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29612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本册教科书主要围绕“ 走进科学 ”、 “亲历科学”、 “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构建了科学在我们身边 、 我们怎么知道 、 水的科学 、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我们周围的空气 、 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 24 个课题, 课时。各单元均以“ 学生的生活经验 ”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本册教科书从整体上看,所选内容似乎没有形成明显的知识体系

2、,只是以生活经验及其相关链接构建单元。但教科书的灵魂在于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各单元的内容上,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 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一、所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学生共

3、人,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

4、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 22 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 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 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

5、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3、水的科学:(10-14)课,以 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 为线索,通过让学2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4、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5-19)课,以“ 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课6、研究与实践

6、课,以“ 学生对玩具的认知 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 “拆分与组合 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 ”、 “亲历科学、 “自主探究” 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

7、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重点:我们怎么知道 、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 水的科学三个单元。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

8、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2、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 第 1 课 第二周 第 2、3 课 第十二周 第 13、14 课第三周 第 4 、5 课 第十三周 第 15、16 课第四周 第 6、7 课 第十四周 第 17、18 课第五周 第 8 课 第十五周 第 19 课第六周 第 9 课 第十六周 第 21、20 课第七周 第 11、 、10 课 第十七周 第 22 课第八周 第 12 课 第十八周

9、 拆装玩具 第九周 机动 第十九周 科学探索的故事3第十周 复习 期末考试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一单元 科学在我们身边单元分析身边的科学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是他们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和研究。本单元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亲历活动,初步感悟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我们也能研究科学。本单元教学内容是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要,根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科学探究中具体内容标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表达与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具体内容标准:对待科学学习,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生命世界中的具体内容标准:认识周围的常见动植物;物质世界

10、中的具体内容标准:认识周围的常见动植物;物质世界中的具体内容标准: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能定性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等内容来设计编写的。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分别是玩具里的科学 、 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 科学在我们身边 。设计了“用感官判断玩具的特征” “ 认识周围常见动植物”方面的内容及有关“ 找科学” 的内容,它们都与学生平日生活相关,便于学生直接感受“科学在我们身边 ”的道理,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教科书较好地树立了开放的教学观念,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教科书展示的不光是小学生在校园里的学习生活,更多的是引导他们到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第 1 课

11、玩具里的科学一、教材分析:玩具是学生的童年伙伴,每个小学生都是在玩玩具中成的。对于玩玩具,学生具有非常鲜活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二、教学目标: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三、教学准备:学生自带各种玩具。教师准备各种玩具的图片、投影片等。教师

12、自制各种玩具的课件。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难点: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4创新意识。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上科学课,它将把我们带进科学的大门,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先从玩玩具开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学。(二)学习新课:1、玩玩具说特点:(1)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同学们可以先玩自己带来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学们交换着玩,还可以上来挑选老师带来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玩。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

13、样玩,怎么玩有趣味性,怎么玩有创造性。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2) 学生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3) 引导学生介绍玩具的特点。教师提问: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么玩,有哪些趣味玩法和创新玩法?学生分小组回答。教师评价: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说明你们在玩玩具的同时学会了观察。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说?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这么多“为什么” ,怎么去解决呢?我想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勤于研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得到解决。2、设计或改进玩具。提出活动要求: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问题,说明你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14、一点儿也不比科学家差,老师真佩服你们!在研究过程中,你们对现在的玩具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就让你们当一回“小科学家” 、 “小设计师” ,充分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创造力,设计或改进一种玩具。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把它画出来,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开动脑筋。看哪个小组设计或改进的玩具最具科学性,最新颖!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学生展示、介绍作品。学生评价作品。教师评价: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你们已经迈出了创造发明的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玩具店的橱窗里一定会摆上你们的作品。3、课堂评价:5同学们,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课堂评价表,这张表共有三项内容:我的兴趣

15、、我的问题、我的设计。如果你对这节课非常感兴趣,提出的问题很多,对自己的设计非常满意,就在三颗星下面打上“” ,如果比较满意,就在两颗星下面打上“” ,如果一般就在一颗星下面打上“” 。学生进行课堂评价。4、拓展活动:同学们 40 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课下,请同学们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七、板书设计:1、玩具里的科学玩玩具八、教后记: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一、教材分析:本课顺应学生的天性,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入手,通过与常见动植物 面对面地接触,开始正式地进行科学研究,使学生丰富有关动植物的知识,认识动植物的不同与相同,感受动植物世界的纷繁多样,培养学生热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二、教学目的: 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植物的名称,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植物进行分类。三、重点、难点:1.能用各种感官感知动物与植物的外部特征,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描述所观察的动植物的形态特征。2.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植物的名称,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植物进行分类。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常见动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准备:自己喜爱小动物、经常食用的蔬菜或常见的花。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课前通过观察动物,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踊跃发言,)2.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