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5691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绿色通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急诊绿色通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急诊绿色通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急诊绿色通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急诊绿色通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绿色通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绿色通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III论文题目:急诊绿色通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学科(专业):护理学申 请 人 :XXX指导教师:XXX 摘要为完善急诊绿色通道,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到急诊救治的成功率,对绿色通道建设及意义和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急诊绿色通道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但部分管理问题仍有待改进。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和完善在未来急救医学中有重要作用。关 键 词:急诊;绿色通道;急危重症;综述文献目录V目 录摘 要 .V目 录 .VII1、急诊绿色通道发展现状 .11.1、人员配置及分工 .11.2、抢救设备及药物配备 .11.3、抢救流程 .11.4、收治范围 .22、建

2、立急诊绿色通道的意义 .12.1、提高抢救效率和护理质量 .12.2、提高急诊护士的整体素质 .13、急诊绿色通道存在的问题 .13.1、病区管理 .13.2、医护管理 .13.3、患者管理 .14、建议与展望 .34.1、抢救物品管理 .34.2、急诊科建设 .34.3、欠费管理 .34.4、素质培养和业务管理 .3致 谢 .5参考文献 .7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1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对急危重症患者开辟的急救快速通道,尤其对突发公共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能够及时提供医学救援。主要用于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病种有心跳呼吸骤停、各种原因所致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开展急诊绿色通道的目的是使患者赢得最佳

3、治疗特别是专科治疗的宝贵时间,降低死亡率。1、急诊绿色通道发展现状1.1、人员配置及分工医生、护士和工勤人员,基本物品和仪器设备是绿色通道应具备的三大要素。护理队伍的建设一般由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好,反映灵敏,技术娴熟、工作 5 年以上的护士担任。绿色通道急救小组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所有成员保证通讯 24h 畅通,以便抢救需要时随时招之即来,以便出现急危重症患者时随时可以得到及时救治。1.2、抢救设备及药物配备抢救用品应随时处于紧急待用状态,齐备、完好、无菌、组合匹配合理、标志明显。抢救室宽敞通风、采光好,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吸痰装置、除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洗胃机等仪

4、器配置合理,便于使用。根据物品使用频率、有效期、性质分类,做到四定 (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检查)管理和随时补充更换。将所有区域的设备及药品进行专人管理,定期进行常规清洁、检查,消毒处理;对药品及时清点和补充,过期更换 。 1.3、抢救流程救护车到达急诊,护士立即引导、协助将患者推入抢救室。急诊分诊护士准确、及时地对患者病情初步评估。绿色通道实行先抢救后付费、先检查后记帐、先住院后办手续的便捷措施,由预见护士在检查单上盖上绿色通道 章,发放绿色通道 卡,保证各个环节 畅通无阻。科主任、护士长通过医疗管理部门作好全院人力、物力的调度,相应科室备足床位,检验科、药房做好相应的准备,各相

5、关专业人员立即到急诊待命。急诊医生在 5min 内进行简要病史询问,重点体格检查,必要辅助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并通知会诊;护士在 5min 内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吸氧、监护、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吸道畅通等处置,同时建立护理记录单及护理计划单;所需专科医生接到紧急会诊电话后在 5min 内到位;头颅 CT、核磁等检查,若病情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护士必须在 30min 内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如备皮、皮试、留置尿管、胃管置入,并及时追踪相关的检查和化验结果,一同交送手术医生。转运过程中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2有医生,和护士陪同。1.4、收治范围凡危及患者生命的伤病均属收治范围。常见病种有:呼吸

6、、心脏骤停,急性心衰,急性心梗,各种原因所致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急性中毒,重症脑出血,重型颅脑外伤 ,急性呼吸衰竭。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12、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的意义2.1、提高抢救效率和护理质量随着各种危重症患者的人数逐年增高,为了突出急病急治,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建立和完善急诊绿色通道是最有效的途径。实施绿色通道,不因经费而延误治疗,既保证了护理质量、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也为医院赢得了声誉。2.2、提高急诊护士的整体素质患者病情危重、紧急,急诊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经验,高度负责以确保分诊的准确度,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初步的处理,配合医生及时、有效、安

7、全的救治患者。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13、急诊绿色通道存在的问题 3.1、病区管理(1)药品拿取不便:急救箱容量有限,药物常叠放于急救药品盒内,导致查找急救药物时浪费时间,贻误抢救时机。 (2)床位少:有的急诊抢救室床位有限,当突然涌进多个危重病人或批量伤出现时,造成救治能力下降。3.2、医护管理(1)人员分配不合理:当危重症患者到达时,值班护士立即通知抢救小组成员立即到达现场参加急救。部分骨干医护人员需连续工作,超负荷的工作加大了医护的压力,造成医护人员的身心疲惫,也易出现医疗差错。 (2)管理制度:严格规章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从制度上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应以简洁规范的语言让患

8、者及家,属了解风险和收益,以免错过治疗最佳时期。3.3、患者管理(1)欠费:斗欧所致外伤的欠费急诊管理的难题,患者及肇事者之间的纠纷,造成双方相互推脱医疗费用;如患者为重大刑事案件受害者,因伤情重、医疗费用大或患者致残及死亡,此种情况下欠费就更易发生。 (2)检查和转归:急危重症患者在进行抢救时,需要做各种检查及检验虽然已经与各检查科室的无缝隙衔接,与收住科室的病情交接,都是保证抢救质的重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仪器的配套和制度的落实还需要加强。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34、建议与展望4.1、抢救物品管理对那各类抢救器材、物品进行灭菌,分类固定放置,并制作卡片,登记物品名称、数量、有效期,每班交接班时清点、检查。合理配置物品可缩短护士交接班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4.2、急诊科建设医技、病房以及通往科室的路面条件以流畅平顺为标准进行整改,实行“一站式”服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化验、检查、诊断、抢救不出科,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有条件的急诊科,应建立影像科、检验科和手术室。节省抢救时间,避免了人力资源浪费。对需立即手术患者避免在运送过程中错过抢救时间。EICU 应配备完善的监护系统,可以进行、呼吸、血氧、心电、脑电、镇静程度等监测;并配备呼吸机等必要的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