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4843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5,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博罗公司技术小组,2018/1/5,后备母猪的重要性,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其培育期的生长管理和疾病控制对其生产潜能的发挥,甚至对其终生生产性能的表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决定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商品代场疾病的根源在种群,而种群疾病的源头在后备母猪群,可见后备母猪群阶段的培育和健康管理在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在生产上应引起高度重视。,2018/1/5,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选种标准后备母猪的营养特点参数控制标准饲养管理要点疫苗注射和药物保健做好各项报表,2018/1/5,1、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岗位职责隔离舍

2、饲养员负责隔离舍后备母猪的饲养,配种区人员负责配种区后备母猪的饲养。工作目标 确保3-3.5分的合理膘情,使之正常发情、正常排卵; 确保后备母猪使用合格率(转为基础群)85%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合格率(转为基础群)80%以上。,2018/1/5,基础母猪的年更新率,一般商品猪场的基础母猪的年更新率为33%左右,即每年有1/3的种母猪要淘汰,同时,每年增加占基础母猪数1/3的后备母猪进入基础母猪群。更新率高时,基础母猪的更新速度加快,如果能进行有效的选种,更新速度快,有利于提高种母猪群的质量;但更新速度快,会使种母猪的培育成本增加,增大了每头仔猪的生产成本。更新速度慢,有利于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但

3、由于不能及时淘汰衰老和品质较差的种母猪,而影响影响整个种母猪群的质量。,2018/1/5,2 、二杂母猪选种标准(一),符合以下条件的初生仔猪全部编打耳号,初步留作种用:同窝产仔数在6头(含6头)以上仔猪活力好有效乳头数6对(含6对)以上,排列整齐仔猪出生体重在1.0kg(含1.0kg)以上本身无遗传缺陷,2018/1/5,2 、二杂母猪选种标准(二),保育仔猪(对563天龄的种猪进行选择):肢蹄结实、健康状况良好的全部选留,发育明显不良,肢蹄差的不选留。,2018/1/5,2 、二杂母猪选种标准(三),育成猪(测定站或生长舍):体型毛色符合品种特征,被毛光泽、皮肤红润档案清楚外阴大小及形状正

4、常,不上翘无内翻乳头和瞎乳头,有效乳头数在6对以上(含6对),排列均匀整齐无脐疝,无传染性疾病无明显的肢蹄疾患,无O型、X型腿,不跛行,无明显关节肿胀无应激综合症,经驱赶不震颤、不打抖同窝无遗传疾患二元杂母猪达55kg日龄小于120天,2018/1/5,后备母猪选择标准特征检查许多特征都可以用来评估后备母猪的好坏(如图),2018/1/5,“完美”的后备母猪,2018/1/5,“完美”的后备母猪,图片上的母猪被认为是完美的,因为同她的同伴比起来,她拥有粗壮的四肢和宽厚的蹄部。此外,她拥有较长的躯干、平直的背腰和优美的肌肉曲线。同时,她的乳头在腹线两侧均匀整齐的排列;她的阴户大小适中,位置恰当,

5、并且她的生长速度在她的同伴中处于中上水平。因为这些因素,这头母猪被认为具有稳定的繁殖潜力。,2018/1/5,2018/1/5,2018/1/5,2018/1/5,2018/1/5,2018/1/5,2018/1/5,2018/1/5,3、后备母猪的营养特点(一),在诱导初情期时合理限饲,将降低生长速度,有利于提高其利用年限。体重在65公斤左右的后备母猪约4月龄,在配种前既要生长又要发育,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比育肥猪高得多,所以不能用肥猪料、妊娠料代替后备专用料。后备母猪日粮应含有15%的粗蛋白质,0.95%的钙和0.65%的磷。 应以其膘情确定后备母猪的喂料量:后备母猪应保持中等略偏上的

6、膘情。过肥和过瘦均会导致不发情或不受孕。,2018/1/5,3、后备母猪的营养特点(二),过早限饲会减少钙、磷的摄入导致蹄病和腿病的发生。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不足将延迟发情。,2018/1/5,种猪膘情,2018/1/5,4、参数控制标准(一),喂料标准后备猪进场至90Kg:313料,自由采食,三次,2.02.5kg /头/天;90Kg配种前一周:331料,限制饲喂,二次,2.02.2kg /头/天;配种前一周-配种:331料,短期优饲,二次,2.83.2kg /头/天,2018/1/5,挂喂料指示牌指导喂料,2018/1/5,4、参数控制标准(二),开配月龄和体重后备猪7.5月龄,120kg(

7、第2或第3次发情时),15-18背膘后备母猪的初配日龄、体重将影响第一胎以及以后各胎的生产成绩(产总仔数、产活仔数),2018/1/5,图3、配种年龄对头胎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后备母猪应在7.5龄、体重120公斤以上、背膘厚达到15-18毫米(至少14毫米),第二或第三个情期配种。当后备母猪配种时若体重和背脂较少,其泌乳期采食量下降,从而导致第一胎断奶至再发情的时间延长或不发情,造成青年母猪淘汰率升高,养猪成本增加。,2018/1/5,图4、小母猪P2背膘对母猪5胎的繁殖力的影响(Challinor等,1996),2018/1/5,初配体重和背膘厚对母猪前五胎生产成绩的影响,2018/1/5,4

8、、参数控制标准(三),环境控制标准温度标准:1825,高于27注意防暑降温,低于15注意防寒保暖。湿度控制:保持地面干爽。光照质量:在不影响降温的前提下,应尽量保证光照。通风。,2018/1/5,5、饲养管理要点,发情管理诱情 发情鉴定疫苗注射和药物保健后备母猪管理程序疫病控制 后备母猪的适应不发情母猪的处理,2018/1/5,发情管理, 大群饲养有利于早期发情,最好不要单栏饲养。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尽早发情。 5.57月龄时 ,每天用试情公猪查情2次。 第1次发情就必须做好记载,便于确定是否配种。 后备母猪最好配3次。 配种时合理体重:125-135公斤; 配种时月龄:7.5-8.5月龄,不超

9、过9月龄; 配种时发情次数:2-3次; 配种时背膘厚度:15-18毫米。,2018/1/5,图1、和公猪接触的方式和频率对小母猪10天内发情反应的影响(Zimmerman等,1998),2018/1/5,图2、公猪性欲对小母猪平均成熟日龄的影响(Zimmerman等,1997),2018/1/5,诱情(一), 后备母猪在150-160日龄时进行换圈或合圈(假设它们145日龄时体重达到95公斤),然后每天让它们和10月龄以上且性欲旺盛的公猪鼻与鼻相接触,此法还有助于使它们首次发情同步,有利于配种计划的实施,便于实行催情补饲; 在后备母猪配种前至少3个星期让它们和公猪接触还有助于减少后备母猪由于害

10、怕公猪而出现的非正常站立反应的发生机率; 诱情时把公猪赶到母猪圈内,每圈的母猪数量最好为6-8头。诱情前公猪要先喂饱,同时确保母猪圈内地板不能太滑和潮湿、料槽和饮水器不会引起公母猪受伤;,2018/1/5,诱情(二), 诱情公猪和后备母猪接触的时间应为15分钟,一天两次,间隔8-10个小时,如果同圈内的母猪数量较多,那么和公猪接触的时间需要更长一些。另外在夏天,往往由于高温而使发情表现不明显,需增加公母猪接触的次数。 小母猪在初情前不能与公猪连续饲养在一起。,2018/1/5,发情鉴定, 压背出现静立反射; 耳朵竖立,目光呆滞; 外阴红肿,并有粘性液体流出。,2018/1/5,2018/1/5

11、,6、疫苗注射和药物保健,后备母猪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必需的疫苗注射和体内外寄生虫病的清除,确保后备母猪健康投入生产以至不把疾病带给下一代。 常规免疫接种疫苗: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执行,免疫前要添加适当的抗应激药物。 用药净化:净化后备母猪体内的细菌性病原体,预防呼吸道疾病、猪痢疾、回肠炎。 控制寄生虫病:蛔虫、结节虫、绦虫、线虫、鞭虫、肾虫、外寄生虫(螨虫、猪虱)等。,2018/1/5,后备母猪管理程序 (第一阶段),此阶段为隔离、适应阶段(一周)目的是减少运输、环境、营养、合群等应激,主要表现如:下痢、咳嗽等注射长效广谱抗生素,也可要求种猪场在起运前注射。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广谱抗生素(如支

12、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T料。利高霉素,氟甲砜霉素等)连续使用710天,以净化一些细菌性病源。,2018/1/5,后备母猪管理程序(第二阶段),此阶段为免疫、驱虫阶段(二周),2018/1/5,疫病控制(一),从外场引进的母猪还要进行以下工作: 调查种源场有无重要传染病。 加强检疫,防止引进重要传染病的隐性感染者。 严格的隔离和适应,至少45天。远离原有猪群,由专人饲养。 观察、采血检验免疫状态、疾病感染情况。,2018/1/5,疫病控制(二),适应:由于各个猪场的微生物环境不一样,都有其特异性微生物,引进后备母猪的适应尤为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备母猪的适应决定引种的成败。,

13、2018/1/5,后备母猪的适应(三五周),具体做法:从第四周开始(此时疫苗已产生免疫力),将原有猪群的淘汰老母猪并入后备母猪栏或将胎衣浸水24小时后给后备母猪喝(约一周)。以使后备母猪通过自然接种对原有猪群的病源微生物产生免疫力。在适应阶段应随时观察猪群,并在适应阶段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药物(同上)7-10天。这种接触应在隔离区进行。,2018/1/5,合群,经6-8周的隔离观察,如果后备母猪健康无病就可考虑与原有猪群合群,达到日龄的开始诱情,达到体重并已第二次发情可以配种。在合群以前应对后备母猪再进行一次挑选,对于不符合种用标准的淘汰。,2018/1/5,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不发情配种难产

14、仔率低泌乳差断奶后间情期延长淘汰率高使用年限短,2018/1/5,母猪不发情的原因,1、卵巢功能失调 2、霉菌毒素 3、饲养管理原因 4、营养性繁殖障碍 5、疾病性繁殖障碍,2018/1/5,母猪繁殖障碍病的综合防治,1、安排好疫苗免疫工作 2、创造舒适的小气候环境 3、加强母猪的保健,2018/1/5,合理饲养母猪,发情的关键是调整母猪的饲养管理。通常情况下, 后备母猪第二次发情后及生产性能好的经产母猪断奶后大多偏瘦, 须对母猪实施短期优饲: (1) 提高能量和蛋白水平(在原来饲料水平的基础上每50kg 饲料添加1 1.15kg 的油脂或脂肪粉, 添加1.15 2kg 的优质鱼粉) ; (2

15、) 增加喂料量,每天喂3 4kg, 使其迅速增强体质或恢复膘情, 促进发情和排卵。但对于过胖的母猪此时应减少精料甚至停喂精料, 多喂青绿饲料, 迅速降下其膘情, 避免因肥胖造成卵巢脂肪浸润, 影响卵子的成熟和正常发情。,2018/1/5,结合诱导发情, 加强运动,对5 月龄以上的后备母猪及病理乏情(如持久黄体) 和哺乳期乏情的母猪,要有计划地让其与结扎的试情公猪接触来诱导发情。每天2 次, 每次15 20m in。用不同公猪刺激比同一头公猪效果好。加强母猪运动增强母猪体质和机体正常, 饲喂半小时后将繁殖障碍的母猪(5 10 头为一个群体) 赶入运动场, 活动时间1h, 母猪间适当的争斗和爬跨等

16、都能促进发情, 饲养员应防止母猪过强的打斗。同时, 接受阳光照射能使猪皮下7- 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 进而促进Ca、P 的吸收, 增强母猪体质。,2018/1/5,不发情后备母猪的判定,青年母猪的初情期在160200日龄。超过210日龄、体重超过110不发情的母猪为乏情。,2018/1/5,乏情母猪的处理,1.要减少乏情母猪,首先要加强后备母猪的营养和管理 。在饲料中添加多维预防因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乏情。2. 刺激: 饿 合栏 运输应激 与发情母猪关一起,2018/1/5,应激处理,饥饿处理: 对肥胖的母猪, 连饿3 天, 每天供给充足的饮水和1kg 青饲料, 第四天开始实施短期优饲, 主要提高动物蛋白质和维生素A、D、E。频繁换栏: 对不发情母猪, 每天调整栏舍, 连续5 7 天, 对它造成一定的应激。运载颠簸: 运用运输车辆, 运输繁殖障碍的母猪, 给予适当的路途(20 50km 为宜) 颠簸应激。与配后母猪混群, 与妊娠母猪混群, 与发情母猪混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行业分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