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的全面介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85387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手瓜的全面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佛手瓜的全面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佛手瓜的全面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佛手瓜的全面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佛手瓜的全面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手瓜的全面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手瓜的全面介绍(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佛手瓜的全面介绍佛手瓜,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寿瓜等,属葫芦科特蔬菜品种。佛手瓜清脆多汁,味美可口,营养价值较高,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两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们喜爱。中文学名: 佛手瓜别称: 合手瓜、合掌瓜界: 植物界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葫芦目 Cucurbitales 科: 葫芦科 Cucurbitaceae 属: 佛手瓜属 Sechium 种: 佛手瓜 S. edule 分布区域:中国南方的浙江、 广东、 福建、 云南、贵州等省早有栽培。药用价值据国家营养协会报道, 锌 对 儿童 智

2、力发育影响较大,常食含锌较多 的佛手瓜,有助于提高智力。 中医 认为它具有理气和中,疏肝止哎的作用,适宜于消化不良、胸闷气胀、呕吐、肝胃气痛以及气管炎咳嗽多痰者食用。佛手瓜为多年生攀援性宿根草本植物。根为弦线状须根,侧根粗长,第 2年后可形成肥大块根;茎为蔓性,长 10m以上, 分枝性强,节上着生叶片和卷须;叶互生,叶片与卷须对生,叶片呈掌状五角形,叶全缘、绿色或深绿色;第 2 页雌雄同株异花,异花传粉,虫媒花;果实梨形,有明显的纵沟 5 条,瓜顶有一条缝合线,果色为绿色至乳白色,单瓜重 250 500g,果肉白色;种子扁平,纺锤形,无休眠期。喜温、耐热、不耐寒。生长适温为 12 25,超过

3、30生长受到抑制,极端高温为 40,低于 5会产生寒害;适于中等光强,耐荫;要求空气湿润;适于在土质肥沃和保肥保水力强的土壤上生长。生物特性1. 根:佛手瓜最初为弦线状须根,随植株生长,须根逐渐加粗伸长,形成半木质化的侧根,上生不规则的副侧根。侧根长而粗,在一般条件下,一年生的侧根长达 2m以上。根系分布范围广,吸收肥水能力强,耐旱。多年生的佛手瓜,进入第 2 年以后,在不十分炎热的地区可形成肥大的块根。2. 茎:茎蔓性,攀援性强。主蔓可长达 10m以上。分枝能力强,几乎每节上都有分枝,分枝上又有 2 次、 3 次分枝。节上着生叶片和卷须。3. 叶:叶互生,叶片与卷须对生。叶片呈掌状五角形,中

4、央一角特别长。绿色至佛手瓜深绿色,全缘。叶面较粗糙,叶背的 叶脉 上有茸毛。4. 花、果实、种子:佛手瓜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多生于子蔓上,开花早;雌花多生于孙蔓上, 开花迟于雄花。 雄花 10 30 朵在总花梗的上部成总状花序,每雄花有雄 蕊 5 枚、 花丝 联合。雌花单生,枝头头状,花柱联合, 子房 下位 1室、仅具 1 枚下垂胚珠。弯片、 花冠 均为 5 片。异花传粉,虫媒花。果实梨形,有明显的 5 条纵沟,瓜顶有一条缝合线。果色由绿色至乳白色,单瓜重 250g 500g。果肉乳白色,一个果实内只具一枚种子,果肉与种皮紧密贴合,不易分离;种子扁平,纺锤形。种皮系肉质膜状,不具备控制种子内失水

5、的功能。当种子剥离果实后,极易失水干瘪而丧失生活力。故种子不能晒干第 3 页贮存,一般均以整个种瓜为繁殖材料。种子无休眠期,成熟后如不及时采收,种子在瓜中就会很快萌发。这一现象称“胎萌”,是佛手瓜的一大特点。主要用途佛手瓜果实、嫩茎叶、卷须、地下块根均可做菜肴,是名符其实的无公害蔬菜。庞大茎蔓可作饲料;瓜蔓可作为强纤维 的来源,用来加工绳。果实含锌较高,对儿童的智力发育、男女不育症、尤其男性性功能衰退疗效明显,可缓解老年人视力衰退。 生长 20d 的嫩瓜含 钙 比 黄瓜 、 冬瓜 和 西葫芦 高倍多, 含 铁 是南瓜的 4倍、黄瓜的 12 倍,以白色或奶油色品种品质最佳。果型优美,适合庭园种植

6、,可供观赏和遮荫绿化。功效: 佛手瓜在瓜类蔬菜中营养全面丰富,常食对增强人体抵抗 疾病 的能力有益。经常吃佛手瓜可利尿排钠,有扩张 血管 、降压之功能。据医学研究报道,锌对儿童智力发能影响较大,缺锌儿童智力低下,常食含锌较多的佛多瓜,可以提高智力。佛手瓜对男女因营养原因引起的不育症,尤其对男士性功能衰退有益。适合人群: 适合所有人食用,老少皆宜。适用量: 每次 1 个。基本分类佛手瓜根据果实的颜色分为白色种和绿色品种两种。1绿皮种 生长势强,茎粗蔓长,结瓜多。瓜皮深绿色,瓜形较长也大,果面有刚第 4 页佛手瓜刺或无,单瓜重 0.5 公斤左右。丰产性好,但果实风味清淡些,是目前的主要栽培品种。2

7、白皮种 生长势弱,茎细蔓短,结瓜少。瓜皮白绿色,瓜形较圆也小,表面光滑无刺,肉质致密,腥味淡,味较佳,产量较低,供生吃。营养食用佛手瓜肉质细嫩,每 100 克佛手瓜的果实佛手瓜中含有水分 90 92 克, 蛋白质 0.9 1.2 克, 碳水化合物 2.6 7.7 克,维生素C12 22 毫克, 胡萝卜素 20 微克。 钾 的含量较高,可达 190 毫克, 核黄素 0.1毫克,钙 500 毫克、 磷 320 毫克、铁 40 毫克、 钠 10 毫克、 铜 0.03 毫克、 镁 7毫克、锌 8.35 微克硒 2.3 微克。此外还含有 叶酸 、 泛酸 、 烟酸 等。第 5 页佛手瓜的苗也是营养丰富的蔬

8、菜, 每百克鲜苗含有蛋白质 1.8 克、 脂肪 0.5克、碳水化合物 4.3 克、钙 20 毫克,磷 10 毫克、铁 14 毫克,特别是硒的含量每 100 克含 30.58-53.01 微克,是多种蔬菜不能比拟的。佛手瓜的食用方法很多,鲜瓜可切片、切丝,作荤炒、素炒、凉拌,做汤、涮火锅、优质饺子馅等。还可加工成腌制品或做罐头。在国外,佛手瓜以蒸制、烘烤、油炸、嫩煎等方法食用。除果实外,根茎也可以食用,方法和风味与土豆相似,含 维生素 A、 C较多。嫩叶和新梢也可作为蔬菜食用。佛手瓜食用时最好选择幼果以果肩部位光泽及果皮表面纵沟较浅者,果皮鲜绿色、细嫩、未硬化为佳。佛手瓜的上市期为秋末,很耐贮藏

9、,常温下可由10 月一直放到翌年 3 月 4 月,风味基本不变。食物禁忌由于佛手瓜属于温性食物,所以凡属阴虚体热和体质虚弱的人应少食。药用价值1 佛手瓜在瓜类蔬菜中营养全面丰富,常食对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益。2 佛手瓜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是黄瓜的 2-3 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瓜类, 并且热量很低,又是低钠食品,是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的保健蔬菜。 经常吃佛手瓜可利尿排钠, 有扩张血管、降压之功能。3 据国家营养协会报道,锌对儿童智力发育影响较大, 常食含锌较多的佛手瓜, 有助于提高智力。4 中医认为它具有理气和中, 疏肝止咳的作用,适宜于消化不良、胸闷气胀、呕吐、肝胃气痛以及气管

10、炎咳嗽多痰者食用。5 佛手瓜苗硒的含量每 100 克高达30.58-53.01 微克,是多种蔬菜不能比拟的。现代医学证明,硒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每个成人每日的摄取量应为30-50 微克, 硒元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可以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遭损害等。6 佛手瓜对男女因营养引起的不育症, 尤其对男同志性功能衰退有较好的疗效。第 6 页食疗作用佛手瓜性凉味甘,归 肺 、胃、 脾 经;具有祛风解热,健脾开胃的功效;主治风热犯肺、头痛、咽干、咳嗽、脾胃湿热诸证。烹饪指导佛手可作水果生吃,似黄瓜微甜爽口;也可作蔬菜,扑、炝、腌、炒、煮、佛手瓜做汤,无所不能,常见的家常菜制法如佛手炒鸡丁、

11、 炸熘佛手肉卷 、佛手鸡茸汤羹和 凉拌佛手里脊 等;还可加工成酱制品和糖渍品;由于目前尚未发现有病害,因而喷施的农药较少,所以生吃无害。培植技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佛手瓜喜温暖而雨水分布均匀的气候, 不耐高温和严寒。 0时茎叶出现冻害, -3 - 5茎叶全部冻死。 10时生长缓慢, 20 25时生长最适,当月平均气温 20左右时, 每日茎蔓生长量只有 2 3cm, 而 25以上时, 每天茎蔓生长量达 15 20cm,但温度太高也不利, 35以上时,第 7 页佛手瓜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开花结果适温是 15 20。 低于 15或高于 25, 均影响开花授粉,座果率下降,同时影响瓜的发育。到 5以下,瓜

12、停止膨大。对水分需量大, 尤其是 7 8 月高温季节,一定要保持空气和土壤中有较高的湿度,否则,蔓茎停止生长,叶色变黄。开花结果期土壤水分不足时,开花少,落花多,座果率低,瓜也小。佛手瓜是短日照作物, 在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量后, 在秋季短日照条件下,开始生殖生长。月均为 22左右,月日照时数 170 小时,即适合佛手瓜开花结果要求。因此在南方,适合在凉爽气候的山区栽种。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通透性好的中性砂壤和壤土、粘壤土最适合种佛手瓜。对肥料要求, 氮素 不能过多,以免茎叶生长过旺而结果少,中后期要重施 磷钾肥 。佛手瓜适应性相当广,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山麓、

13、渠旁、猪牛栏舍旁等一切空闲地栽种,丰产稳产性良好。栽培技术1. 种瓜的选择与越冬贮藏种瓜需选择个头肥壮、重量 500g 左右、表皮光滑润薄、腊质多、微黄色、茸毛不明显、芽眼微微突起、无伤疤破损、充分成熟的瓜做种瓜。将种瓜于 11月下旬放在 5 7的室第 8 页佛手瓜内保存,具体方法是用箩筐装沙储藏,即用箩筐装一层沙,放一层瓜,不留空隙,箩筐顶端覆盖 10cm 15cm的沙即可。若数量大可在室内建沙池储藏,在整个储藏期要特别注意几点:自始至终不能浇水,即使表皮起皱也不能浇。必须用于沙储藏覆盖,不能用农家肥和田园土储藏覆盖。若无干沙可用干煤灰储藏覆盖。2育苗佛手瓜在温带地区只能作一年生栽培、须整瓜

14、播种育苗。在南方佛手瓜入窖贮藏,翌年清明前后自然出苗,而后选择苗好的种瓜直接播种。北方为培育大壮苗,提高幼苗的抗性,需及早适时进行室内催芽。催芽时间于翌年 1 月下旬将种瓜取出,用塑料袋逐个包好,移到暖室或热炕上催芽,温度 15 20。催芽温度不宜太高温度过高出芽快,但芽细不健壮。适当降低催芽温度,芽粗短健壮。半月左右种瓜顶端开裂,生出幼根,当种瓜发出幼芽时进行育苗。数量小用大营养袋或花盆放在暖室培育,数量大用简易保护地培育。营养土用通气性能好的砂质土与菜园土对半混合配制, 种瓜发芽端朝上, 柄朝下, 覆土 46cm、 土壤湿度为手握成团, 落地即散为准。 不要有积水。 育苗期瓜蔓幼芽留 23

15、 枝为宜,多而弱的芽要及时摘掉。对生长过旺的瓜蔓留 4 5 叶摘心,控制徒长,促其发侧芽。育苗期间要保持 20 25,并还要注意保持较好的通风光照条件。佛手瓜整瓜播种,需种瓜量较多,成本偏高。为减少种瓜用量,扩大繁殖系数,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采用茎切段扦插育苗获得成功。 具体方法是:将种瓜提前育苗, 培育出用于切段扦插的健壮秧蔓。 在有温室的地方, 可于 1112 月育苗,延长育苗期可使幼苗多发枝、发壮枝。于 3 月上、中旬将幼苗秧蔓剪断, 每一切段含 2 3 个节。 将切段茎部置于 500ppm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 510 分钟,取出插于育苗营养土或蛭石、珍珠岩、过筛炉渣等轻质基质内,保温保

16、湿促其生根。据试验,采用此法扦插成活率达 80以上。第 9 页3定植佛手瓜断霜后即可定植。 大棚栽培可于 3 月上、 中旬定植, 露地栽植以于 4月中旬为宜。定植时,穴要大而深,约 1m见方, 1m深。将挖出的土再填入穴内1 3,每穴施腐熟优质圈肥 200 25 佛手瓜0kg,并与穴土充分混合均匀,上再铺盖 20cm的土壤,用脚踩实。定植时将育苗花盆或塑料袋取下,带土入穴,土地与地平面齐,然后埋土。定植后浇水,促其缓苗。定植密度,若采用种瓜育苗,大苗定植,每 667 平方米可栽 20 30棵。用切段扦插的小苗栽培,密度可适当加大,行距 3m 4m,株距 2m,每 667平方米 80 120 株。4. 搭架引蔓与整枝佛手瓜的繁殖力和攀援力都较强,生长迅速,叶蔓茂密,相互遮阴,任其生长最易发生枯萎和落花落果现象。 因此当瓜蔓长到 40cm左右时就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竹杆绳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