了证明论点的。该资料由【语文公社】、考查论据的选择,首先要明确文章的观点,然后再看所给名言与文章的观点有没有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