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54343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738694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54343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54343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54343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54343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54343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5434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54343(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国土资源部二八年八月II目 次1 总则 .12 矿山地质测量 .13 资源储量分类 .34 资源储量估算 .35 资源储量损失 .56 回采率 .67 资源储量报销 .68 矿山资源储量台帐 .79 矿山储量年报 .910 附则 .10附件 1 金属、非金属矿山资源储量损失分类和损失率计算 .12附件 2 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 .15附件 3 矿山查明资源储量台帐(表) 格式 .22附件 4 设计资源储量台帐(表) 格式 .23附件 5 矿山资源储量变动台帐(表) 格式 .24附件 6 开采结束资源储量比较台帐(表)格式 .25附件 7 矿石损失统计 台帐格式 .26附

2、件 8 矿山储量年报编写格式 .2711 总则1.1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目的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目的是适时、准确掌握矿山资源储量保有、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促进矿山资源储量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1.2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任务1.2.1 根据矿山建设 生产的不同阶段, 结合矿床地质条件、资源储量保有程度、矿山开采顺序,研究提升资源储量类别和探求各类生产矿量的方案,为矿山建设生产提供技术依据。1.2.2 做好各阶段的 资源储量的变动分析,核 实变动的原因,落实资源储量变动的具体地段和部位。1.2.3 及时掌握和分析资源储量的利用状况,查清资源储量损失的原因和地段,提出降低开采损失的意见。1.2.4

3、 适时测定与修订资源储量估算参数,优化各类参数,做到既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又能保证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1.2.5 及时更新资源储量估算图纸与管理台帐。1.2.6 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按时编报矿产资源储量报表,履行矿产资源储量报销手续。2 矿山地质测量 0512013372.1 矿山地质测量机构大、中型矿山必须建立矿山地质测量机构。小型矿山必须配备地质测量人员。2矿山地质测量机构的职责是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承担矿山生产有关的矿山测量、矿山地质等工作,负责矿山储量管理,建立矿山储量台帐,编制矿山生产有关图件及矿山储量年报。2.2 矿山测量2.2.1 矿山测量是矿山企业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4、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进行地上、地下工程施工测量,测绘采掘(剥)工程图,绘制矿体几何图,对采掘工程的数量和质量、采矿量和矿石损失贫化等进行统计和监督。必要时测绘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2.2.2 矿山测量统一采用北京坐标系或西安坐标系和黄海高程系。2.2.3 矿山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的方法、精度和误差执行相应矿种矿山测量规程的有关规定,如煤矿测量规程(原能源部 1989年制定发布)、 岩金矿山测量规范(原国家黄金管理局 1989 年制定发布)等。没有相应矿种测量规程(范)的可参照采矿手册(第一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年)中矿山测量部分执行。2.3 矿山地质2.3.1 矿山生产

5、勘探的方法、手段和技术要求执行相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没有地质勘查规范的矿种在固体矿产勘查总则的指导下,参照相近矿种的勘查规范执行。2.3.2 凡与资源储量估算有关的采掘、勘查工程应进行地质编录,3并绘制相应图件。其内容和格式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没有标准、规范的,可参照采矿手册(第一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年)中矿山地质部分执行。2.3.3 按照相关矿种采样工作的一般要求采集各类样品,相关矿种没有规定的可参照采矿手册(第一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年)中矿山取样部分执行。2.3.4 样品测试分析一般应有分析化验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并按要求进行内、外检。3 资源储量分类3.1

6、资源储量的分类应严格执行固体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和国土 资源部印发的相关文件。3.2 生产矿山设计开采范围内的探明和控制的资源储量为基础储量;设计开采范围以外的查明资源量为内蕴经济资源量。未进行正规设计的正在开采矿山,采矿许可范围内查明资源量视为基础储量。4 资源储量估算4.1 资源储量估算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4.2 当地质勘查报告采用垂直断面将矿体划分成若干个矿块并估算其资源储量时,矿山须改用水平断面将矿体分层并估算其资源储量;当地质勘查报告矿块划分与开采方案不一致时,应按照开采方案划分的矿块重新估算资源储量。因重算引起的资源储量4变化,

7、记入重算增减。4.3 矿山基建时应根据井巷工程所揭露的地质情况修编有关图件,若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参数(厚度、面积、品位等)发生变化,变化部分应重新估算资源储量。基建坑道带矿量应从资源储量中扣除。4.4 矿山应按照开拓水平将资源储量划分为开拓或未开拓两部分。若没有增加探矿工程,未开拓部分资源储量一般不变;若增加了探矿工程,应重新估算资源储量,其变化量记入勘查增减。因生产勘探或开采等发生储量变化,应按照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适时估算资源储量。当矿山开拓新水平时,新开拓阶段(或台阶)的资源储量应从未开拓部分转入开拓部分,以避免开拓部分各类储量误差推移积累到未开拓部分。矿山开拓矿量与相应的勘查资源储量相对

8、误差计算以开拓矿量为基数,金属、非金属矿山一般允许范围如下:(1) 矿山开拓矿量与相应的勘查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相对误差20% ;(2) 矿山开拓矿量与相应的勘查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相对误差 30%。4.5 矿床工业指标矿山储量动态管理中估算资源储量一般沿用地质勘查报告使用的工业指标,因矿山内、外部条件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需要改变工业指标的,应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论证,出具论证报5告,并按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 号)的要求编写核实报告,履行评审备案手续,进行占用矿产资源储量变更登记。4.6 露天开采矿山应每年在矿山资源储量估算图上估算年度采掘范围内矿体采空部

9、位的资源储量,并填记资源储量表与台帐。地下(井工)开采矿山应在分段(分层、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及时进行分层(工作面)的回采地测编录和资源储量损失计算,估算结果记入相应台帐。 4.7 矿山闭坑应在开采活动结束的前一年,根据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编制闭坑地质报告,履行评审备案程序,进行残留(停办)矿产资源储量登记。 5 资源储量损失5.1 矿山资源储量损失率是反映矿山资源利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矿山应正确测量、统计、计算矿山资源储量及损失量的情况。5.2 资源储量损失的 计算范围,一般指从采 场开采至回采结束,将矿石运出坑口(露天采场)的整个采

10、、出矿过程。5.3 资源储量损失的计算单位,坑采一般以采场(矿块)为基本估算单位,并按同一采矿方法进行估算和汇总;露天开采应按开采台阶、分工作面进行估算和汇总。5.4 矿山资源储量损失分为正常损失、非正常损失。5.4.1 正常损失包括:根据开采设计所确定的损失率指标,在其6允许范围内的资源储量损失;按设计不予采出的资源储量损失。5.4.2 非正常损失包括:因地质、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安全条件等不能开采的资源储量损失。矿井设计或生产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资源储量损失。5.5 金属、非金属矿山资源储量分类及损失率的计算见附件 1;煤矿资源储量损失分类及损失率计算见附件 2。 6 回采率6.1 回采率是矿

11、山开采过程中资源储量开采消耗情况的直接反映,是考核矿山企业资源开发利用、开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6.2 回采率与损失率的关系是:回采率(%)=1 损失率(%)。矿山应通过正确计算损失率来计算回采率。资源储量动态监测过程中,不能直接用产量/ 动用储量来计 算回采率。6.3 金属非金属矿山以矿块作为回采率考核单元;煤炭矿山以采区作为回采率考核单元。以经法定程序批准的矿山设计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回采率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定的回采率为考核标准。7 资源储量报销7.1 根据资源储量损失的分类,其报销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执行。7.2 属于正常损失报销 的,每年随 矿山储量年报,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

12、部门核销。77.3 属于非正常 损 失报销的,在中段(阶 段、采区)结束前,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呈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附资源储量损失报销材料。未获批准前,矿山不得废除坑道及其他工程和设备。矿山报销非正常损失应提供以下材料:(1)拟报销资源储量分布地段开采情况与地质勘查对比资料;(2)拟报销资源储量的巷道或采场塌落、涌水或其他情况的说明;(3)资源储量损失的详细原因说明;(4)拟报销资源储量分布地段的平面、剖面地质图、资源储量估算图及其他有关图件;(5)申请报销资源储量估算表。8 矿山资源储量台帐8.1 矿山资源储量台帐是全面、准确反映矿山企业资源储量情况的基础资料,是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基础。矿山企业必须有专人负责,及时修改、更新台帐的各项内容。8.2 查明资源储量台帐查明资源储量台帐应将地质勘查提交的资源储量详细登记。经多次进行地质勘查的矿床,应依次分别登记各次勘查的资源储量增减及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不同矿石(工业、自然)类型、矿石品级、煤 类的各类基础储量、资源量亦应分别登记;附记各次勘查的范围(拐点坐标)、标高、工程间距、采用的工业指标和资源8储量估算参数。查明资源储量台帐的格式可参照附件 3 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