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030101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7545371 上传时间:2018-0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03010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03010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0301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0301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 030101一、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熟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严谨科学学风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门人才。经过三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训练,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有较为全面、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对本学科的最新前沿动态、热点问题及全球化趋势保持关注,在相应的科研成果有所体现,成为有着严谨学风、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科研创新能力和实务运作能力的法学理论专门人才。学位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术性和解决相应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应用价值。二、 研究方向1、 法理

2、学2、 权利和人权理论3、 法律文化4、 西方法哲学5、 法律社会学6、 军事法学三、 招生对象法学专业或非法学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并经面试合格者。四、 学习年限三年。五、 课程设置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数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一上) 一上A 英语 4(一上) 一上A 马列主义原著选读 1(一下) 一下B 法理学专题 2(一上) 一上B 民法总论 3(一上) 一上C 人权法学专题 2(一下) 一下C 法律社会学 2(二上) 二上C 西方法哲学 2(一下) 一下D 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 3(二上) 二上D 法律的经济分析 2(二上)

3、 二上D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比较法总论 2(二上) 二上D 法律文化专题 2(一下) 一下D 商法理论研究 2(二上) 二上D 诉讼法学原理 2(二上) 二上D 法学文献阅读与批评 2(一上) 一上D 中国刑法总论研究 3(一上) 一上2D 宪法理论专题 2(一下) 一下六、教学法方式1公共课(A 类课) ,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BCD 类课) ,以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辅以自学,其中课堂讲授不应少于课内学时的 2/3。3注意对硕士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并确

4、定导师,制订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面培养工作。4硕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论文写作和参加与本学科有关的科研或学术活动。七、考核方式1公共课以笔试考核为主,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进行。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撰写专题课程论文为主,也可以出卷笔试考核,或以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3中期考核在硕士生入学后第三学期期末进行,由导师组成考核小组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和完成学位论文能力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其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考核小组对硕士生的考核结果作出公正评价并评定成绩,以确定该生是否有资格进入论文准备阶段。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

5、困难者,应劝其退学或作肆业处理。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能力的关键环节。研究生应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内,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体现本专业领域的学术性和先进性,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选题确定后,应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由有关导师会同本专业负责人进行审议。学位论文的提纲拟定与论文撰写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并能充分反映作者本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观点。学位论文在引用他人观点时必须注明出处,并在论文最后列出所有参考文献资料。九、答辩和学位授予1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需要经过两位校外同行专家匿名评审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2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 3 人组成,论文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导师回避。3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校学位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院学位分委员会的意见,按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十、质量监测1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与科研档案。2认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与检查。3对研究生的奖学金评奖,严格按专业成绩和科研成果的标准进行。4对毕业后的研究生进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