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突围】中考语文专项集训(20)议论文阅读(B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突围】中考语文专项集训(20)议论文阅读(B卷)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语文公社】“中考突围”语文专项集训(二十)议论文阅读(B 卷)一、阅读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回答 15 题。 (12 分)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1)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2)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3)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4)
2、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5)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6)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
3、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7)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8)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尤人,在绝境中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9)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10)多一次逆境,就
4、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选文有改动)(2 分)该资料由【语文公社】(3)段中作者为什么说“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 (2 分)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段来看,成功者和失败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 分)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希望自己陷入绝境。可恰恰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敢于为自己创设绝境,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创造了辉煌。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韩信的“背水一战” ,项羽的“破釜沉舟” 。 (参见【相关链接】 )对于这种自断后路故设绝境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 分
5、)【相关链接】(1)背水一战:韩信攻赵,让士兵背水列阵,置己方于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绝境,结果士兵个个奋勇向前,大败赵军。取胜后,有将士问背水列阵的缘故,韩信说:“大敌当前,只有后无退路,才能坚定战士拼死求胜的决心。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 )(2)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作战,领兵过河后,下令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弄沉,使士兵们陷于缺粮、无船、没有退路的绝境,以示不胜利不再回来的决心,最终大败秦军。 (据史记项羽本纪 )你的观点和理由: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 68 题。不该遗忘的“自省”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
6、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在改正错误以前,你得发现和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惟有如此,及时反省,我们才能将自己从过失和失败中拯救出来。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 。看来,这些先哲们早已将自省当作一种自觉的行为了,他们所推崇该资料由【语文公社】“自省意识” ,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精神财富施惠于人类。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高度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自省意识的缺失便是明证。每当我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伤害了他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如何逃避责任;每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求职碰壁,壮志难酬等困境时,我们最先
7、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实力的欠缺,能力的差距,而是习惯在悲伤、沮丧、悒郁、愤懑的同时,将自身的过失和失利的原因归咎于他人的干预和外在的环境,却缺乏对自身灵魂的拷问,缺乏深沉的自省。于是,我们对心灵的防护能力和对神经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陷于困境的我们往往要在痛苦的深渊里艰难地挣扎,却难以及时觅到逃离苦难的出口和冲击成功的出路。缺乏自省可怕,不正确的自省同样可怕。有些人一旦陷于失败或遭受打击,惟有自怨自艾,强吞下失利的苦果,从此一蹶不振。还有些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自省意识等同于严苛的自责,他们对自己求全责备,这只能助长自卑的心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内心的苦痛。自省既不等同于自怨自艾,
8、也不是求全责备,它是精神层面上的反省,是对灵魂的追问。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 ,同时要知其所以“失” ,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 。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 分)正确的自省”? (2 分)8.“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请你从“人”或“民族”的角度,具体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912 题。 (14 分)5 月 4 日,一个光荣的日子,一个青年人的节日。89 年前的激扬呐喊犹在耳畔,我们却已进入了一个“80 后”逐渐成为我国社会青年主
9、体的时代。该资料由【语文公社】“80 后”们用一份份精彩的答卷,让人们摆脱了一度对他们的疑虑和担忧,在 5 月的鲜花再次盛开的时刻欣慰地看到了一种最美丽的传承:89 年前的那股爱国主义的热流依旧奔涌在这些接过历史火炬的青年人的血脉中,他们用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方式弘扬着爱国、民主、科学等五四精神。近年来,人们常常听到对“80 后”青年的质疑声:普遍缺少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他们有的热衷于游戏,有的沉迷于网络“正因为80 后的这些表现,曾经让人为之担心, 80 后青年能否传承爱国、民主、科学等五四精神?能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引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
10、说。就在人们担心五四精神的历史火炬能否传承到“80 后”手中的时候,围绕着另外一把火炬的传递发生的故事回答了这些疑问。当奥运圣火在伦敦、巴黎的传递遭到“”等反华势力的野蛮阻挠时,全世界的人们见证了以“80 后”为主体的中国青年人的力量。圣火所过之地,留学生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为祖国加油、保卫奥运圣火,和企图捣乱的反华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互联网上,他们用事实和证据批驳和揭露一些西方媒体的谎和历史上许多危难时刻一样,中国“80 后”的青年一如先辈们为国挺身而出, “中国”二字成为他们心中的最重。“当代表着爱与和平的圣火,受到一些专门抗议者的侮辱时,我认为这侮辱不是给中国的,而是给全世界所有热爱奥运
11、的人民的。 ”这是 4 月 19 日在法国巴黎共和国广场,出生于 1982 年的中国留法学生约 20 分钟的流利法语演说中的一段话。这段演讲甚至在一些法国人当中引发了反响和思考。做这篇题为不能让祖国受委屈的演讲人李洹,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到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时,很直接而简明地回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有责任这样做。网友“我的中国心”说:“我们这一代有共同的心声,希望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好,一切外来势力妄想通过宣扬他们所谓的民主、人权来达到分裂、打压中国的目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出生于 1980 年的武汉大学研究生刘丽冰说:“我天天关注火炬的传递。我越来越从骨子里觉得:祖国的强大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12、,我们有责任承担起爱国这个命题所有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必须这样做。 ”“80 后”:爱国,炽热而不失理性。“80 后”的中国青年,爱国心和爱国情是炽热的,这种炽热让世人感受到新一代中国青年巨大的力量和一个国家无比深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同时, “80 后”的中国青年在爱国心的强大引领下,又体现出了时代所特有的理性和理智。该资料由【语文公社】“我觉得,爱国需要理智地思考。作为一名留学生,我感觉海外华人这个群体,身后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看清自己的大方向,脚踏实地地做自己的事情。我们应该把生气转化为一种动力,投入到我们以后的生活中去,抓紧每一分钟时间,来建设一个越来越强大的祖
13、国。 ”激情演讲不能让祖国受委屈的李洹如是冷静地回答关于下一步如何表达爱国热情这个问题。“如果说80 后青年的爱国到底有什么自己独特的形式和特点的话,我觉得就是理性爱国这四个字。 ”他说。在一系列的举动中,我们一方面能够感受到“80 后”那么热烈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另一方面我们更惊喜于他们用现代最迅捷的传播方式传播信息,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怀。“1840 年,告诉了我们太多的事实!除非足够强大,否则就是尔为刀俎吾为鱼肉。所以,稳定在这个多事之秋是压倒一切的大事。 ”这是一篇在网上迅速传播的一名“80 后”网友的帖子。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彭富春说:“凝聚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情怀炽热而行为理智,
14、 80 后的青年毫无疑问是中国充满希望的一代。 ” 摘自(解读“80 后”青年爱国主义精神浙江文明网)2 分)概括回答。 (至少概括三个) (6 分)0 后”青年爱国的独特方式是什么?(4 分)0 后”曾有的疑虑和担心,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四、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读书养气该资料由【语文公社】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
15、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 ,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