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评估模式及其应用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7044621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风险评估模式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环境风险评估模式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风险评估模式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风险评估模式及其应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风险评估模式及其应用 许贽溢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 1引言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的研究领域。以 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把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关联起来。 定量描述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风险强度。工业化进程带来高速 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也面临着生存环境的超负荷。环境健康风 险评估是通过定量分析,以确定潜在的环境风险和风险管理。在 国内外已基本形成了科学系统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模式,在污 染与治理的同时,对环境风险系统进行完善。 目前相应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保障环境管理在我国非常缺乏, 未形成良好的综合决策执行能力开展重大决策环境风险评估,是

2、 保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从根本上消除环境风险隐患的最有效 手段。 决策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使我国缺乏相应的科学化、民主化 的决策保障,进行决策环境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原因 有以下几点。 一是现有的决策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科学决策的要求。我们的 决策模型还属于管理主义模式,各级政府在主导着决策,其他社 会团体参与不足,缺乏相互制衡的决策过程。 二是战略环评参与决策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够。战略环评覆 盖了建设项目之外的政策、规划;以及其的决策形式;是国际公认 的防范决策环境风险的主要工具。 三是公共政策评估体制尚不健全。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国 还缺乏有关政策评估的法律政策,规范的评估制度也尚未

3、形成, 一般的情况大多通过以下3种方式来实现。 2风险评估的模式 环境风险评估从产生到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美国科学院提出 的“危害识别剂量相应分析暴露评估风险表 征”四步法的基本模式。随后产生的生态风险评估模式和健康风 险评估模式都是在美国科学院“四步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 套评估程序是以科学导向性的分析结果为基础的,它为风险管理 提供非常关键的科学信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导向性风险分析 在环境风险的管理决策中仍非常缺乏。 在欧赛维索二号指令的框架下,欧盟的各成员国进行了 “工业事故风险评估方法”的项目研究,进行危害识别、安全管理 效率、安全措施评估、事故严重性和受体易损性评、估事故情境识

4、别,这不但适用于风险管理的不同部门和不同阶段,而且使决策 过程更加透明盒连贯。 这风险评估模式的结构基本相同,即先识别危害,在进行管 理。风险评估的的过程大致分一下几个阶段。 21风险源的识别与评估 风险源解析是指对区域中可能对生态系统或其组成部分产 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度量,即调查分析研究区域 内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分布及迁移过程。 风险源识别与评估的目的在于识别风险物质,评估潜在风险 的发生概率,为风险管理做好准备。而如今国外的研究通常只是 通过物质类型以及工艺的固有安全性来判断风险源的风险水平。 因为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数据分析,这样简单的风险源识别方 式,其结果必然存在较大

5、偏差。 22受体易损性的评估 受体,也就是风险承担者,在生态风险评估中指生态系统会 受到来自风险源的不利影响,它可能是生物体,也可能是一个非生 物体。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在水生生态风险评 估中,它通常是通过判断和分析,选择那些在水生生态系统有重 要地位并对对风险因素更为敏感的物种、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风 险类型作为风险受体,通过受体来推断、分析整个区域的生态风 险。因此,受体评价包括对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特征的物种 种群状态的调查,并建立一个生态系统评估模型。 为了明确在事故的影响范围内,潜在受体可能遭受的损坏程 度和反应,需进行对受体进行易损性分析。并根据在自然灾害中 受体的易

6、损性研究,以及环境风险系统理论,将“环境风险受体易 损性”界定为“受体可能暴露于某一风险因子的程度,以及受体对 风险的应对能力的综合度量”。易损性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是受体系统的物理易损性,二是社会易损性,这是由外部系统决 定的。易损性能反映出受体对风险影响的承受能力和相应应急措 施的不足,是风险评估的关键之一。 风险源调查, 、 I_ 风险物质识别 风险设备识别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9期 23环境风险的表征 风险表征,它的关键处就是在于客观地向风险决策者以及其 他群体反馈风险信息,结合风险源评估与受体易损性结果,进行 有效的阐释和总结,表征风险的大小。 24风险应急控制多目标决策

7、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为风险管理者提供 决策支持,也为风险的承受着提供相应的知情信息。在适应社会、 经济、技术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的前提下,从风险管理的需求和 风险特征开发条件下的不确定性,进行风险控制方案分析。基于 成本有效,技术上可行的经济原则,提出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和科 学的决策评价。 25损失后的评估 环境风险事故损失,是指由于破坏自然环境、资源以及财产 从而对环境自身以及我们的社会、环境、经济所带来的损失。目前 环境风险管理面临很多问题,经常会有事后评估法律责任不清, 应有的损失赔偿难以落实等问题。需加强损害赔偿的立法研究, 设立环境资源损害评估鉴定机构,建立环境污染评估体

8、系。 3应用 以案例方式进行分析。 31利用蝴蝶结方法识别风险源 化学工业园所涉及的原料、燃料、辅助、中间产品和产品等许 多物质都是属于危险性物质的范畴。在园区的南端有居民的饮用 水源,如果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将会威胁到附近居民的饮水安全。 本文将以容器塌陷事件为案例,对危险化学物质液体泄漏进行蝴 蝶结分析,并对饮用水进行易损性评估。液体储罐塌陷是由于容 器内部压力过低引起的,具体原因可能有:化学反应消耗气体,罐 内温度下降,容器液体泄漏。从事故的演变情况来看,液体储蓄罐 的塌陷会形成液池,而液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着火,造成热辐 射,甚至可能应急不当将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最终污染水体。 蝴蝶结分析

9、的结果可以为环境风险源的安全管理以及事故 的应急控制提供有效的控制节点。故障树从右到左渐渐细化,直 寒冷天气 加热器失效 人为失误 吸热反应 命令和制冷 信号出错 感应信号出 传输错误 温度下降引 起压力降低 : 黼 命令和控制信l一L容器快速排 号出错 l 空 感应信号出错一l 传输情况J 到可控制的部分。事件树从左到右的过程则是在初始事件发生后 控制目标渐渐明确的过程。 32应用于易损性评估 长江是沿江的居民最重要的饮用水源,此环境污染事故的发 生,将会严重威胁到沿江居民的用水安全。根据该区域的社会经 济特征和风险受体暴露出发,通过对每一个居民地表水源的使用 数量,备用水源的数量,以及脆弱

10、群体的比例的统计分析,计算居 民在此次事故中的易损性。居民易损性用Vp表示,暴露于饮用水 的居民数量Ep,Rlp为供水类型,Pi为为第i个居住区的总人口, R2p为脆弱人1:3比例。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V EP-R1p R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从低到高分将易损性程度为四个等级,这 表明水源易损性是因空间而有差异。不仅能为受体的抗风险能力 提供大量依据,而且在地表水源污染事故发生时,为应急措施提 供相应的关键信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案例中,居民的 易损性普遍很高,因为应急水源的缺乏。部分区域尤其容易受损, 因为人口密度过大,脆弱群体比例较高。 参考文献 1耿海清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现状、问

11、题及展望J环境科 学与管理,2011(11):6574 2孙凯,何流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研究进展c2008中国环境 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2012:130155 3】姜林中国环境规制效率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1 4段小平,李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J环 境保护科学,2013(5):3340 【5宋剑飞胨颖,刘悟辉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体系及其质量提高 途径 北方环境,2012(4):6269 6】许克,陈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作用与进展J污染 防治技术,2012(2)3745 作者简介 许赞溢(198o一)女,硕士,汉族,山东荣成人,中级职称,主要 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9期 消 嚣 学 1-rJ 引 制 失 足 误误控错为 不染失失和出人 修污作装令号他 检 操安命 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