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论文:家园互动的途径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5742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园论文:家园互动的途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园论文:家园互动的途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园论文:家园互动的途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家园论文:家园互动的途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家园论文:家园互动的途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园论文:家园互动的途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园论文:家园互动的途径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家园论文:家园互动的途径研究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要尊重家长作为幼儿照料者和影响者的主体地位,以多种形式加强家园沟通,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要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关键词:家园;互动;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由此看来,家园互动是由幼儿园(教师)

2、、家庭(家长) 、幼儿组成的互动,它是以幼儿为核心,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一、目前幼儿园开展家园互动的现状当前虽然我们学前教育领域都在提倡家园互动的重要性,但是许多幼儿园的家园互动工作开展还存在形式化现象,较少能够真正做到家园有效的互动,具体表现为:一些幼儿园的家园互动形式还大多局限于家长会、家访、开放活动等,开展家长工作仍以幼儿园为中心,家长处于被 动服从的地位,教师只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较少考虑家长的真正需要和想法;在指导家庭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把报纸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摘抄一些到“家长园地”里,或者教师把家长当做听众,以单向的讲授为主,使得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结果很难被家

3、长认可,影响了家长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幼儿园将家园互动仅看作一项例行公事,只停留在一学期一次的幼儿园开放日,有表面化、形式化迹象。另外,很多家长观念还很陈旧,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只需把孩子“放心”地托付给幼儿园就行。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开展家园互动工作时出现家长不配合的现象,影响了家园互动工作的有效开展。二、家园互动的重要性家园互动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是家庭和幼儿园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最终的目的是加强互相间的了解,在教育幼儿方面达到配合默契、要求一致,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看做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

4、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家园互动的重要性体现在:1.家园互动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幼儿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们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环境而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差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它形象地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巨大影响。孩子可塑性相当强,极易接受周围的环境影响,在影响孩子成长发展的环境中以幼儿园、家庭最大最直接。因此,幼儿教育就必须从幼儿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即建立的人际关系出

5、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即幼儿园、家庭等的力量,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2.家园互动能够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优势互补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幼儿园教育的优势在于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专职教育工作者,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他们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活动。而家庭与孩子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孩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该处于主导地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讨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所说的:“学校应当领导家庭。 ”三、家园互动的有效途径 家园互动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十分棘手的

6、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家园互动工作中,多创设一些家园互动的有效途径,使得家园互动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到位的工作,使得我们的家园互动取得有效的成果。1.让“主题家长会”搭建家园共育的桥梁家长会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方式,也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开家长会的目的是让家长对你有信心,有必要积极配合你的教育工作,让家长会搭建起家园共育的桥梁。因此有效、可行是我园开家长会的宗旨。长期以来,我园开家长会都有一个主题,并且有针对性、实效性,让家长觉得有内容,有必要参加家长会。如:新生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各项方针、政策、纲要精神,把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作息安排向家长讲清楚,

7、知道为什么 9:00 以后要关门不让进?来到幼儿园就成为社会的人,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培养规则意识。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教学不是教一首儿歌、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做一个游戏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格以后如果叫小朋友收集东西,除了教育教学上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爱集体,有集体观念,希望家长明白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培养,以及对以后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共同培养幼儿。 2.让“网络通讯”架起家园沟通的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电脑已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常用品,由于电脑的普及和家长素质的普遍提高,家长们常常利用短信、留言、视频等方式与老师交流,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多,老师

8、们发现家长的智慧、才能是无穷尽的,而且在网络上和家长交流比较方便自然,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经过商议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实践,我们开通了班级博客网,让博客架起了家园沟通的平台,班级博客的网页设计、名称由老师们自行商定,博客的内容基本上是每周一更新,与教学内容同步,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沟通,特别是那些平时工作忙、无法与老师当面交流的家长,可以利用班级博客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有很多家长通过博客给老师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更有许多育儿知识经验在论谈上交流,也有不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网络的相互交流得到了圆满解决,博客网让家长和老师的关系更加密切,

9、家园联系密切程度明显提高。3.让“亲子活动”拉近家园距离亲子活动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是家园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家长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如,家长开放活动、节日参与家园同乐活动、大班毕业典礼活动、亲子运动会、郊外亲子游等等,我园也充分利用 亲子活动这一纽带传递家园之间的友谊,除了园内组织的大型集体活动之外,大多时候是以班级为单位,以教育教学的需要而展开的,老师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主题系列活动开展的具体需求,决定是否开展亲子活动,因为每个主题或系列活动的开展过程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配合和帮助,收集资料素材、提供废旧物品、制作道具学具等都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好多家长关注着活动的进展。

10、因此,在主题教育活动接近尾声时的亲子展示活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家长可以和老师、孩子一起动手操作,分享活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喜悦。每次亲子活动,都是家园情感的互动,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能深深体验到和谐与温暖,收获一份浓浓的爱。4.让“家长资源”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家长资源来自各个层面,是多方位、无穷尽的,大大超出了老师的想象和能力范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家长配合支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园能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每次主题活动开展前,通过家长直通车、家园联系栏、周末通知、博客网等方式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的目标、一些主要活动、需要家长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活动开展过程还可能得到怎样的支持

11、让家长关注即将开展的活动,我们还注意发挥家长的特长为我们服务,如交通工具主题,让当警察的家长为孩子 讲解交通规则,提供交规标志图、交通安全宣传图片,现场指导孩子做交通安全游戏;让对电脑有研究的家长为幼儿园制作课件,提供软件支持;向医务工作者家长咨询幼儿保健方面的知识,为教学及日常保健所用;大型活动请家长帮忙,需要制作教学具请家长收集废旧物品,野外郊游也请家长为我们保驾护航5.让“个别交流”成为同步教育的摇篮个别交流在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是不可忽视的,应该说深入细致的个别化家长工作,是了解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个别交流能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发展水平、家庭状况、家长的教育观点等进行全面的了

12、解与针对性的工作,这种方式便于密切联系幼儿家长,更有效地实现家园同步教育。在与家长接触中,发现有不少的家长在育儿观、儿童观方面存在误区,直接影响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教育,如不少家长认为,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知识便是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了,家长只要管好孩子的生活就行了;有的家长不让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学不到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非常溺爱,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生长在不和谐家庭氛围中的孩子,离异家庭中的孩子等等。针对这些,个别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常常利用与家长一对一交 流的机会,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随着

13、现代社会越来越提倡教育的一体化、教育的终身化,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需要将家庭纳入幼儿教育的整体中去,形成幼儿园、家庭一体的教育。教师必须将家园互动视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使之制度化,家园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全面的教育,幼儿园、家庭的教育资源才能发挥最大功能。参考文献:1陆娴敏.家园合作的实践与感悟.浙江幼儿教育报刊,2009(5).2胡丹芝.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策略.2009,3(54).3蒋静.家园沟通的三点措施.江苏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9).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6陈鹤琴.家庭教育.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