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234510 上传时间:2018-01-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题目: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姓名:李冠宇学号:1019121115指导教师:郝会颖日期:2013 年 12 月 1 日摘要与火电厂相比,核电站是非常清洁的能源,不排放这些有害物质也不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能大大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核能的利用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核能技术的应用历来在各国存在广泛争议。2011 年 3 月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对核能技术安全性与可推广性的关注,并争论不休。在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分析了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从决定因素的角度探讨了

2、造成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差异的原因,并对我国未来的核能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核能技术;接受度;科学家;公众 0 引 言在环境保护、能源供应紧张等因素制约下,核能作为清洁能源逐渐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成为各国转变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效应的主要备选方案。尽管核技术不断完善,然而由于其安全问题,是否应该推广始终备受争议。1979 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 1986 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等核事故带来的信任危机尚未消除,2011 年 3 月,日本 9 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使公众对核能的信任程度进一步降低。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 4 月 12 日公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

3、故的暂定评估等级上调至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INES)中最严重的 7 级。日本、韩国、菲律宾、德国、瑞士、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爆发反核示威游行活动,公众对核能表现 出恐慌的情绪,对核能的接受度更是不断降低。然而,此次事故后科学家对核能的接受度仍然较高,具体表现为科学家认为核事故带来的危害严重性不高,对健康的风险总体来说低于其他能源,从长远来看核能仍然是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备选方案,这与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目前公众与科学家对于核能的接受度呈现出两极分化的 状态。核能技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特别是进入推广阶段之后,核能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则更为明显。那么影响

4、核能接受度 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公众与科学家对核能的接受度出现明显分化?如何弥补对核能的公众接受度与 科学家接受度的鸿沟?在日本核事故及全球反核行动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回答上述问题,对于在我国弥补核能的公众接受度与科学家接受度的鸿沟,调整核能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1 案例回顾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始终是处于嬗变的状态,这集中体现在灾难前后公众对核能态度的差异。每次灾难之后,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就会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1979 年美国三里岛的核泄漏事故造成美国公众对核能的恐惧感。经过三里岛核泄漏危机之 后,强大的压力使美国能源政策发生转向,在之后的三十多年美国没有再建一座核电厂。1986 年的切尔诺贝

5、利核事故被定级为最严重的 7 级,造成 31 名消 防人员死亡,数千人受到强核辐射,数万人撤离。切尔诺贝利事故不仅仅是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三国的灾难,并且波及全球,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粉尘飘 到了欧洲,使各国公众对核能产生了恐惧心理。 核能的公众接受度往往对本国的核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日本则是典型代表。为应对能源资源贫瘠的问题,日本近年来大力发展核能以满足本国的 能源需求,其核能规模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法国和美国。根据世界能源协会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至 2009年 5 月,日本运行的核反应堆 53 座,装机容量为 17915 兆瓦。日本公众对核能接受度变化有三个阶段:1995 年之前,在长

6、期的国民教育下,日本核能公众接受度良好,很少有人质疑政府的能源政策;1995 年至 1999 年间,伴随着国内经济因素、舆论 因素的影响,日本核能的公众接受度趋于复杂:无核实施的地区、准备建造核设施的地区与已有核设施的地区的公众接受度差异较大;1999 年 9 月 30 日,日本东海镇发生核泄漏事故,导致日本公众的核能接受度急剧降低:认为核设施安全或比较安全的人数比例从事故发生前的 62.6%下降到 13.5%,支持政府 发展核能的人数比例从 81.9%下降到 32.2%。可见,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并不是随着技术进步而提高的,每一次核危机带来的恐惧感使公众难以理性地评判核能的安全性。2011 年

7、 3 月 11 日,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 9 级地震,并引发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与之前核事故相比,此次福岛核泄漏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由强烈的地震所引发;(2)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公众对核能的恐惧感得以蔓延。这两个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导致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大幅降低。大地震引发的核泄露使得日本公众的情绪“雪上加霜” ,对核 能的恐惧感进一步加深;相关新闻报道、专家评论以及各种谣言充斥在网络媒体上,使世界各国公众陷入核危机的恐慌中,由此带来新一轮的全球性反核浪潮。3 月 20 日,日本东京爆发千人反核大游行。3 月 28 日,韩国环境运动联合会会员在首尔举行反核示威,抗议韩国政府扩建核电站。距离日

8、本较远的德国公众对核危机的反映却更为强烈。3 月 26 日,数十万德国公众在柏林、慕尼黑、科隆、汉堡四个城市参与反核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关闭目前德国的 17 座 核电站。在多方压力下,德国环境部长于5 月 31 日 宣布德国将于 2022 年前关闭国内所有的核电站。全球公众对核危机的恐慌也波及到中国,集中表现在 3 月 16 日、17 日不少城市出现的“抢盐风波” ,在对核漏的恐惧下,公众难以理性判断核能的安全性,在科学与谣言面前选择了相信后者。科学家是推动核能技术发展以及核工程建设的主导力量。与公众相比,科学家更具理性。科学家在应对福岛核危机时主要有以下表现:(1)对核辐 射进行检测,分析此次

9、核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 策;(2)预测未来核能发展趋势;(3)通过媒体对大 众就有关核能技术、辐射防护、核电站安全等知识进行科普教育。在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日本政府立即正式请求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援助。国际原子能机构向日本政府提交的调查报告分析了此次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原因,指出东京电力公司没有健全的处理事故责任制,并对各国核电站安全性的完 善提出建议;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承认日本政府和技术人员在灾难初期尽可能地做了最佳的处理。 美国资深核工程师、三里岛事件现场主任莱克巴雷特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曾指出“日本的技术人员已经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尽其所能采取了最佳的处理办法”

10、,并认为“福岛事件对人们所造成的惊吓超过了本身应有的程度 虽然福岛的核泄漏是一个造成百亿美元损失的可怕的核工业事故,但是它并不会造成重大的健康危害” ,核能对公众健康的风险低于其他能源,而政治家不应该因此动摇发展核能工业的决心,应继续推动核能技术进步。美国科学杂志在福岛核泄露事件之后也发表系列文章,通过绘制全球已营运和在建核电站地图来说明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后大部分主要国家仍然会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核能。同时还指出,日本核泄漏事故虽然冲击了日本核能科研,但并不具有毁灭性。面对日本核危机以及中国公众表现出来的恐慌,中国科学家也通过媒体与公众互动,探讨核污染问题。4 月 20 日,中国科协举办“

11、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并就此次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与媒体进行互动。相关科学家普遍认为,此次核危机对中国公 众的健康影响远低于安全标准,对中国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危害。此外,中国科学家就福岛核泄漏事件后中国核能工业的未来发展也展开讨论。5 月,中国 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联谊会在北京召开“核能发展问题”研讨会,科学家们强调核安全的重要 性,并认为我国的核能占能源结构的比例较小,与宣称不再发展核电的西方国家国情不同,因此未来“我国的核能发展政策不宜大起大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 2 核能技术的社会可接受度框架分析通过案例回顾,我们可以看出,福岛核事故后科学家和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存在高低差异,且

12、这种差异直接反馈在各国下一步的核能发展战略上。可见,核能技术的特点对社会产生影响,而核能技术的 发展也依赖于社会的支持。 从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来看,核能技术的发展 经历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示范和部署五个阶段。在核能技术创新的早期阶段,科学家的接受 度起到了关键作用,促使核能技术从基础研究走向了应用研究,并从军事领域逐步推广到能源、工业、 航天等领域。随着核能技术在应用领域的逐步推广与公众对核能技术认知水平的逐步提高,公众对核 能的接受度逐渐成为影响一个国家与地区核能工业 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几次大型核事故之 后,公众对核能较低的接受度转变成舆论压力,进而影响决策者重新部署与调整

13、核能发展战略。在研究核能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方面,社会可接受度是一个有益的视角。目前国内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社会可接受度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成框架。Wstenhage 等人在综述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将社会可接受度分为社会政治可接受度、社区可接受度与市场可接受度三个类型。其中,社会政治可接受度最为宏观,社区可接受度次之,市场可接受度则体现在微观的投资者、生产者与消费者层面。笔者认为,解释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社会可接受度框架同样也可以解释核能技术。影响核能 的社会可接受度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技术特点因素、 个体因素与制度环境因素。科学家对核能的接受度 与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之所以出现差异不仅由于个 体

14、特点存在差异,也源于技术因素、制度因素的差 异。具体有以下表现。2.1 技术因素 对科学家、公众产生影响的技术特点因素主要表现在核能技术的风险性、有用性以及成熟度。技术的风险性包括政治风险、技术风险、社会伦理风险等。技术的成熟度是表征技术在时间序列上的发展 情况,越接近技术生命周期的末端,其技术成熟度越高。技术的有用性是指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创造 的价值。在核能技术的诸多特点中,目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核能技术的风险性。核能技术的风险性是主要针对其安全性而言。虽然核能工程发生严重事故 的可能性较小,但事故的影响则较大。科学家会更多 地看重核电事故的概率性、核电技术风险进行理性的 评估;公众更看重核

15、电事故的严重性,核电的安全运营 实践对公众接受度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 2.2 个体因素公众个体因素是影响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主要因素,除了公众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客观因素外,对公众接受度产生更多影响的则是主观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核能知识的了解程度。公众对核能的接受是建立在对核能知识熟悉的基础之上的。一般认为,对核能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对核能的恐惧心理越小,对核能的接受度也就越高。因此由于科学家对核能技术知识的了解程度高,因此其对核能的接受度比公众高。陈钊曾对深圳市民对核能知识的熟悉程度进行过调查,发现有 41.38%的民众直接表示不了解,有 44.83%的民众表示一般了解,只有

16、 13.79%的民众明确表示对核电有所了解。而公众对核能的接受程度较低,甚至出现反核事件,主要是由于公众对核能的了解较少。 对技术风险的判断。公众与科学家对于技术风险的感知是有所不同的。公众在风险决策时主要考虑自身的“基本需要” ,科学家主要考虑社会的“发展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达到了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发展需要。科学家在核能进行风险判断时更多考虑的是核能的发展前景;公众则更多考虑的是核能对自身的生活环境、身体健康方面的影响。由于看待核能风险的视角不同,公众对核能风险性的高低判断 大于科学家的判断,因此也导致公众对核能的接受 度低于科学家的接受度。此外,公众对核能工程特 别是核事故的预防及控制的参与程度低于科学家, 无法控制核能技术的风险,这也对科学家与公众对 核能接受度的高低差异带来影响。 对核能技术的信任度。科学家对核能技术的信任度主要依靠技术的成熟度。然而决定公众对核能 技术信任的因素是复杂的,既包括技术成熟度的因素,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