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不用刚毕业大学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86799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为什么不用刚毕业大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企业为什么不用刚毕业大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企业为什么不用刚毕业大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为什么不用刚毕业大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为什么不用刚毕业大学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为什么不用刚毕业大学生最近晋商人才网小编到人才市场上去看了一圈, 发现有很多的用人单位坚决不用大学刚毕业的人。 小编采访其中一位老板得到的答案是: 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毛病”太多,几乎不可用,这位老板从应届毕业生身上挑出的主要问题。这样的看法未免偏激, 但正在求职或已经求职成功的大学生不妨对照一下自身,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现在好像很多大学毕业生都觉得工作不好找, 每天怨天尤人的。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但是打心眼里说, 我自己是坚决不用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用过一些大学毕业生,他们都叫我心寒了。一、现在大学生刚毕业都期望找个好工作,至少得是坐办公室的。可是,实话实说,你刚从学

2、校毕业,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做,怎么就敢开价 3000、5000?刚毕业的学生个个说话头头是道,人也长得蛮机灵的,但就是不会做事。我曾让刚进公司的大学生去买箱复印纸,结果给我搬回来的是 25 块钱一包的,他还好像很有功劳,觉得搬东西辛苦,累得要命,然后就想早点回家,下午找个理由就溜了。我呢,是一肚子气,买个复印纸用得着你去搬吗,打个电话人家就会送上门来,而且只要 16 块一包,可他偏偏要去电脑城买,而且是打出租车过去然后找我报销,我还要付他一天 100 元的工资。算到最后一箱纸的成本得 300元。二、 心理不稳定。 有好几次招来了大学生, 刚来才一两个星期, 上了几天班,人却不见了,问谁也不

3、知道,原来他们是找到别的工作,走了。你要走就走吧,我还不是客客气气地请你吃一顿饭, 然后祝贺你一下, 工资给你, 但不通告一声就走, 吓我一大跳, 因为他是在我公司工作, 人突然不见了, 我总得有个交待的。后来我明白了,不见了就十成是到别的公司去了,我也习惯了。三、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愿踏实做事。往往是新人来了两三个月后,我想让他们担任某个重要岗位锻炼一下他们时, 他们就跑过来对我说, 干这个岗位可以,但是现在要交女朋友,要买房,要买手提电脑,要穿名牌西装 , 我就问,你是不是要求加工资?这时他好像很不好意思地说, 不是他想加, 是社会逼得他想加。四、 影响公司团结。 一天到晚都在公司里叫嚷外面

4、多么好, 他的某个朋友一个月拿多少万, 说这个人不好那个人坏, 除了泡公司前台小姐和文员外什么也不干。还有的中午喝酒是英雄,喝得脸红红的回来,在办公室里撒酒疯。五、工作时间煲电话粥。打电话打个不停,天天打长途电话,一个电话可以打一个小时, 结果业务电话进不来, 在招了三个大学生后我有一个月电话费涨了7000 多块。六、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没事就跑来对我说,他们觉得公司应该怎么做,举的是世界五百强的例子, 全是让我花个上千万元的投资, 我知道他们提想法是好的,但公司资金有问题。书上的东西是好,可得从实际出发啊,我说以后再试试,他们就生气了,觉得不按他们的想法去做,公司就迟早得倒。大学毕业生面临“

5、结构性失业”近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近 400 万人,据估算,全国至少有 80 万名毕业生要面对“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社会调查中心主任杨雄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面临的是“结构性失业”,即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职位却空缺着。杨雄说,国内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 5%, 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据已达到 25%以上, 大学生的总供给并没有大于总需求。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有很多,从 1998 年起我国开始加速高等教育发展,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均保持每年 20% 30%、 150 万人的增幅增长,一定程度超过职场可提供岗位的增幅, 成

6、为促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吃紧的主要原因。同时,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这几种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依然明显。一般而言,男性、重点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和理工科的毕业生相对其他毕业生较容易找到工作,使得这些影响就业的因素呈现结构性的失衡。其次,职场“经验准入”门槛过高,动辄要求求职者具有 2 3 年的工作经验,有 35%的被访毕业生表示,因为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整体人力资本含量较低,影响了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这相对于职场“经验准入”门槛过高,构成了问题的另一方面。一些企业还反映, 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开始工作没法上手, 而专门为新手举办的职业培训,又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此外,毕业生对“薪情”的期望过高也影响了就业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