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确定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54639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确定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确定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确定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确定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确定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确定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确定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343 霍陈路一级公路改造 ( 城西湖大桥及接线 ) 工程第四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安徽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S343 霍陈路一级公路改造工程项目部二一五年十月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为了在保证工程总体质量的前提下 , 尽可能的提高机械效率 , 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 我项目部于 2014 年 9 月 17 日及 2015 年 10 月 10 日分别在在K49+680-K49+780、 K49+780 K50+080进行了 3.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摊铺。试验段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洒水养生的流水作业法施工,根据工地试验室检测资料和前场各工序记

2、录资料,现做出如下总结。一、编制依据(一) S343霍陈路一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招标文件 ;(二) S343霍陈路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及补充部分(第四合同段) ;(三)现行规范、标准、法律和法规;(四)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JTG F80/1-2004 ) ;(五)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 JTG/T F50-2011 ) ;(六)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 JTJ 076-95 ) ;(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JTJ 034-2000 ) ;(八)业主各项管理规定。二、工程概况本项目 04 标合同段起讫桩号为 K28+923.064K52+553.0

3、61, 起点位于 X305(邵白路) ,终于老霍陈路两省交界处。沿线经过邵岗乡、石店镇、马店镇等三乡镇,路线全长 23.629Km。本合同段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 32 米,路面宽 24.5 米,采用 20cm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36cm厚( 4.0%-4.5% )水泥稳定碎石。三、试验目的我项目部拟于 K49+680 K50+080段进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 (水泥含量 3.0%)试验路段的铺筑,试验路段路线长度 400 米,试验路段内底基层顶宽12.2m,底宽 12.5m,层厚 20cm。拟通过此次试验路段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并确定以下各项数据:1、验证

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2、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及合理用量;3、一个施工作业班组合适的流水作业分段长度;4、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5、使混合料有效达到规定压实度( 97%)的最佳含水量、压实设备类型和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工序。三、施工准备情况1、施工测量准备水准点和导线点已经复测完毕, 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已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2、配合比试验情况依据设计要求, 我部工地试验室进行了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试验,试验结果经监理组检测复核,试验结果如下:混合料各成分比例为 0 mm河沙: 10mm碎石: 10 20mm:20 31.5mm碎石:水泥 =27: 35:

5、22: 16: 3.0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4.5%( 摊铺时含水量 )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 =2.275g/cm3 经总监办检测复核,符合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业主要求,批准使用。三、材料、人员及机械设备情况1、原材料检验及准备情况水泥采用霍邱县新中天水泥有限公司海螺牌 P.C32.5 水泥, 碎石用河南固始碎石,河沙用河南固始河沙,集料符合规范要求,软弱颗粒和针片状含量不超标,不含山皮等杂质,含泥率在要求之内。各种材料堆放整齐,边界间隔清楚,装料有序,互不混掺。各种材料备料满足阶段施工需要。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级配范围表:筛 孔 尺寸( mm)37.5 31.5 26.5

6、 19 9.5 4.75 2.36 0.6 0.075 通 过 率( %)100 85-95 80-92 68-86 34-58 22-43 16-32 8-16 0-4 实 测 级配100 93.8 87.5 72.0 43.1 27.8 23.7 13.5 0.7 2、施工人员情况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序号 职务或工种 姓名 人数1 项目经理 马新颖 1 2 项目总工 江伟 1 3 项目副经理 王邦荣 1 4 项目副经理 李宗海 1 6 质检工程师 赵园飞 1 7 道路工程师 王祥玉 1 8 道路工程师 房玄德 1 9 试验工程师 王森 1 10 试验员 胡栋梁、刘慧琳等 4 11 安全员 王

7、东新、刘志红等 4 12 施工员 吴汉、杜伟维等 3 13 司机 / 20 14 普工 / 25 3、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 设备名称 机械型号数量(台套)技术状况1 装载机 ZL50C 4 良好2 拌和站 WCD600水稳拌合站 1 良好3 摊铺机 ABG型摊铺机 2 良好4 压路机 YZ18振动压路机 2 良好5 压路机 LSS220振动压路机 1 良好6 压路机 XP261胶轮压路机 1 良好7 洒水车 2 良好8 自卸汽车 1520t 若干 良好9 小型压实机具 若干五、施工工艺1 、施工工艺流程图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2、准备工作面应在施工前一天准备好工作面,

8、 交验合格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对于路基,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对于碎石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干净,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坑洞、搓板、辙槽以及任何松散材料。3、施工放样应在施工前做好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时,直线段每 1520m设一桩,曲线段每 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边缘的设计高挂基准线。要用白灰划出边缘线。4、拌和与运输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料采用集中拌制, 拌和站设在 K50+300旁边的何家友石料场内。拌和前应测定各种规格的含水量, 根据含水量、 天气情况和运距的长度调整用水量,确保混合料的含水量均匀、合

9、适。夏季施工时可作好原材料混合料的试验检测混合料拌和质量稳定料厂拌、运输检查底基层摊铺、整型找补、整型养生检测、验收碾压稳压施工放样先对碎石进行洒水湿润。含水量要比最佳含水量大 1.0%,使混合料运到铺筑地段, 摊铺后在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灰剂量按照规范规定的检测频率和方法进行, 灰剂量不足时要及时加灰, 保证灰剂量按大于配合比 0.5 控制并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及时取样进行试件成型。料仓的加料要有足够数量的装载机, 以确保拌和楼各仓集料充足并且相互之间数量协调。 拌和楼每天结束使用前应清理干净, 检查并进行适当维护,尤其要注意避免水泥结块而堵塞水泥下料口。混合料运输应采用 15t 自

10、卸车, 车况良好, 数量应满足运输要求,装料时应前后移动。 拌成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 当摊铺现场距拌和场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应加覆盖,减少水分损失。5、摊铺在铺筑试验路段的过程中, 应设专人挂线量测, 做好观察和记录,研究、 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 试验路段应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如果试验路段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验收, 可作为永久工程的一部分。 如试验段任何部分不合格, 则将该部分挖除, 再进行试验段的试验至达到复合要求的标准为止。通过铺筑试验路段来确定集料的配合比、 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摊铺机行走速度、振幅、频率) ,集料数量的控制、混合料摊铺方法和机具的配备, 混合料含水量的

11、增加和控制方法, 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顺序、压实的速度和遍数,使施工过程中的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能够协调的配合。现场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阶梯式联合摊铺作业, 摊铺机前后相距510m,摊铺速度 1.5 2m/min。摊铺过程中应根据拌和能力和运输能力确定摊铺速度, 避免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设一个三人小组跟在压路机后面, 及时消除粗集料带或蜂窝,并及时补充细混合料,摊铺平整, 严重部位挖除后用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填补, 挖除深度不小于 20cm。6、碾压( 1) 、 在摊铺、 修整后立即用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 按静碾弱振强震静碾的程序进行碾压施工, 碾压施工过程中压路机行

12、驶速度控制在 1.5km/h 3km/h。( 2) 、碾压程序应按试验路段确认的方法施工。碾压时,应重叠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应该相同,两侧应多压 23 遍。压实厚度为 20cm,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用人工夯实。( 3)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保证水稳层表面不受破坏。( 4) 、压实后的表面应做到平整,无轮迹或隆起,不得产生“大波浪”现象,碾压后对边线进行人工拍打,使边坡整齐、密实,坡面平整、不松散。在施工现场对碾压遍数压实度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 建立了压实遍数与压实度关系曲线,得出最经济的压实遍数为 7 遍。碾压遍数 碾压遍

13、数 实测点数 压实度平均值 压实度最大值 压实度最小值碾压 5 遍 5 6 94.9 95.8 94.1 碾压 6 遍 6 6 96.3 97.1 95.8 碾压 7 遍 7 6 97.7 98.5 97.1 7、接缝处理施工中尽可能减少横缝的发生, 在终凝前能进行处理的, 按翻松一部分共同找平碾压的方法处理,终凝前不能处理的按留设横缝处理。两工作段的横向接缝,采用对接方法。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用与底基层压实厚度及长度相等的方木作支撑,人工将末端混合料弄整齐,用方木做端模紧靠混合料,以保证端部压实度。( 2)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前,将端部不平整部分凿除,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3)摊铺

14、机到已压实层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8、养生每作业完成后,采用洒水养生,保持其表面在养生期限内湿润,养生期为七天,直到达到足够强度,养生期封交通。养生期间如发生破坏及时进行修整, 直至达到要求标准。 修整不得采用“贴补法” 。9、质量检测底基层外观要求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施工接茬平整稳定。量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见下表:项次 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检查结果检 查 表代码合格率1 压实度 代表值 97 按 JTG F80/1-2004附录 B检查, 每 200m每车道 2 处合格 CS208 100 ( %) 极 值 93 2 平整度( mm) 12 3m直尺:

15、每 200m测2 处 10 尺合格 CS105 96.2 3 纵断高程( mm) +5, -15 水准仪: 每 200 米 4个断面合格 CS102 100 4 宽度( mm)不小于设计值尺量:每 200 米 4处合格 CS101 100 5 厚度( mm)代表值 -10 按 JTG F80/1-2004附录 H检查, 每 200m每车道 1 个点合格 CS108 100 合格值 -25 6 横坡( %) 0.3 水准仪: 每 200 米 4段面合格 CS102 100 7 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按 JTG F80/1-2004附录 G检查合格 CS330 100 六、试验段结论通过试验段的施工,

16、我部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技术方案均进行了验证, 通过对试验段施工各环节的回顾与分析, 及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并明确了处理措施。 现形成如下的结论, 以指导大规模施工:1、试验段施工,验证了我部的生产配合比完全满足要求,具备指导规模生产的作用。为此,我部确定规模生产时采用 3 档碎石料,一档河沙料,其中:混合料各成分比例为 0 mm河沙: 10mm碎石: 10 20mm: 20 31.5mm碎石 =27: 35: 22: 16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为 3.0%,施工控制时可增加 0.5%。2、经过改进后的机械组合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拌和站生产能力按 500t/h,能够满足前场施工需求。3、通过对试验段压实度检测,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决定采用碾压方式双钢轮一遍, 压路机静压二遍、 振动三遍, 双钢轮收光一遍双钢轮速度控制在 3.0-3.5km/h,振压速度控制在 2.5-3.0km/h,胶轮速度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