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八上第二单元测试题15.10.29_591667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3705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八上第二单元测试题15.10.29_591667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八上第二单元测试题15.10.29_591667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八上第二单元测试题15.10.29_591667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八上第二单元测试题15.10.29_591667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八上第二单元测试题15.10.29_591667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八上第二单元测试题15.10.29_59166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八上第二单元测试题15.10.29_59166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憎恶(zng) 琐屑(xi) 稀罕(hn)触目伤怀(ch)B.诘问(ji) 伎俩(li) 吊唁(yn)文绉绉(zhu)C.哀悼(do) 奔丧(sng) 取缔(d) 颠沛(pi)流离D.颓唐(tu) 愧怍(zu) 骷髅(k) 颤(chn)巍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 分)A蹋败 和蔼 噩耗 不能自己 B烦躁 尴尬 呵斥 微不足道C潦倒 交卸 焦灼 大厅广众 D渴幕 赋闲 狼藉 步履蹒跚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 分)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2、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C为了防止 H7N9 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D北城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天刚蒙蒙亮,薄雾还还未散去,田家的烧饼、潘家的包子

3、、李家的肠子面等热腾腾的蒸汽搅合在一起,唤醒了整座老城。B.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辞海已形成一个“家族” , 辞海(彩图版) 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6.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2 分)给予是一种幸福。溪水的幸福,是能让鱼儿自由来去; ,;天空的幸福,是能 让鸟儿展翅 翱翔。7.假如中央电视台邀请“阿长” 、 背影中的“父亲” 、 老王中的“老王” 、 台阶中的“父亲” 、 信客中的“信客”

4、做客“对话”栏目。在结束的时候,主持人要求每位佳宾说一句话。请你把他们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 分)“阿长 ”说:示例:只要能 让迅哥高兴,要我干什么都可以。背影中的“父亲”说: 老王中的“老王”说: 台阶中的“父亲”说: 信客中的“信客”说: 8.结合材料,综合探究。 (6 分)【材料一】2014 年 12 月 7 日,燕山大学 23 名大学生在海边玩雪时, 发现一名女子向海中走去。情况危急!他们不顾天气寒冷、海水刺骨,冒着生命危险陆续下海,手拉手 结成一条冰海救人的“生命链”,救回跳海女子。【材料二】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早热古丽依米提, 10 余年照顾 22 个维汉脑瘫孩子的“爱心

5、妈妈”。2她这样说:“不管是维吾尔族还是汉族的孩子,他们都需要妈妈的爱。只要他 们来到我这里,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 ”【材料三】2015 年 5 月 12 日,曾鹏宇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名为被遗忘的承诺者的文章。 讲述了他和一位大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三年前来自天津的许涛为救患病父亲在微博募捐,并承诺 3-5 年内还款。他得到了曾鹏宇等好心人的帮助。时隔 3 年, 许涛兑现承诺开始还款,并附上了利息。【材料四】2015 年 5 月 12 日,尼泊尔再次发生强烈地震。当地商人扎法尔接受记者采访时情绪激动地说:“中国来了很多救援队,有政府的,有民间的, 为我们提供药品、医 疗设备,并帮助抗震救灾,搜

6、寻遇难者,后来还不断加大防疫的力度。 ”仔细探究这四则材料,请提炼出你所获得的信息。 (2 分)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4 分)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 分)(1) ,山山唯落晖。 (2)感时花溅泪, 。(3) ,死者长已矣。 (4)常恐秋节至, 。(5)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 ”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6) 石壕吏 一诗中“ , ”一句以对比的手法将差役的冷酷无情与老妇人的悲惨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阅读理解(35 分)(一)望 岳(4 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 胸 生 曾

7、 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 绝顶,一 览众山小。10.全诗是围绕着“”字来写的。 (2 分)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2 分)(二) (15 分)【甲】爱莲说 (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习惯说 (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 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

8、 日广。每履之,足苦踬 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 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 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 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 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 ;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 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 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zh):跌绊。先君子:对已故3父亲的称呼。蹶然:突然。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不与洼适:不能适应凹地。洼者若平:走凹地像走平地一样。 窒:阻碍。慎始:一开始就慎重。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9、,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14.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2 分)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1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 (4 分)(三)守山人(15 年滨州市) (16 分)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时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

10、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 1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 ”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 2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 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的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 “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

11、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 “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老康,我老了啊。 ” 3“老朱,我也老了。 ” 4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 5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 6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决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

12、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 “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啊,现在是又”“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个?”老康放下手里 7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 8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 “伙计,你算4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

13、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三十七年了。 ”老康说。 9“三十七年啊!”老 朱说。10“大家都没忘啊。 ”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 “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11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 这镇上的人的好。 ”来源:学科网老朱点了点头, “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12意,这里真是好地方”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 “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13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 ”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

14、“都走了,走了好啊。 ”老康似14乎是哭了。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15今 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象山杨一样沉稳 。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蓝天,白云,清翠的树林。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人。16“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你们17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 “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 ”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18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 ”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 1916.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 分)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 1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 2 3 417. 和 段中两次写到老康“哭了” ,但原因不同,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