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 生态导则表式总结--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7318019 上传时间:2018-0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 生态导则表式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评 生态导则表式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评 生态导则表式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评 生态导则表式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 生态导则表式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据 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永久占地+临时占地1)特殊生态敏感区:全为一级2)重要生态敏感区:二级:面积 220平方公里或长 50100公里(不包括两端) ,3)一般区域:二级,面积 20平方公里,长 100公里以上,其余三级工作等级的划分等级划分 特殊规定:1)可做生态影响分析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2)取高工程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评价工作等级时,按其中较高的评价工作等级3)新增改扩建工程的工程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4)矿山开采上调一级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5)河闸坝建设上调一级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

2、情势确定原则 1)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2)三个依据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3)相互作用关系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评价工作范围生态影响判据1)优先顺序已颁布相关要求、科研测定结果、生态背景值、相似项目类比、开展相关咨询2)已颁布相关要求国家、行业和地方已颁布的资源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政策、标准、规划和区划等确定的目标、措施与要求。4)科研测定结果科学研究判

3、定的生态效应或评价项目实际的生态监测、模拟结果。5)生态背景值评价项目所在地区及相似区域生态背景值或本底值。6)相似项目类比已有性质、规模以及区域生态敏感性相似项目的实际生态影响类比。5)相关咨询相关领域专家、管理部门及公众的咨询意见。内容 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工程的规划依据和规划环评依据、工程类型、项目组成、占地规模、总平面及现场布置、施工方式、施工时序、运行方式、替代方案、工程总投资与环保投资、设计方案中的生态保护措施等时段 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施工期和运营期为调查分析的重点。声两期:工程分析工程分析的重点(1)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

4、的(2)相互关系,分析内容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3)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行为1)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2)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3)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4)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现状调查的要求 (1)总体要求1)生态背景、生态问题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和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2)专题调查 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或其他特别保护要求对象时,应做专题调查。3)工作方法生态现状调查应在收集资料

5、基础上开展现场工作,4)工作范围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应不小于评价工作的范围现状调查与评价现状调查的要求分级要求:一级评价:方法: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内容: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成果: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二级评价:方法: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内容: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三级评价方法: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现状调查内容(一)生态背景根据生态影响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特点,1)生态系统调查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

6、能和过程,2)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 ,3)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4)逐个或逐类(1)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2)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二)生态问题调查内容已经存在、制约调查影响区域内已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现状评

7、价的主要内容 (1)在阐明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系统状况的主要原因。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状况(如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导生态功能) 、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等。(2)分析和评价受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现状组成、分布;当评价区域涉及受保护的敏感物种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当评价区域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或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分析其生态现状、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生态现状评价方法3.5熟悉常用的生态现状评价方法 P158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列表清单法、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类比分析、系统

8、分析法和生物多样性评价法、海洋及水生生物资源影响评价等方法。(1)列表清单法:将拟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的行与列内逐点进行分析,并逐条阐明影响的性质、强度等。由此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影响。(2)图形叠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本方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基本手段:指标法和 3S叠图法(3)生态机理分析法: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生态学原理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生物模拟试验,如环境条件,生物习性模拟试验、生物毒理学试验、实地种植或放养试验等

9、;或进行数学模拟,如种群增长模型的应用。(4)景观生态学法:是通过研究某一区域、一定时段内的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等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替趋势,揭示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的方法。景观生态学对生态质量状况的评判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空间结构分析,二是功能与稳定性分析。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的结构与功能是相当匹配的,且增加景观异质性和共生性也是生态学和社会学整体论的基本原则。 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其中基质是景观的背景地块,是景观中一种可以控制环境质量的组分。因此,基质的判定是空间

10、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判定基质有三个标准,即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基质的判定多借用传统生态学中计算植被重要值的方法。决定某一斑块类型在景观中的优势,也称优势度值(D0)。优势度值由密度(Rd)、频率(Rf)和景观比例(Lp)三个参数计算得出。a)生物恢复力分析: b)异质性分析: c)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分析: d)景观组织的开放性分析:(5)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指数法是利用同度量因素的相对值来表明因素变化状况的方法,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定的评价方法,指数法同样可将其拓展而用于生态影响评价中。综合指数法是从确定同度量因素出发,把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变成能够同度量的方法。(

11、6)类比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方法,一般有生态整体类比、生态因子类比和生态问题类比等。 类比对象的选择条件:工程性质、工艺和规模与拟建项目基本相当,生态因子 (地理、地质、气候、生物因素等)相似,项目建成已有一定时间,所产生的影响已基本全部显现。(7)系统分析法:是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预测与评价内容 总体要求: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应与现状评价内容相对应,依据区域生态保护的需要和受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生态功

12、能选择评价预测指标(1)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生态因子通过分析影响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别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其中的不利影响、不可逆影响和累积生态影响。(2)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在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和保护要求的情况下,分析评价项目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预测潜在的后果。3)主要生态问题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生态预测与评价预测与评价方法1)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应根据评价对象的生态学特性,在调查、判定该区主要的、辅助的生态功能以及完成功能必须的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定量分析与定

13、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与评价。2)常用的方法列表清单法、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类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生物多样性评价等。原则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的原则1)次序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2)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3)恢复、修复和补偿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补偿措

14、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及替代方案替代方案熟悉替代方案的类型与原则要求1)类型项目中的选线、选址替代方案,项目的组成和内容替代方案,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替代方案,施工和运营方案的替代方案、生态保护措施的替代方案。2)选择评价应对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优先选择生态影响最小的替代方案,最终选定的方案至少应该是生态保护可行的方案。生态保护措施基本内容(1)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保护对象和目标, 内容、规模及工艺, 实施空间和时序, 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分析,绘制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和典型措施设施工艺图。 估算或概算环境保护投资。

15、(2)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流域开发项目,应提出长期的生态监测计划、科技支撑方案,明确监测因子、方法、频次等。(3)明确施工期和运营期管理原则与技术要求。可提出环境保护工程分标与招投标原则,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环境影响后评价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生态现状评价制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1)一般原则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是指以图形、图像的形式对生态影响评价有关空间内容的描述、表达或定量分析。本附录主要适用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中表达地理空间信息的地图,应遵循有效、实用、规范的原则,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和成图范围以及所表达的主题内容选择适当的成图精度和图件构成,充分反

16、映出评价项目、生态因子构成、空间分布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空间作用关系、途径或规模。(1)图件构成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评价工作等级以及区域生态敏感性不同,生态影响评价图件由基本图件和推荐图件构成,基本图件:是指根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不同,各级生态影响评价工作需提供的必要图件。当评价项目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域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必需提供能反映生态敏感特征的专题图,如保护物种空间分布图;当开展生态监测工作时必需提供相应的生态监测点位图。*三级: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工程平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图,二级;地表水系图、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和预测图;一级:植被类型图、生态监测布点图9974(3)图件制作规范与要求数据来源与要求a)基础数据来源包括:已有图件资料、采样、实验、地面勘测和遥感信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