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论文:试析中西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7158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制度论文:试析中西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政治制度论文:试析中西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政治制度论文:试析中西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政治制度论文:试析中西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政治制度论文:试析中西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制度论文:试析中西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制度论文:试析中西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政治制度论文:试析中西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摘要:中西政治制度设计的不同除了历史的背景条件外,主要是中西政治制度设计的思想不同。西方的制度设计来源于从古希腊到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实践,而中国的制度设计主要是引进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改造。比较二者的不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对当今我国正在进行的制度创新有很大的意义。关键词:政治制度;思想基础一、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一)关于人性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理解首先要从西方的智者对人性的理解上,所谓人性就是能够把人同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根木属性。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家在研究人性时大都倾向将人归属动物。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家和法律的产

2、生。这种自然人性理论可追溯至占希腊智者学派。从公元前 5 世纪开始,希腊人开始了对人性的探索。到伊壁鸠鲁学派形成了自然人性论,伊壁鸠鲁学派根据当时流行的原子论自然哲学,推论人天生是趋乐避苦的动物,用伊壁鸠鲁的话说, “我们说快乐是人们幸福地生活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因为我们承认快乐是始发和天生的。我们都开始于选择和回避快乐的经历总是将快乐当成任何好事的 标准。 ”1因此,除了追求私人快乐的目的之外。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的善、正义和友谊,所谓的善、正义和友谊都是和细心盘算过的个人利益相一致的,国家和法律也只是在能保证尽可能多的私人快乐的前提下才是合理的。到了公元 16 世纪,马基雅维利从经验主义的角度阐

3、述了这个理论,按照马基亚维利的观点,人性根本说来是自私的和贪得无厌的。因而人们总是处于矛盾和冲突的状态这会导致赤裸裸的无政府主义,除非大家都遵从一个单一的力量,于是政府和法律应运而生。换句话说,政府和法律只是为了使一个人不受他人侵害才产生的。17 世纪,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将自然人性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认为人首先像其他动物一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即延续其生物存在或增加其生命力的欲望。这个欲望可以具体化为人对财产、权力、地位和名誉等各种实力的追求。人如果不获取更多,他就不能有效地保证其不为他人所掠夺。结果,人被驱赶去无休止地追逐各种实力,因而和其他人发生纠纷,甚至陷于“人人互战”状态。接着

4、,人有了理性,理性把人的本能欲望限制在合理的自我保护的范围内,合理的自我保护的实现意味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过渡与政府和法律的建立。18 世纪的功利主义者边沁同伊壁鸠鲁学派一样,也认为人性是趋乐怕苦。根据边沁的论述,所谓的“社会契约” 、 “ 一般的善” 、 “ 公共福利”都是人类杜撰出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唯有社会中所有男男女女所感受到的最大幸福才是评判政府和法律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政府和法律的价值就存在于对这个最大幸福的贡献之中,如果不懂得个人利益而谈论共同体利益,那是毫无意义的。(二)人民主权因为人性是自私的,而建立国家和政府是为每个人“服务的” ,它应该满足人民的利益,体现为人

5、民的主权。西方的人民主权思想大约也可以追溯至古代雅典时期。公元前 430 年,在哀悼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阵亡将士的葬礼上,雅典著名执政官、政治思想家伯里克利发表了著名演说,在这篇演说中,他对雅典民主政治思想做了精彩的概括,伯里克利指出: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2。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突出表现在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中,按照卢梭的理论,主权同人类共同体一样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了 “阻碍自然状态继续存在下去的力量大于促进自然状态继续存在下去的力量”的时候,人们便集中起来达成一个社会契约,并在该契约的基础上建立一定形式的人类共同体。人类共同体是一个“道德

6、和集体的”有机体,它有自己的“总意志” 。总意志既是共同体整体利益的表现,也是服务于共同体整体利益的。但“总 意志”仅仅是一个意愿,意愿没有实力的保证是不能够实现的。因此,社会契约便赋予共同体以实现其“总意志”的权力,这个权力叫主权,主权既然是保证实现总意志的,它无疑属于人类共同体中的人民,它决不能转让,而只能为人民本身所代表所以。卢梭极力提倡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而反对代议制政治制度,因为他认为代议制政治制度容易使官员滥用人民给予的权力,而唯有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才能切实保证人民行使其主权。(三)法治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提出法治思想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作为中性权威, “是摆脱了所有情感影响

7、的理性” ,它最能体现正义。人的统治,即使是最聪明的人的统治,都没能达到法律般的不偏不倚。古代后期的西塞罗认为,官员是法律的创造物,他们的权威是法律给予的,所以他们必须依据法律而统治,否则他们的统治就是不合理的和不道德的。到了 17 世纪,随着共和制国家的出现,法治思想为当时一些共和主义者所发展。英国的詹姆斯?哈林顿认为,即将到来的共和国应该是法治的共和国,这主要有三个理由:第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政府实际上是一种权威,权威的原则是理性,理性是高于每个人意愿的。因而能够阻止激情作恶的法律,所以法治是合理的。第二,正如一个人如 果能理性地思想和行动,他就会成为自由的一样,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成为法治

8、的理性帝国,其人民才能获得自由,否则他们就会成为暴君的奴隶。第三,理性即善,它实际上反映社会整体的利益。法律作为理性的具体化,必然同公共利益相一致,所以只有法治才符合公共利益。晚于哈林顿几十年的洛克也认为, “不管是谁拥有共和国立法的或最高的权力,都得依据人民颁布的、知晓的现行成文法进行统治” 。这是因为:第一,在社会中,由于有“为公共意见所接受和允许而建立起来的、确定的、大家都知晓的法律;这法律成为判断正确和错误的标准,成为解决所有财产纠纷的同尺度” 。第二,在社会中,存在着“世人皆知的、中立的法官,他有权根据成文法解决一切矛盾” 。三,在社会中,存在着“支持正确的刑罚和使此类罚付诸实施的权

9、力”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个人的财产和公共利益保护。到了 18 世纪,随着人民反对独裁君主制运动的发展,在法国出现了孟德斯鸠、爱尔维修和卢梭等理论家,他们都反对独裁君主制,主张法治。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即“产生于事物本质的必然联系” ,它是人民(包括统治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爱尔维修认为法律惩恶奖善,是联合人民自己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从而实现社会中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合适手段,所以法治是合理的。 从上面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的西方政治制度设计是从“人性自私”基础上演进而来的,这要求他的制度设计要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人民主权” 思想的体现,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制”体现了这一要求。政党

10、制度的设计平衡各个集团的利益,而“三权分立”的设计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权力机关的制衡,也突出了法治思想。二、中国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而中国的国家制的设计也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国体方面,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任何国家都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当代中国的国体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制度。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3而这

11、个“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指出:“一个阶级的专 政不仅对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 ,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只有懂得这一点的人,才算掌握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 ”4其次,在政体方面。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如何组织政府,行使国家权力呢?我国的政体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它是我国的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政体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的议会制,主张“议行合一”或者说是“代议制”

12、。恩格斯在1891 年社会民主党纲领批判一文中提出:把一切政治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机关之手的要求。在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新型的工人阶级的政权形式“公社” 。指出:“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社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 ,公社勤务员“总是处于切实的监督之下。 ”列宁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政权理论,创立了“苏维埃”制新型政权形式。 “苏维埃是被剥削劳动群众自己的直接的组织,它便于这些群众自己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建 设国家和管理国家。 ”列宁强调,必须切实保障充分的自由,使人民代表会议真正能够

13、代表民意;代表会议要确实有权力和力量;必须能行使对代表的完全罢免权。任何由选举产生的机关或代表会议,只有承认和实行选举人对代表的罢免权,才能被认为是真正民主的和确实代表人民意志的机关。他还说,正是苏维埃与劳动人民的亲密关系,才创造出一种特别形式的罢免制和另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制,现在应该大力加以发展。再次,在政党制度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恩格斯指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马克思和我从一八四七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

14、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这一新型政党的性质、纲领、地位、作用等都有诸多的论述,但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后如何建立新型的政党制度没有涉及。列宁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提出了一整套政党学说,在理论上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应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但是,因国情所限,十月革命胜利后在苏俄建立了苏共一党执政的政党制度模式。 最后,国家结构形式,马克思主义也有自己的观点,如马克思从人类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认为统一的共和国是国家的原则。而列宁也反对联邦制、分权制。这就是马克思对国家制度的设想,也是中国政治制度设计的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当然,它不是唯一设计思想来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二是巴黎公社、苏维埃政权建设经验;三是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验;四是中国传统政治中某些好的做法(如考试用人制度、监察制度、由少数民族自理其政制度);五是资本主义民主中的某些有益成份(如主权在民理念、司法独立原则、代议制民主形式)。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先进文化的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