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167545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 -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第一篇: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紧扣实际 创造条件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xxx 各位领导: 根据这次研讨的主题,我代表镇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具体化。 围绕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 个字,我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

2、依据实际,创造条件,区别对待,全面权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一、客观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和难点 镇是我市的传统农业乡镇,素有济源“东大门”之称,新济公路横贯东西,207 国道贯穿南北,济焦、济洛、济晋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全镇地域平坦,总面积 67.2 平方公里, 总人口 43150 人,辖 45 个行政村。 农业发展基础良好,粮食播种面积 69975 亩,林果面积达到 5600 亩,温室大棚达到 310 座,粮经比 60:40 ;目前,主要以畜禽养殖、林果、蔬菜、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201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155 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 4881 元。 工

3、业上,乡镇企业达到 30 余家,- 2 - 2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5 家,从业人员 3500 余人,初步形成纺织、化工、皮革加工等支柱产业。2017 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 130440 万元;地方企业入库税金 539 万元。 以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我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镇农村经济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能够左右全镇经济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三产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增收空间越来越小。二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力所限,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凸现农村建设的相对落后;三是

4、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掌握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不够。四是人居环境 “脏乱差 ”现象比较严重。这些落后的农村面貌是全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紧迫现实需要,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二、科学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要立足当前缓解突出矛盾,又要着眼长远解决根本性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多建楼房、多修道路,其根本落脚点是解放生产力,实现生活幸福、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因此,我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模式,探索新的途经,创造新的条件,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原创文秘材料

5、,尽在文秘知音网络. 网。 我镇新农村建设将- 3 - 3 -按照“三增方向、三化联动、四基一新”的基本思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增方向”指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强;“三化联动”指的是农村经济产业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和精神生活健康化;“四基一新”指的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农民基本素质提高、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以镇村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作支撑,以示范村为带动,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强富民产业,壮大新经济组织,创建好班子,塑造新风貌,着力打造富裕和谐的新农村。 具体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镇域经济稳步

6、发展,使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一是抓好新产业的培植。产业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镇将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通过项目建设这个载体,集聚各类生产要素,调整和优化我镇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今后,我镇将着重服务和规划好“三大工业园区” 。服务好全市沿获轵路,以东江为基点的 “东南新工业园” ;以荣昌公司、兴达公司为起点向东延伸,建设“纺织工业园” ;沿 207 国道和新济路两侧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同时,我镇要依托优势产业,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未年五年,我镇要努力新增 4 万锭精梳棉纱生产规模,使纺织业总量达到 10 万锭,形成豫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纺织园;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建成一家

7、 2 万吨无公害冷鲜肉制品企业;要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到 1015 个较大规模的项目;产值超亿元企业要达到 35 家,以工业化实现全镇经济总量的扩张,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4 - 4 -最终实现强镇富民。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规模化经营,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沿新济路、207 国道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带,抓好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围绕奶牛、生猪、蛋鸡三大优势畜禽品种,在全镇推行标准化养殖区和规模养殖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储藏、保鲜、包装和运销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使群众生活环境不断优

8、化。以城带乡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引擎,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将以抓好范庄、五里沟、大交、薛庄新村为突破口,加大对农村道路、边沟、卫生环境的整治力度,扎实推进水利、饮水安全、能源、广播电视、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休闲、体育娱乐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及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通过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今年,我们计划投资 800 万元,启动镇区巷路改造、商贸楼开发、镇区亮化、自来水铺设、垃圾

9、无害化处理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乡村与城镇的融合能力,建设农村道路 8 条公里;解决群众吃水难题,完成 7 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 三)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使干部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关键还要“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 5 - 5 -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的力量。我镇将紧紧围绕“五个一”工程,以全面争创小康村(户)活动为基础,扎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典型教育的示范作用,在各村、各支部广泛开展“干群联心”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争当先锋模范;同时,我镇还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引领农民致富的积极作用,推行“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实现党支

10、部职能作用的转换。 “支部加协会”活动,就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实现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农村专业协会为纽带,以科技大户为基础,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的有机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四)加强文明教育科技培训,使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要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实施科普大集、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争取每年培训农民达 6000 人(次)以上,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科技能人。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尝试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各村开展“能人带动”工程,把农村思想素质好、致富本领高、社会影响大的农民评选出来作为能人,组织他们与“想富

11、不会富、要富没门路”的农民结成帮带对子,发挥能人在农业技术、产业项目、资金信息、市场销售、外出务工经商经验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帮助被带动人从以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业中尽快转移出来,快速增收致富。总之,我们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在全镇尽快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最终实现新农村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时,我们也诚挚- 6 - 6 -希望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安排提出建议和意见,以确保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进行。第二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班上的发言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年

12、初对我市提出的“把老区发展得更好”的重要指示和省委卢展工书记提出的 “把老区建设、海西建设结合起来,发挥老区在海西建设中重要作用” ,加快建设海西重要增长极的重大机遇,更是各级党委、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为民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此次研讨班系统、全面研讨学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各个方面的问题,省领导的报告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 20 字特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的主要内涵,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文明新风树立,村镇容貌改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13、完善,社会民主和谐。五句话二十字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整体,是全面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体化,是三个文明、四个建设在农村的形象化。和全国、全省的许多地方一样,80%的农村人口、80%的区域面积属于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是关系区域发展的大事,必须跳出“三农”看“三农” ,跳出“三农”抓“三农” ;必须从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进行统筹谋划建设;必须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区域发展- 7 - 7 -的基础、可以形成的优势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落实“20 字”的要求。一要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

14、项目。这几年我市坚持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作为发展的主线,围绕发展抓产业、围绕产业抓项目、围绕项目抓服务、围绕服务造环境,实践证明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城乡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就业增加、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同时,还促进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营造了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发展氛围。在新农村建设中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生产性项目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党建、精神文明建设项目并举,在继续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项目;坚持非资源型产业与资源型产业并举,

15、在继续抓好资源精深加工和接续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所有项目应符合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规划,符合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财税点、新的就业点,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向上争取、利用外资和区域协作、激活民资、现有企业延伸做大四条渠道实施项目。通过项目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经济政策、效能告诫、项目考评五项措施推进项目环境建设。把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合力。二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继续推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工业化和- 8 - 8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立足现有基础、现有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一方面,要通过加快工业

16、化,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带动农业经济生产经营理念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质量效益的提升;带动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的转移,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另一方面,要通过城镇化,带动工业的集聚和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带动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充分利用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在高速公路沿线互通、铁路场站、机场等交通便利,土地、水资源比较丰富,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地方,规划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统筹规划好工业区、商住区以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水、电、路、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有效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构建金融、科技、物流、信息、人才等服务体系,实施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提高工业发展的承接和服务能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人口与产业集聚相结合的经济增长板块。目前要抓好已先行启动的 15 个乡镇工业集中区,进行相应的产业、基础设施、功能布局、产业工人培育的规划以及立足调动乡镇发展积极性的“飞地工业”政策,使优势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使在岩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