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第一章第一节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7038329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第一章第一节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概论第一章第一节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概论第一章第一节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概论第一章第一节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概论第一章第一节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论第一章第一节PowerPoint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第一章第一节PowerPoint演示文稿(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为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三、我们为何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语言:你能看出以上描述的是哪一次经济危机吗? 资料一:从 消费 ( 需求 ) 上说,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提高 资本 有机构成,造成 相对人口过剩 ,失业人数增加,另一方面对抗性的 分配关系 “ 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 ” ,由此,必然要造成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缩小,形成狭隘的 消费 和市场

2、,进而产生 商品生产 与实现的矛盾,导致 生产相对过剩 和危机的出现,所以马克思说:“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 资本主义 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 消费能力 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预言: 马克思 认为 “ 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两点,一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当这两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的程度使社会再生产 的实现条件遭

3、到严重破坏时,就会出现经济危机。 按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来分析,资本主义具有自我摧毁性,因为资本主义自身无法持续不断地从工人身上攫取利润用于资本主义生产,工人一旦生活需求受限,就没有钱进行消费,也就无法刺激经济活动。这就扩大了资本活动中缺钱的后果。马克思在 100多年前发现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由于资本主义内部存在的生产无限扩张和社会需求有限的矛盾,资本主义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 。 资料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预言 资本主义内在矛盾 两级分化 有效消费不足 生产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 销毁财富、淘汰过剩生产能力 回到起点 美国次贷危机 资本主义内在矛盾 两级分

4、化 有效消费不足 生产相对过剩 透资消费(包括政府透资经济和个人透资消费) 违约上升 经济危机 销毁财富、淘汰过剩生产能力 回到起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预言: 2002年,英国路透社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 “ 千年伟人 ” ,马克思以一分之差略逊于爱因斯坦。 2005年, 在 英国 BBC举办 “ 古今最伟大的 哲学家 ” 调查中, 3万听众投票。 卡尔 马克思 , 27.93%,榜首; 大卫 休谟 , 12.6%,次席; 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远远落后。 黑格尔 甚至没进入前 20名。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含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唯物主义世界

5、观、辩证法、和对资本主义批判所发展而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世界观。它由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大部分组成。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理论渊源: 批判地继承 德国古典哲学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和英、法国 空想社会主义 而创立的崭新的 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 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 唯心主义哲学 ,从 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 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 G.W.F.黑格尔哲学 中 辩证法 的合理内核而 摈弃 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

6、(三)产生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在 19世纪 40年代产生于 西欧 ,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 英 、 法 、 德 3国是其发源地。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 产业革命 , 生产力 和 科学技术 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无产阶级已经由 自在阶级 开始向 自为阶级 转变。 英国宪章运动 、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 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 资本主义 矛盾激化和 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 共产党宣言 的问世为标志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 (四)主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 辩证唯物主

7、义 认识论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率 、 绝对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分解等等作出科学分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科学社会主义 工人革命、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一)历史背景 近代世界大转变格局中的中国中国:四大发明 农业文明 封建专制 儒家思想西方: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 民主政治 自由主义马克思曾经评论:一个占世界人口 13的国家,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以后

8、一场殊死搏斗中被打垮,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都不敢想的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二)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的探索 1、器物层次的救国 洋务运动 2、制度层面的救国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思想层面的救国 新文化运动日本近代的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这三个方面的顺序应该是心灵,再是制度,最后才是器物。二、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两个阶段 1915年, 新青年 ,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9、、鲁迅等激进民主主义者。 1923年,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走向社会主义的原因1、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暴露西方国家战争的非正义性。2、战争的惨烈暴露西方资本产阶级的残酷性和野蛮性。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4、十月革命成功的影响5、列林的两大政策 (三)马克思主义最终被中国人接受 1、社会主义的传播情况 2、五四运动后的三次关于社会主义思想争论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经世致用 ” 、 “ 大同理想 ” 与共产主义理想相契合。二、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三、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第

10、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经历的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三、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经历的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八一南昌起义 长征(一 )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2、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中国特殊的国情三、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 )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3、马克思理论的内在要求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三、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 )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三、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 )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过程(

11、 p1-2)|“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 , 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某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 大体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1. 中共七大以前2. 中共七大 中共十一大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4.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5. 中共十六大以来三、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 )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的科学内涵( p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 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结合起来,使马克

12、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是运用 马克思主义 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具体化 。 “马克思主义理论 ”化为 “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实际 );第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 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 理论化 );第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 中国优秀文化 之中。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 中国特性 、 中国作风 和中国气派 。( 民族化。 “取经与传教 ”“传播与融合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 毛泽东(三 ) 、

13、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的科学内涵( p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与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区别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具体过程 , 而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 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理论成果 。联系 :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 只能产生于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的历史进程中,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 的形成和发展能进一步推动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进程。(三 )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的科学内涵( p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四、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梦 ”1. 毛泽东首次提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命题是在 (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六届六中全会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形成全党共识的是( )A.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B. 1935年遵义会议 C.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 D. 延安整风运动D D课堂训练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 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C A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指(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15、中国具体问题B使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D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面(多选)( )A. 马克思主义文本 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C. 中国实际 D. 时代特征BC6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 2010,多): ( )A.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B.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C.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D.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ABC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多选)(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