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85848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9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39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39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39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39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9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9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发展,变化,运动,自然界简 繁,人类社会低 高,人的认识浅 深,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表现,实质,2,分析以下事物的变化是不是发展:,A、“三个代表”思想的确立;,B、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C、计算机自问世至今,每几个月就有新产品出现,每一两年产品就会更新换代一次。,D、农业生产中培育出优良的品种。,E、在一些国家恐怖势力猖獗;,F、在我国,一部分群众被李洪志及其的歪理邪说所蒙骗。,G、环境破坏,鸟类减少,3,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原理,方法论:,要坚持发展的观点观

2、察和分析问题。,4,1、荀子认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这一观点( )A、否定了事物的运动、变化B、否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C、否定了事物与运动不可分D、否定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巩固练习:,5,、我国有古诗曰:“离离远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据此回答(1)“离离远上草,一岁一枯荣”表明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D任何运动都存在相对静止,(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因在于A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新事物是和旧事物相比较而言的C物质是客观实在,是永不消亡的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因而发展也是无条件的,

3、A,A,6,7,B,、真理是相对的,应随着朝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告诉我们(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C、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D、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单项选择题,8,B,、下面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唇亡齿寒邯郸学步吐故纳新A、 B、 C、 D、,9,A,、我们要大踏步地追赶知识经济,要在新的科技革命和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旧必须紧紧咬住一个“新”字,要在知识经济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上下功夫,真正搞出中国的创新体系来。这是因为( )A、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事物是客观存在的C、意识对物质

4、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物质决定意识,10,材料: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土地沙化及各种自然灾害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乃是西部大开发之根本。力争用5-10年的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提示: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4、普遍联系的观点 5、发展的观点 6、量变质变,请用你所学的哲学道理来分析上述材料。,11,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12,单元基本结构:,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主张用联系、发展、全

5、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总特征:,联系、发展的观点(七、八课),实质和核心:,矛盾规律 (第九课),根本要求:,创新 (第十课),唯物辩证法,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形而上学,对立,孤立,静止,片面,13,唯物辩证法 3,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4,学习目标,识记 :(1)矛盾的含义(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4)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理解(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2)矛盾普遍性原理(3)矛盾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

6、性辩证关系(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6)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7)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15,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得没有一个东西刺得破啊。”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得没有一个东西刺不破啊。”有人说:“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可就回答不出来啦。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东西都刺得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矛盾,16,下列诗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镇守祖国南疆的战士写过一幅对联: 兴中华,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万人甜; 保南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思考,17,(一)矛盾的

7、含义及其基本属性,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8,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9,准确理解把握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如: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环境,教育与经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等。,如:教育:教和学, 经济:生产和消费, 国家制度:民主和专政,等等。,-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20,注意:,A、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

8、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21,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22,中美关系,23,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时事,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总的来说,中美之间就是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一方面,中美在许多重大问题分不开,这些问题包括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比如最近的六方会谈),保护国际环境,管理全球经济,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等等 ;另一方面中美又在人权、贸易不平衡、台湾等问题 上又出现冲突(比如纺织品贸易摩擦) 。,在哲学上,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矛盾,24

9、,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的问题,(1)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2)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 事物自身内部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每个同学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个同学都是三好学生又都不是三好学生”,25,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有:斗争性同一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矛盾的统一属性,1.矛盾的含义:,26,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A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10、B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C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D事物内部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巩固练习:,答案:D,27,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方面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2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道德经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赫拉克利特,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

11、于一个统一体中。,29,探究: 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VS,30,“失败是成功之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唉;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

12、者亦难矣。”,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31,以前在北边的边塞地方有一个人很会养马,大家都叫他塞翁,有一天,塞翁的马从马厩里逃跑了,越过边境一路跑进了胡人居住的地方,邻居们知道这个消息都赶来慰问塞翁不要太难过,塞翁一点都不难过,反而笑笑说:“我的马虽然走失了,但这说不定是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这匹马自己跑回来了,而且还跟来了一匹胡地的骏马,邻居们听说这个事情之后,又纷纷跑到塞翁家来道贺,塞翁这回反而皱起眉头对大家说:“白白得来这匹骏马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喔!” 塞翁有个儿子很喜欢骑马,他有一天就骑着这匹胡地来的骏

13、马出外游玩,结果一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跌断了腿,邻居们知道了这件意外又赶来塞翁家,慰问塞翁,劝他不要太伤心,没想到塞翁并不怎么太难过、伤心,反而淡淡的对大家说:“我的儿子虽然摔断了腿,但是说不定是件好事呢!” 邻居每个人都莫名 其妙,他们认为塞翁肯定是伤心过头,脑筋都糊涂了。过了不久,胡人大举入侵,所有的青年男子都徵调去当兵,但是胡人非常的剽悍,所以大部分的年轻男子都战死沙场,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用当兵,反而因此保全了性命,这个时候邻居们才体悟到,当初塞翁所说的那些话里头所隐含的智慧。,小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32,思考:在我国灿烂的文化中有哪些成语或是俗语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

14、转化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欲擒故纵,33,哲学所讲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思考:哲学上讲的斗争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讲的斗争及政治斗争是一回事吗?,生活中所说的“斗争”,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共性),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个性),34,是对一切具体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斗争的概括和抽象、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

15、内容十分丰富,形式无限多样。我们不能把哲学上讲的对立、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这些是哲学所讲斗争的具体表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哲学上的“斗争” =暴力冲突=阶级斗争=同学分歧?它与这些斗争有何关系?,35,议一议: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风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暴力与和平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6,比较: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 籍“一鸟不鸣山更幽” 王安石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37,王安石“点金成铁” 南北朝的诗人王籍在他的一首人若邪溪的五言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一时轰动诗坛,传为绝唱。 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于是在自己写的钟山绝句中,袭用了下句,并把它改成“一鸟不鸣山更幽”。改完以后,自己觉得挺得意,可是却被他的好朋友黄庭坚说成是“点金成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