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 专题09 动物的主要类群和微生物(含解析)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6386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 专题09 动物的主要类群和微生物(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 专题09 动物的主要类群和微生物(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 专题09 动物的主要类群和微生物(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 专题09 动物的主要类群和微生物(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 专题09 动物的主要类群和微生物(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 专题09 动物的主要类群和微生物(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 专题09 动物的主要类群和微生物(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8 道综合题,训练时间 40 分钟)1 (2015 年宜宾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病毒是图中的(填字母) 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2)A 与 C 比较,细胞结构上 A 没有成形的A 与 C 的细胞里都没有 ,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 D 的生殖方式是(3)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填字母) ;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乳酸菌,它需要生活在(有氧/无氧)的杯境中;城市的污水处理是利用 A 能分解污水中的;在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常发霉长毛,这应该是图中 (填字母)的生长繁殖的结果,我们

2、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是利用低温【答案】 (1)B;寄生;(2)细胞核;叶绿体;无性生殖;(3)C;无氧;有机物;D;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解析】(1)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A 与 C 比较,细胞结构上 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 与 C 的细胞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 D 的生殖方式是 D 是霉菌,主要用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2 (2015 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题) 根据“观察蚯蚓”的实

3、验回答问题:(1)蚯蚓的身体是由许 多彼此相似的环形_组成。(2)蚯蚓身体的前端是_。 (填序号)(3)触摸蚯蚓身体的腹面,感觉很粗糙,用放大镜观察会发现,多数蚯蚓腹面都有能够辅助运动的_。【答案】 (1)体 节 (2) (3)刚毛【解析】试题分析: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靠近前端的几节,颜色较浅,而且光滑,看去像一个粗大的指环叫环带。判断蚯蚓前后端以环带为标志,靠近环带近的一端是前端,远离环带的一端是后端。因此,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可以借助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用手指在蚯蚓身上轻轻地来回抚摸,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刚毛,刚毛跟蚯蚓的运动有关。具有协助运动。图中 是前端,环带,

4、是后端。因此, (1)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体节组成。 (2)蚯蚓身体的前端是。 (填序号) (3)触摸蚯蚓身体的腹面,感觉很粗糙,用放大镜观察会发现,多数蚯蚓腹面都有能够辅助运动的刚毛。考点:蚯蚓的形态结构。3 (2015 年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下图是有关脊椎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请据图回答有关问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 中的毛细血管。(2)上图中须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的有 (填字母)类动物。(3)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坚韧的卵壳。(4)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 (填字母)类动物进化而来的。(5)E 类 动 物 的 牙 齿 出 现

5、了 的 分 化 , 从 而 提 高 了 哺 乳 动 物 摄 取 食 物 的 能 力 。【答案】 (1)鳃丝;(2)B、C;(3)用肺呼吸; (4)A;(5)门齿、犬齿和臼齿【解析】考点:动物的分类。4 .(2016 届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右图是细菌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球菌、 和螺旋 菌。(2)细菌被称为原核生物,是因为它虽有 中的区域,却没有 。(3)图中的对细菌具有 作用。(4)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 (填“自养” 或“异养” ) ,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答案】 (1)杆菌;(2)成形的细胞

6、核;(3)保护;(4)异养 ; 分解者;【解析】考点:细菌的类型、结构和营养方式和在生物圈的作用。5、 (2015 年中考山东省潍坊市卷)我们周围生活着大量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回答相关问题:(1)与细菌相比,真菌细胞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差异是 。生物 的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能够及时分解归还 大自然,要靠营 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2)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进入细菌的只是 ,科学家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证明了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3)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后。能刺激 产生抗体,这一过程属于 免疫。(4)若发现在某种细菌中有一种抗病

7、基因 ,该基因在玉米中不存在,如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抗 病的玉米品种?(简要写 出育种思路即可)【答案】 (1)有成形细胞核 腐生 (2) 遗传物质 (3)淋巴细胞 特异性 (4)将抗病毒基因分离出 来,在体外巧妙地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玉米体内,最终获得抗病新品种。【解析】(2)噬菌体的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的外部,噬菌体的 进入了细菌体内,可见,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噬菌体 作用下完成的。即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 给后代的,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因此,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进入细菌的只是 学

8、家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证明了 遗传物质。(3)人体的免疫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具有保护作用;第二道防线是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和消灭病菌的作用,这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形成的,对所有的病原体具有保护作用,没有选择性。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有淋巴细胞、脾脏等,是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特定的病原体有作用,具有选择性,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病原体等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抵抗某种疾病的物质叫做抗原, 由抗原刺激机体淋巴细胞产生的特殊的蛋白质叫做抗体。因此,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产生抗体,这一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4)转基因技

9、术是一种生物的 入到另一种生物的 ,从而培育出新的生物品的过程。因此,若发现在某种细菌中有一种抗病基因,该基因在玉米中不存在,如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抗 病的玉米品种?将抗病毒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巧妙地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玉米体内,最终获得抗病新品种。考点定:查细菌和真菌的区别,遗传物质的证明,人体的免疫和转基因技术。6、 (2015 年中考湖南省娄底市卷)下表是关于动物类群的描述,请你补充完整: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对称 由许多相似体节构成 体表有坚韧的 代表动物 水螅等 沙蚕等 (举一例)与人类关系 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可形成美丽的珊瑚礁。 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可做蛋白质饲料。许多对人类

10、有利,但有些有害,能传播疾病。【答案】辐射 外骨骼 蝗虫等(答一种合理即可) 珊瑚虫 蚯蚓【解析】考点: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和与人类的关系。7(2015 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回顾你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对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A 用 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 A,原因是 。(2)观察 B 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 。观察 C 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 ;观察 D 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 ,它是气体出入的门

11、户。(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 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 E 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 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 里有发达的 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是 。(5)综上所述,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呼吸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充分体现了 的进化规律。【答案】 (1)1表膜 表层含氧较多利于草履虫的呼吸 (2)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2鳃 3气门 (3)水从鱼口进入,由鳃流出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4)2气囊 双重呼吸 (5)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解析】(

12、2)图中 B 是蚯蚓,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体表分泌粘液,始终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作用。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 ,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同时还要从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图 C 是河蚌,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溶氧。图中 D 是蝗虫,呼吸器官是气门,在蝗虫的腹部,扩大了适应陆了生活的能力。因此,观察 B 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观察 C 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2鳃;观察 D 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3气门,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3)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内分布

13、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到水中,从而完成呼吸作用。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 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 进行了 E 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水从鱼口进入,由鳃流出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4)鸟类飞行需要大量的氧气,呼吸系统很发达,有独特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鸟类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供给更多的氧气。图中的1是气管、3是肺、2是气囊。因此,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 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2气囊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5)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形成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进化规律是则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因此,综上所述,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呼吸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充分体现了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规律。考点:生物进化规律、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蚯蚓、河蚌、蝗虫、草履虫动物的呼吸器官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