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93507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 178 例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两组,每组各 89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的下降,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功能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显著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对照组 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方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

2、生命体征变化;(2)加强翻身,更换不同体位;(3)大小便护理,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保持胃肠功能;(4)安全护理,防跌倒、坠床、烫伤、损伤(感觉障碍);(5)心理护理抑郁,关爱患者,亲人陪伴亲情是最大的支持;(6)饮食护理:按需要量给予营养支持,补充机体生理需要的热量;(7)协助给予口腔护理、健康指导,病情稳定后给予常规功能锻炼。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1)支持性心理干预:由知识经验丰富的护士对患者照顾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对于掌握欠佳者给予个性化的讲解,结合患者日常生活情况及面临的具体问题详细的解释。患者长期卧床,突出的心理表现是恐惧、焦虑、悲观、孤独、

3、压抑。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告知其疾病常识,并传授健康知识,用心与患者沟通,缓解其心理障碍8。启发患者接受现实,面对现实,认识自己有利的方面,劝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面对人生,面对疾病,并介绍其他住院患者战胜疾病的实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与疾病抗争。对照顾者给予充分的信任、理解与支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所处环境,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每周组织一次交流会,谈谈照顾者在陪护期间睡眠不足,劳动强度大,心理压力增加等所导致各种身心不适感。解释恐惧不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机体的影响,指导照顾者每天进行放松训练9。并加强与患者家属人员的沟通,争取家属的配合,鼓励家属经常探视、关心,以平静、轻

4、松、愉快的心情感染患者,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10。(2)皮肤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常规进行 Braden 压疮评分,皮肤极高危患者对患者进行 Braden 压疮评分 1 次/d ,高危患者进行Braden 压疮评分 1 次/d ,轻中度危险患者进行 Braden 压疮评分 1 次/周,根据患者皮肤压疮评分的情况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病床单清洁、平整、干燥。长期卧床患者机体功能及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皮肤营养和弹性也逐渐降低,极易发生褥疮,老年患者皮肤胶原纤维萎缩,弹性降低,对外界的敏感性减弱。用温水为患者擦洗皮肤12 次/d,擦洗完后用 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出部位。保持皮肤清洁,

5、减少局部受压,在患者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气垫、水褥等,还可使用羊皮垫,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翻身,以改善受压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即可预防肺部感染,又可减轻下肢静脉的压力,利于静脉回流,以杜绝褥疮的发生。(3)卧床体位护理干预:一般患者的体位应变换 2 h/次,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间隔时间可延长。第一是仰卧位: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膝关节下方垫 1 个枕头,防止膝关节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 1 沙袋,防止髋关节伸展、外旋。第二是患侧卧位: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外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

6、曲。第三是坐位训练:早期生命体征稳定者应尽早使患者坐起,这样可防止肺内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坐起时间以增加 510 min/次为宜,坐位时给予患侧支撑。第四是被动运动:缓慢而持续的牵伸痉挛肌,不断地给予按摩,让患者身心放松,反复进行,使痉挛暂时得以缓解。第五是主动运动:引导患者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主动性活动,既抑制了异常的姿势反应,又使肢体的痉挛得以缓解。指导患者进行桥式运动、手膝四点站立、跪立位、坐位的训练,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和减轻痉挛程度11。(4)功能锻炼干预:给患者四肢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 23 次/d,通过充气与放气的过程使得人体血管和肌肉扩张和伸缩,用压力按摩血管和肌

7、肉,能有效的加速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肢体静脉窦的血液向心回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环境,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5)日常生活训练:随着患者病情好转,经日常生活的训练,使患者尽快能独立生活。训练应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逐步扩大:让患者在床上学习如何来回移动,侧卧和坐起,渐延至起床、上下床;拐杖平衡练习:学习和应用拐杖技巧,上下轮椅;自我护理训练:个人卫生、刷牙、洗脸、洗澡等;个人体表修饰、梳头;上厕所或使用便器,大小便自我处理;就餐、穿、脱衣服等。1.3 评价标准 (1)采用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

8、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分12 。(2)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13。(3)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总分计为 100分,包括上肢功能 33 项,计 66 分,下肢功能 17 项,计 34 分。分值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 指数总分计为 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14。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SPS 17.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两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有差异者采用 LSD 两两比较),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护

9、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功能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自理能力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显著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3 讨论日常生活中,由于生病或受伤,患者遵医嘱或者由于患者角色强化以及家属的心理,患者自然地就会被安排或自我安排卧床休息15 。长期卧床多患有中风、偏

10、瘫、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等疾病,将导致患者生活满意度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高。还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对病情的恢复具有不利的影响。长期卧床的不良反应已经得到广泛认识、研究,心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长期卧床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的下降,尤其是经过系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地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障碍。 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等,可以有效地避免人

11、为因素所致的不良后果。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的重点在于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缩短卧床时间。本研究中经过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 Fugl-Meyer 评分和 ADL-Barthel 指数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说明经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改善,与杨凤玲等18研究报道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长期卧床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肌力的恢复速度和避免肌肉萎缩情况的发生是一致的。本研究通过对长期卧床患者制定周密的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计划,严格执行护理措施,采取支持性心理干预、皮肤护理干预、卧床体位护理干预、功能锻炼干预,有效减轻他们的痛苦,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系统化护理干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产生良性发展趋势,明显提高长期卧床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让长期卧床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增加,每天活动度增加,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轻家庭负担和提高个人尊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