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167734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第一篇: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先进生

2、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则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有近 13 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要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切实实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

3、 2 - 2 -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把每一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树立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才的观念,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才工作首先是做人的工作,必须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要着眼于充分调动各类人

4、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切实抓好教育、培养、引导人才的各项工作,又切实抓好使用、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要坚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又要高度重视人才在促进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要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思想观念是行动的指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跟上时代潮流,适应形势发展,把人才强国战略化为自觉行动。对经济工作而言,观念一变天地宽;对人才工作而言,观念一变视野宽。思想

5、观念陈旧,就发现不了人才;思想观念落后,就会埋没人才。只有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牢固树立科学的- 3 - 3 -人才观,才能促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才能有力推动人才工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才能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人才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第二篇:如何树立的科学人才观如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才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基本力量;人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核心。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有利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水平,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如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我们应

6、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认识什么是人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人都可以成才 ”,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涵。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必须建立科学的人才标准。人才标准过高过窄,都会挫伤人们的成才愿望。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才会不拘一格出人才。人才的评价标准,要彻底打破门第身份偏见,打破僵化的评判标准,为各类人才提供公开、平等竞争的平台。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锻炼人才

7、和培养人才,把实践作为检验和评判人才的根本标准。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4 - 4 -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我们在准确理解和把握什么是人才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才来自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人才的不竭源泉。二是要尊重人才,为人才服务。要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按照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去识别、选拔和使用人才,使各类人才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都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和舞台。要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

8、围,从而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倡导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现代人才理念,坚决破除在人才选拔中以性别、年龄、学历为划分标准的简单做法。对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要一视同仁;对高级、拔尖人才与普通人才, “洋”人才与“土”人才,新生人才与传统人才要一视同仁。只有建立平等、合理、科学的人才任用标准,才能让更多人才看到希望,增强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心。必须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要使人才队伍成长壮大,必须有一个好的环境,保证各类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必须把转变人才观念与创新人才制度结合起来。我们所要建立和健全的人才

9、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包括: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合理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 5 - 5 -制,完备的人才保障机制等等。只有从体制、机制入手,为人人成才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才能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价值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才能通过实践真正深入人心,大批人才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其次要优化舆论环境。大力宣传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环境。第三要优化社会环境,大力营造尊重特点、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宽松环境。各级领导要有爱才之心、识才

10、之智、容才之量,准确识别人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有适当的待遇留人。科学的人才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密切相连,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和协调,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三是要注重培养人才。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 ,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

11、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使人才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事业发展和时代进步是孕育、催生人才的沃土。事业靠人才推动,事业又在不断造- 6 - 6 -就、培养人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极大地发挥聪明才智,成为对国家、对民族的有用之才。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打破对人才的狭隘理解。在一些人眼里,人才似乎高不可攀、遥不可及,有的甚至把追求成才看作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他们往往只把那些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顶尖人物看成人才,把少数有成就、做大事的精英人物看

12、作人才,有的甚至只把上过大学或者当了官的看成人才,而把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探索的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排斥在人才之外。这种狭隘、错误的观念和做法,泯灭了许多人成才的愿望,禁锢了许多人成才的努力,埋没了一大批真正的人才。我们的事业是全面的、发展的,决定了人才是多方面的,人才的成长是多渠道的。既需要“高、精、尖”人才,也需要“短、平、快”人才;既需要“象牙塔”里的人才,也需要“泥土堆”里的人才。在人才培养中,要自觉地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倡导以能

13、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现代人才理念,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进风气,勇于创新,为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贡献力量!第三篇:树立科学人才观树立科学人才观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不竭动力/ 王潜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创新的思维、- 7 - 7 -改革的精神,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创新实用的人才大军,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更新观念,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要发展经济,过去人们更多地强调跑项目、跑资金,但现在人们的观念变了,从跑项目、跑资金转向了跑人才、跑智力。一个人才创造的价值,可能会使一个企业起死

14、回生;一个人才,可能就是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一个人才带来的效益,可能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乃至上亿元,往往难以用数字估量。因此,要充分认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充分认识新时期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和人才工作的繁重任务,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畅通渠道,千方百计加快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引进人才是实现人才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的一种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在人才引进上我们一定要下大功夫:第一,政策要好。政府要营造好“大环境” ,用人单位也要改善好“小气候” 。从政府角度讲,要注重人才政策的前瞻性研究,适时制定超前的人才政策,增强在人才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从企业角

15、度讲,用人单位既要舍得花大钱引项目,也要舍得花大钱引人才,要根据不同人才的能力和特点,合理配置,把人才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和岗位上。第二,范围要大。要拓宽人才引进范围。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紧缺人才以及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级技术工人均可列入- 8 - 8 -人才引进的范围。要重点引进拥有专利、发明专项技术,并能实现一定经济效益的人才;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双学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新技术产业、新型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各类国际化人才以及海外出国留学人才。第三,形式要活。大胆采用国际通行的“柔性流动”

16、等人才使用方法。将过去“保一生”的“刚性政策”转向 “保一段”的“柔性”策略,即关系不转,户口不迁,智力流动,来去自由。要引导企事业单位通过各种灵活的办法引进国内外智力,除调动外,可采取咨询、讲学、短期培训、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人才派遣等方式。要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感情为纽带,采取“季节型” 、“假日型 ”、 “候鸟型 ”、 “契约型”等多种柔性形式,建立起“用人不养人,留人不拴人”的新机制。第四,办法要多。要加强与国内重点高校、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有条件的企业,可在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异地投资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借助专家、教授的知本力量,攻克技术难关,抢先获取先进的科技成果。第五,渠道要广。在做好外地人才引进的同时,要做好本籍人才“回流”工作,建立本籍以及与本地有工作、亲缘关系的各类人才的“英才库” ,建立联谊和联系制度,经常保持与他们的密切联系,利用域外人才的家乡情结,鼓励他们回乡创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9 - 9 -优化环境,大力培育适应人才发展的沃土实施“人才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