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101471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文摘南 安 市 关 心 下 一 代 工 作 委 员 会摘编南安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08.4-2-目 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文摘4一、你知道心理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吗?41.心理活动,地球上最美的花42.什么是精神(或心理)?43.人的心理现象(活动)都包括哪些内容?54.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75.“IQ”是什么?96.“EQ”是什么?107.什么是真正的健康?118.如何正确应付各种精神紧张 ? 13二、你知道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有关心理卫生问题吗? 151.什么是逆反心理?如何对待逆反心理? 152.应如何对待“代沟” ?

2、163.当你的“隐 私” 被“侵犯”时怎么办? 184.如何正确对待“不健康 ”的家庭?195.感到学习压力大怎么办? 206.吸烟体现“成熟” 和“时尚”吗?227.为什么不应养成饮酒嗜好?238.为什么要远离毒品? 249.为朋友两肋插刀,对不对? 25三、你知道人格方面的一些心理卫生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吗? 27-3-1.什么是人格 272.什么是健全的人格 283.如何形成健全人格? 294.人格是如何发展的? 305.什么是强迫性人格?如何克服强迫性人格倾各? 316.依赖性格的特点是什么? 337.自己应如何克服性格上的依赖倾向? 348.什么是焦虑性格?如何克服焦虑性格倾向

3、? 359.什么是品行障碍? 3610.怎样预防品行障碍?3711.青少年自杀令人警醒、令人深思 38四、你知道青春期常见的一些心理(精神)疾病吗 391.什么是神经症?它的分类如何? 402、什么是神经衰弱?413.什么是恐怖症? 434.什么是焦虑症? 445.他特别怕脏是什么病? 456.歇斯底里是怎么回事? 477.怀疑自己有病是怎么回事? 498.长时间的抑郁是病吗? 519.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症? 5210.什么是精神分裂症?5411.什么是情感性精神障碍?55-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文摘一、你知道心理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吗?1.心理活动,地球上最美的花我们每个人都有思想,都有喜怒

4、哀乐,都能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园,这似乎是太平常、太简单的事情了,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这些只有人可以做到而其他动物却做不到呢?因为只有人才有一个发达的大脑,并有着远比其他动物高级而复杂得多的“心理现象” 。当你进行各种活动,比如读书、劳动、唱歌、跳舞时,都是大脑在指挥,都有心理现象的存在,都是心理现象正常活动的结果。心理现象,通俗地说“ 心理活 动” ,它是宇宙万物之中最复 杂 的现象之一,是千百年生命进化的伟大杰作,也是“ 地球上的最美的花 朵。青春期,或青少年期,不仅是身体,特别是性腺发育成熟、人体体表第二性征出现显著变化的阶段,也正是大脑机能明显发展、成熟,心理活动发生飞跃,同时也面

5、临着各种严重危机的阶段。而心理活动,这朵地球上最美的花又多少有些令人神秘、令人费解。因此,在了解与青春期有关的心理变化以及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并使自己能更好地进行心理卫生保健之前,学习一些有关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及精神卫生专业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显然是必要而有益的。2.什么是精神(或心理)?人的精神(或心理)首先应该说是大脑的生理功能。人脑的形成经历过漫长的发展岁月(大约是十亿年吧!)之后,大约在一百万年前终于演化出最高级、最复杂的部分,比如大脑皮层以及相关的各种神经区域、神经核团等,由此可见,大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但心理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功能,同时也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世界的积极而能动

6、的反映,也就是说大脑可以自如地接受各种外来信息,加工这些信息,反映出各种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并指挥我们适应和改造自己及周围的世界。-5-让我们举例并简要描述一下一个人是怎样感知某一事物的:首先,该物体刺激了我们的各种感官,如眼、耳、鼻、舌,并以神经冲动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经丘脑传入大脑皮层;进入大脑皮层的冲动,又先需经过“初 级感觉区”的加工,之后传入“感觉联络区”,最后再传入“ 感觉总联络区” 进一步加工。而各区特 别是 “感觉总联络区”又和皮层其他区域有着广泛的联系。只有这些过程都是正常的,我们才能正确感知某一事物,并相应出现各种情绪反应以及各种行为反应。当然,实际上感知事物的这一过程更

7、要复杂得多。我们之中有不少人不了解这些基本知识,把心理活动看得十分神秘,甚至认为“ 精神是不可知的” ,或迷信地 认为,精神就是“灵魂” 、“鬼魂” ,人死了灵魂可以四处游荡,可以上天堂或下地 狱,这些都是不科学和极端错误的。其实人死了,大脑细胞也就死亡了,以大脑为物质基础的心理活动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然,如果大脑出现损伤或因各种理化刺激、社会心理刺激出现功能紊乱时,会引起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也就不足为奇了。3.人的心理现象(活动)都包括哪些内容?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都包括哪些呢?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现象是由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8、、情感以及意志行为过程等,而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过程 简要地说,感觉是人的感官对直接作用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比如物体的颜色、大小、气味,主要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 觉等;知觉是对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比如我们是通过看到颜色和形状、触摸到的感觉、嗅到的气味、吃到的味道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知道这是一个苹果,那是一支香蕉等,知觉是比感觉更高层次和更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又是比感觉、知觉更复杂的心理过程,一般认为记忆分为四个过程,即识记、保持、再认、再 现;思维则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概括的、间接的-6-反映,比如我们研究一个问题、做一道

9、题目等,都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完成的;想象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基础上,在头脑中经过加工形成的新事物的形象,比如我们由鸟的飞翔想像出了飞机,由鱼的戏水想像出了轮船、潜艇等,想像是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 维、想像又统称为认识过程。其中注意(或说注意力)是认识过程中共有的一种心理特性,我们都知道,只有把注意力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看清它、认识它、记住它,并想出各种办法解决或处理它,这就是注意力的作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总是要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和倾向,比如喜、怒、哀、乐、惊恐等,这就是情绪或者说情感活动过程。有了各种情绪反应必不可少就会有一定相应

10、的行为表现,比如是拥抱还是躲避它。另外,为了改造客观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人就要制定计划,采取一定的方法并要努力去克服困难以实施计划,这一心理过程就叫做意志行为过程。个性心理特征 人在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有上述心理活动的存在,同时还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也就是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能力(比如智力水平、才能等)是指能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气质是不同类型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也就是指每个人在心理活动、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不同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比如遇事有人反应快,有人反应慢,有人脾气暴躁,有人表现沉稳等;性格则是指一个人对

11、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相对固定、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比如每一个人追求不同,热爱不同,各自采取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追求等。此外,还有不少学者认为,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道德品德、责任心、荣誉感等等也都是个性心理特征的表现,也都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关于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们还认为,正常的心理现象不仅其本身的各方面是相互协调一致的,而且是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另外,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其中后天的因素更重要;-7-一般还认为各种心理现象在青春期或青少年期左右发育成熟,但毕生又都在发展着。4.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了解一个人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特点,特别是青

12、春期的心理特点,能使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少走弯路,并“不失时机” 地发展和成熟起来。一般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到一定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当婴儿刚出生时基本不具备有人的意识,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是在后来的生活条件、经历以及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随着身体,特别是大脑的发育成熟而逐渐形成的。因此,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就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的年龄以及生理变化有阶段性,心理发展的过程也相应地具有阶段性,而且不同的阶段其心理活动有着不同的特点。心理发展的阶段通常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不少学者对儿童的心理

13、发展阶段还作了进一步划分: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 岁),学龄前期(36、7 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 岁),青年初期(14、1517、18 岁)。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以智力或思维的发展为标准,提出了儿童期心理发展(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分别为:02 岁为感觉动作或思维萌芽阶段, 27 岁为表象或形象思维阶段,711 岁为初步逻辑思维阶段,1215 岁为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对应上述心理发展阶段,青春期大约在少年期以及青年初期。让我们简要概括一下青春期心理发展都有哪些主要特点:第一,少男少女们的智力飞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育成熟,已初步具备了成年人的思维能力,并极富想象力;第二,少男少女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并成熟,人格亦相应形成并固定下来,他们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能独立评价自己和-8-周围的事物,要求自立,要求尊重,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积极进取,希望能获得成功;第三,性意识萌发、觉醒并发展成熟,他们不仅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性别身分,接受性器官的变化,而且逐渐由两性间的回避发展为好感、倾慕,以致于接近和积极交往,当然也可能会产生性幻想,性冲动等;第四,少男少女的情绪极不稳定,时时表现出心理活动的不成熟和波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