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2017届化学学科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972365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2017届化学学科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普通高中2017届化学学科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普通高中2017届化学学科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普通高中2017届化学学科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普通高中2017届化学学科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2017届化学学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2017届化学学科(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 2017 届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1目录总述2上篇 必修课程 1主题 1 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 3主题 2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5主题 3 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 7主题 4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9主题 5 化学与社会发展 10下篇 选修课程 13选修 I 13模块 1 化学反应原理13模块 2 物质结构与性质(天津、山东、海南)20模块 3 有机化学基础26模块 4 化学与生活(北京)32选修 II 37系列 1 实验化学37系列 2 化学与社会41系列 3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 452总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

2、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化学课程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必修课程努力体现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与发展趋势,促进全体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化学与社会发展”等 5 个主题。选修课程

3、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培养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化学的志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科学,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选修设置“化学反应原理” “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与生活”等模块,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均选择“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两个模块,北京另选“化学与生活”模块,天津、山东和海南另选“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面向对化学学科有兴趣和不同需要的学生,拓展化学视野,深化对化学科学及其价值的认识。选修 II 设置“实验化学” “化学与社会”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等开放的系列。

4、上篇 必修模块普通高中必修化学课程设置 5 个主题,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3必修模块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必修课程努力体现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与发展趋势,促进全体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化学与社会发展”等 5 个主题。必修课程不划分模块,共 4 学

5、分,72 学时完成教学内容。主题 1 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课程内容】1.1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和创造物质;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认识化学科学研究需要实证与推理,注重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了解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方法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涵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1.2 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与发现、应用与创造的科学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和建构模型、形成结

6、论及交流评价等核心要素。理解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研究目的、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方案、基于证据进行分析和推理等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1.3 化学实验认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条件控制对完成科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作用。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41.4 科学态度与安全意识发展对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合作探究意识,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熟

7、悉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知道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1.5 学生必做实验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完成各主题的必做实验(见各个主题) 。【教学要求及建议】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了解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环保安全意识。组织学生经历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各类实验活动任务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条件控制对完成科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作用。促进学生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

8、发展。本主题教学策略建议如下:整体规划实验及探究教学, 发挥典型实验探究活动的作用。选取真实的、有意义的、引发学生兴趣的探究问题。改变学生简单动手做实验的现状,强调高级思维过程。【考试、评价建议】 能列举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说明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能说出其中的创新点。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提出化学探究问题,能做出预测和假设。能依据实验目的和假设,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验方案,能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能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实施实验方案,具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说明假设、5证据和结论之间

9、的关系,用恰当形式表达和展示实验成果。 能根据不同类型实验的特点,设计并实施实验。能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能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初步探究反应规律;能根据物质性质的差异选择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和干扰因素选取适当的检验试剂;能根据反应原理选取实验装置制取物质。 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主题 2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课程内容】2.1 元素与物质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

10、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2.2 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3 电离与离子反应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2.4 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5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11、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6 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价值6结合实例认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2.7 学生必做实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教学要求及建议】帮助学生建立元素与物质的联系,建立基于元素认识物质的意识。发挥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电离及离子反应等核心概念的功能价值,建立、丰富学生认识物质及其性质的角度。通过钠、铁、硫、氮、氯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教学,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基于类别、核心元素价

12、态等认识物质性质、设计物质转化的核心角度,形成认识路径,并将其应用于真实问题解决,进而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建立分析解决材料、环境、健康、能源等领域关于物质制备和应用等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主题教学策略建议如下: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重视开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问题情境。鼓励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途径。【考试、评价建议】

13、 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列举某种元素的典型代表物。能利用电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对常见的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列举说明胶体的典型特征。7 能列举、描述、辨识典型物质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能利用典型代表物的性质和反应,设计常见物质制备、分离、提纯、检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角度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 能根据物质的

14、性质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常见方法。 能说明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如金属冶炼、合成氨等)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能有意识运用所学的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社会性议题的讨论(如酸雨和雾霾防治、水体保护、食品安全等) 。主题 3 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课程内容】3.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及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建构元素周期律。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磷、硫、氯

15、,以及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周期律(表)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3.2 化学键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及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3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快慢体会从限度和快慢两个方面去认识和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性。了解可逆反8应的涵义,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认识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学习运用变量控制的思想和对比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4 化学反应与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