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交通安全宣传日宣传材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85620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交通安全宣传日宣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年交通安全宣传日宣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5年交通安全宣传日宣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5年交通安全宣传日宣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5年交通安全宣传日宣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交通安全宣传日宣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交通安全宣传日宣传材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交通安全日”向“路怒症”说不我 要 评 论2015 年 12 月 02 日 09:14:10 来源: 新华汽车评论 0打印字大字小今年 12 月 2 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今年 5 月份成都女司机因“路怒”被打,引发舆论对文明驾驶、拒绝路怒的热议。那么“路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该怎样预防呢?什么是“路怒症”?“路怒症”( Road Rage)的说法产生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数量的不断上升,这个词逐渐在国内流行开来。 “路怒症”指汽车或其它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 此类行为可能包括: 粗鄙

2、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可引起口角纷争、伤害以及可能导致受伤甚至死亡的撞车事故, 这种行为可被认定为攻击性驾驶的极端案例。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研指出, “路怒”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 比如交通拥堵、 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专家指出,这种情绪如果长期被忽视, 就会对司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驾驶带来不良后果。“路怒症”常见表现路怒症初期:开车骂人成常态;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路怒症中期:前面车辆稍慢就不停按喇叭或打闪灯。路怒症晚期: 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刹车或加速, 跟车过近;喜欢跟人“顶牛”故意拦挡别人进入自

3、己车道。无药可救型:驾车情绪容易失控,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如何避免“路怒症”?如此看来,“路怒症”确实是日常驾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如何避免自身情绪受外界影响, 冷静对待驾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为大家提供几条最简单直接的建议:1. 保证足够的睡眠。 为什么提到睡眠的问题呢, 因为在发困的情况下开车,人会更容易暴躁,并且容易发生危险驾驶。2. 给自己预留足够的时间去你要去的地方。 在大都市,堵在车流中加上周边嘈杂的喇叭声,时间充裕会让人不那么紧张和着急。3. 听一些轻松的音乐。用一些中性和积极的思想代替那些激进的念头,俗话说:“越想越生气。”4. 理性规矩驾驶,不要挑衅其他司机。包

4、括辱骂,狂按喇叭,怒目司机等。5. 当你在驾驶室里看到别的车挑衅超车时, 千万要记住, 那并非针对你,而是那个驾驶员固有的习惯,保持情绪淡定。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中国新闻 法制网 2015 年 12 月 02 日 09:04 A-A+我要分享QQ 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QQ 微信 原标题: “ 醉驾入刑 ” 酒驾道路交通事故下降 25% 122“ 全国交通安全日 ” 公安部交管局负责人答记者问法制网讯 记者刘子阳 今年 12 月 2 日是第四个 “ 全国交通安全日 ” ,近日公安部交管局负责人就今年 “ 全国交通安全日 ” 活动的主题、危险驾驶的危害和预防、文明交通社

5、会共治及相关主题宣传活动等问题,回答了法制日报记者的提问。记者:今年 122“ 全国交通安全日 ” 的主题是什么?为何设定此主题?负责人:今年 12 月 2 日是第四个 “ 全国交通安全日 ” ,主题为 “ 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 ” 。自 2012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 122“ 全国交通安全日 ” 以来,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已陆续围绕遵守交通信号、摒弃交通陋习、抵制七类违法等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 3 次主题活动, 使 122“ 全国交通安全日 ” 的公众认知度不断提升, 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交通安全问题,共同建设汽车文明。今年以来,相继发生了成都女司机因 “ 路怒 ” 被打、占用应急车

6、道延误伤者救治、北京二环路摩托车飙车等涉及交通问题的社会事件, 引发舆论对汽车文明、 交通规则意识的热议。11 月 1 日, 刑法修正案(九) 正式实施,其中,将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 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 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以及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 危及公共安全等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情形纳入危险驾驶罪, 引起全社会对交通安全问题的再次关注。基于上述原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危险驾驶违法犯罪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会同文明办、司法、教育、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共同开展了多项主题活动。具体包括与司法行政、 教育行政等部门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送交通安全

7、法律法规、 安全知识进校园、 进社区、进企业;与交通运输部门以刑法修正案(九) 正式实施为契机,针对在道路上驾驶未取得校车使用许可的机动车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校车、 旅客运输车辆严重超员、 严重超速, 违规运输危险化学品等危险驾驶行为共同开展集中整治, 同时集中联合宣传、 公开表彰文明驾驶先进个人、集体和示范村、学校,广泛展示 “ 好交警 ” 、 “ 好司机 ” 的故事;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连续推出 “ 全国交通安全日 ” 特别节目,集中宣传力量、拓展宣传手段,在农村地区、客货运输企业、驾校组织开展 “ 拒绝危险驾驶 ” 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我们期望通过组织开展上述活动, 进一步弘扬交通

8、安全法治精神, 普及交通安全风险防范知识, 进一步倡导通行规则意识、守法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文明交通意识、公共道德意识,抵制追逐竞驶、醉酒驾驶等构成危险驾驶罪的交通违法,抵制 “ 路怒 ” 、不礼让斑马线、占用应急车道等危险驾驶行为, 努力形成人人抵制交通违法、 人人践行文明交通、 全社会共建共享文明交通的良好风尚。记者:在我国,危险驾驶行为主要包括什么?哪些驾驶人群体中相对高发?哪些危险驾驶行为已被纳入刑事处罚?负责人:危险驾驶行为主要包括酒后驾驶、追逐竞驶、吸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超员超载、闯红灯,以及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占道行驶、不按规定让行等交通违法行为。据统

9、计,造成严重事故后果的危险驾驶行为中,驾驶年龄在 6-10 年、 10-15 年和 1 年以下的驾驶人群体中相对高发。究其原因,主要是驾龄 6-10 年、 10-15 年两个群体在具备一定驾驶经验后,对自身的驾驶技术过于自信,而驾龄不足 1 年的驾驶人主要是安全驾驶、守法驾驶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2011 年 5 月 1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已将醉酒驾车、追逐竞驶等行为纳入了危险驾驶罪。 自 2011 年醉驾正式入刑以来, 公安机关严格管理、 严格执法、广泛宣传。四年来,全国查获酒后驾驶违法行为 150 万起,发生涉及酒驾道路交通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较 “ 醉驾入刑 ” 前同

10、比分别下降 25% 和 39.3% 。特别提醒广大驾驶人朋友的是,今年 11 月 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 )又将驾驶机动车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员载客、严重超速行驶以及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纳入 “ 危险驾驶罪 ” ,并且规定对这些行为负有直接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按照危险驾驶罪论处。出台刑法修正案(九) ,是因为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从事校车业务、旅客运输车辆超员、超速行为较为普遍,部分车辆所有人、 驾驶人受经济利益驱使,追求利益最大化,安全意识淡薄,无视他人生命和财产安全,多拉快跑,驾驶车辆严重超员、超速运输,极易导致严重道

11、路交通事故, 对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大现实威胁, 具有很大社会危害性; 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 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极易引发群死群伤重特大交通事故,危害特别巨大,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统计, 2011 年至 2014 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营运客车超员的事故 1946 起,死亡 1289 人,受伤 6173 人,其中,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存在客运车辆超员的占 27.2% 。另一方面,2011 年至 2014 年全国校车、营运客车超速违法导致交通事故 6649 起,死亡 2891 人,其中,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的重特大 道路交通事故中,因

12、校车、营运客车超速行驶导致的占53% 。另外, 2011 年至 2014 年全国共发生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5 起,其中 3 起涉及危化品运输。记者: “ 路怒 ” 、 “ 分心驾驶 ” 等行为有哪些危害?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负责人:除了纳入危险驾驶罪的违法犯罪行为外, “ 路怒 ” 行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占道行驶、不按规定让行等)以及开车时接打电话、玩手机微信、抽烟、低头捡东西等 “ 分心驾驶 ” 行为也是很危险的,需要广大群众共同抵制。我们先谈谈 “ 路怒 ” 。 “ 路怒 ” 即带着愤怒情绪驾驶机动车,俗称 “ 开斗气车 ” ,又被国外称为 “ 攻击性驾驶 ” ,在交通

13、违法行为上表现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交通违法行为。 “ 路怒 ” 是心疾,既不利于驾驶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他人与自身的人身安全, 由此引起的攻击性驾驶行为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 扰乱交通秩序、 危害交通安全。 2015 年以来,全国共查获上述违法行为近 1733 万起,同比上升 2.8% 。按性别看, “ 路怒 ” 症中涉及到的男司机约占 97% 、女司机 3% (男:女驾驶人总数比 76:24 ) 。其次, 我们再说一下 “ 分心驾驶 ” 。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 ISO ) 定义, 分心驾驶是指 驾驶时注意力指向与正常驾驶不相关的活动, 从而导致驾驶

14、操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 因驾驶人视线偏离或分心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常见且重要的原因, 这一诱因在追尾碰撞事故中表现的尤为显著。分心驾驶目前主要表现在日常驾车过程中发生的接打电话、玩手机发微信、低头捡东西等行为。据统计, 2014 年全国统计的简易交通事故(财产轻微损失、人员轻微受伤的交通事故) 656.3 万起,其中由于分心驾驶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共有309.9 万起,占到全部简易事故的 47.22% 。 2014 年,一般以上交通事故中因分心驾驶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共有 74746 起,占事故总数的 37.98% ,造成 21570 人死亡, 76984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4

15、.58 亿元。 2015 年以来,共查处分心驾驶违法行为 40.3 万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11.1% ,可见分心驾驶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根据实验计算,当司机以时速 40 公里行驶时,从低头到抬头需要 2 秒,车辆盲驶距离超过 20 米。我们试验了一下,从拿起手机划开密码锁,到浏览一条新信息,眼睛至少要在手机屏幕定格 2 秒左右,如果车辆分别按时速 20 公里、 60 公里行驶, 1 秒钟就要跑 5.6米和 16.7 米,从低头再到抬头,最快也要 2 秒,当发现前方有情况时,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02 秒,照此计算下来,车辆又要行驶出 5 到 10 米,这个距离在驾驶中是很可怕的。要是在高速

16、公路上浏览手机信息,安全隐患也将成倍增加。完全浏览一条信息大约需要 10 秒,这神游的 10 秒钟会让你在接下来的 120 米甚至更长的一段距离中处于一个极度危险的驾车环境当中。调查显示, 68% 的司机有过开车打电话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分心驾驶的危害以及导致的后果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致使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连年递增。也许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一次不经意的 “ 分心 ” 并未造成任何严重后果。但正是这样 的侥幸心理,致使分心驾驶行为一再出现, 成为酿成惨剧的根源。 惨痛的教训在警示我们: 杜绝分心驾驶, 疏忽不得,马虎不得!记者:构建汽车社会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出行事关亿万交通参与者切身利益,需要如何调动社会的力量?我们每一位公民该做些什么?目前多地正在进行的 “ 好司机 ” 评选活动又发挥了什么作用?负责人:据统计,截至 2015 年 10 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 2.76 亿辆、其中汽车1.69 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 3.22 亿、其中汽车驾驶人 2.75 亿,近 5 年来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