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重点整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93675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房屋建筑学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房屋建筑学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房屋建筑学重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房屋建筑学重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学重点整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乔柯柯制作 第 1 页 2017/7/261 民用设计概论我国的建筑方针:1956 年“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美观” ,1986 年(结合唐山大地震的教训)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不分主次)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建筑的分类:使用性质分类:(1)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民用建筑的分类和分级:1. 使用功能分类:(1)居住建筑(人们生活起居的建筑,如:住宅、公寓、集体宿舍) (2)公共建筑(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建筑)2. 规模和数量分类:(1)大量性建筑(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数量大而涉及面广的建筑,如:各类住宅、中小

2、学校、商店、食堂、医院、影剧院等)(2)大型性建筑.3. 层数和高度分类:(1)居住建筑按层数分类(10 层及以上为高层建筑)(2)公共建筑按高度分类(普通建筑:不大于 24m 的公共建筑和大于 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大于 24m 的公共建筑。低高层:916 层,最高 50m。中高层:1725 层,最高 75m。高高层:2640 层,最高 100m。超高层建筑:大于 100m)4. 按使用年限分类5. 按耐火等级分类建筑的耐火等级: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按组成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来确定达到耐火极限的标志: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热作用。燃烧性能:不燃烧体、难

3、燃烧体、燃烧体。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是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协调的基础。(1) 基本模数:1M=100mm(2) 导出模数:扩大模数(3、6、12、15、30、60M) ,分模数(1/10,1/5,1/2M)(3) 模数数列建筑设计的程序: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1) 方案设计:应上报会审、审批。(2) 初步设计:主要任务是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完善和确定设计建筑物各工种之间的技术问题。 (简单的建筑可以省去此步骤)(3) 施工图设计:提交给施工单位进行设计的设计文件。 (主要任务是解决施工中的技术措施问题,确定用料及具体做法,以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

4、建筑设计的要求:(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4)考虑建筑美观的要求(5)符合总体规划与环境要求2 建筑平面设计教室的平面尺寸要求:(1) 第一排座位距黑板=2.0m (2)后排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 8.50m(3)水平乔柯柯制作 第 2 页 2017/7/26视角(前排边坐与黑板远端的视线夹角)=30 度房间门窗设置:门的作用是供人出入和各房间交通联系,有时也兼采光和通风。窗的功能是采光、通风。走道:在行人较少的住宅过道中,过道的最小宽度不小于 11001200mm。公共建筑门扇开向过道时,过道的宽度不小于 1500mm。 (中小学教学楼中的过道宽度

5、常采用 1800mm(单侧教室)2400mm(双侧教室) )民用建筑楼梯的位置按使用性质可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建筑物的平面组合形式分为:(1)走廊式组合(2)套间式组合(3)大厅式组合(4)单元式组合。3 建筑剖面设计房间的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满足人们活动要求的有效使用高度) 。层高:是指上下楼层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国家对各类建筑高度的控制指标)窗台的高度:一般为 900mm,但有时根据房间不同功能的需求,会相应变换(如:有些教学楼靠走廊一侧的教室窗子,1800mm,卫生间 1500mm1800mm)防火分区:为减少火灾和降低火灾

6、损失,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称为防火分区。4 建筑体型及立面造型设计建筑美的法则:统一、均衡、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5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建筑的构造组成:地基、墙或柱、楼板层和地坪层(简称楼地层) 、楼梯、屋顶和门窗。建筑结构体系:按称重方式分为:墙体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巨型结构和空间结构。在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巨型结构。其他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如悬挂结构体系、板柱结构体系也得

7、到了应用,但目前主要的还是: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筒体结构。影响建筑构造的外界环境因素:(1)外力的影响(2)条件气候的影响(3)人为因素的影响6 地基、基础与地下室基础: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埋入地下的扩大部分,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的总荷载,包括建筑物的自重和外加的活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至地基)基础的埋置深度: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简称基础埋深)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及门架结构承重时,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单独基础,这种基础称为独立基础或柱式基础。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砖墙或石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种基础称条

8、形基础或带形基础。7 墙体乔柯柯制作 第 3 页 2017/7/26墙体类型:(1) 依据墙体在平面上所处位置不同分类:外墙和内墙、纵墙和横墙(2) 依据墙体受力情况: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为避免砍砖,影响施工及砌体强度,当墙段尺度小于 1500mm 时,应考虑砖模数。当墙段尺度大于 1500mm 时,可不考虑砖模数,而是通过调节砖缝。隔墙:非承载的内墙称为隔墙,主要起分隔房屋内部空间的作用。其本身的自重由楼板、梁承担。幕墙:是以板材形式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即用螺栓通过角钢把幕墙材料悬吊于主体结构上,形成悬吊挂墙,故称幕墙。抹灰根据面层材料及装饰效果的不同可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常见的装饰抹灰有水

9、刷石饰面、斩假石饰面、干粘石饰面、膨胀珍珠岩饰面等。墙身防潮防潮层的构造做法:(1)防水砂浆防潮层(2)细石混凝土防潮层(3)油毡防潮层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勒脚:外墙的墙脚称为勒脚,俗称墙角、墙根。勒脚的作用:是保护墙根处的墙身,防止外界碰撞对其损坏,避免外界自然环境的侵害;勒脚还具有装饰墙身,美化建筑立面的作用。勒脚的做法:勒脚的高度应高于水平防潮层,并且不低于 500mm乔柯柯制作 第 4 页 2017/7/26主要有:抹灰勒脚,石材贴面勒脚,石砌勒脚。散水和明沟:当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明沟或暗沟,也可设置散水,屋面无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散水,但应

10、加滴水砖(石)带。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 6070mm,并设不小于 3%的排水坡。散水的宽度主要与屋顶排水方式有关,当有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一般为 0.61.0m,当无组织排水时,若设有明沟,檐口滴水中心与明沟中心竖向对齐,若未设明沟,散水宽度比屋顶挑檐宽出 200mm门窗过梁:根据材料和构造方式不同:过梁主要有钢筋混凝土过梁、钢筋砖过梁、平拱砖过梁、砖拱过梁等形式。梁端支承在墙上的长度每边不小于 240mm,以保证在墙上有足够的承压面积。墙身加固措施:(1) 门垛和壁柱(2) 圈梁(3) 构造柱(4) 空心砌块墙墙心柱变形缝有三种:伸缩缝(温度缝) 、沉降

11、缝、防震缝(抗震缝)伸缩缝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房屋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裂缝沉降缝的作用:预防建筑物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结构内力,避免建筑物构件开裂。防震缝的作用:在地震设防烈度为 79 度的地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8 楼地层楼地层的基本组成:面层、结构层、附加层、楼板顶棚层楼地层的设计要求:(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隔声(3)防火(4)防潮、防水(5)满足各种管线的设置(6)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1) 平板式楼板:(1)单向板(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等于 3) 。 (2)双向板(板的长边与短边

12、之比小于等于 2)(2) 肋梁楼板:(1)单向肋梁楼板(由:板、次梁和主梁组成,其荷载传递路线为板、次梁、主梁、柱(或墙) ) (2)双向肋梁楼板(井式楼板)(3) 无梁楼板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有预应力和非预应力两种。常用类型有实心平板、槽形板、空心板。地坪层的构造组成地坪层由面层、垫层(结构层) 、和素土夯实层构成。整体地面包括水泥砂浆地面、水泥石屑地面、水磨石地面等现浇地面。阳台阳台的类型按其与外墙面的关系分为挑阳台(凸阳台) 、凹阳台、半挑半凹阳台。雨篷:通常设在建筑物出口的上方,给人们提供一个从室外到室内的过渡空间,为雨雪天乔柯柯制作 第 5 页 2017/7/26气

13、人们在出入口处作短暂停留时遮挡雨雪,并起到保护外门免受侵蚀和丰富建筑立面的作用。9 楼梯楼梯的踏步:N=H/h=N1+N2+N3N楼梯踏步数量 H建筑的层高 h踏步的高度N1,N2,N3分别为一跑、二跑、三跑踏步的数量楼梯的坡度一般楼梯的坡度范围在 2345,适宜的坡度为 30 度左右楼梯的梯段宽度:是指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可不小于 1m;套内楼梯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 0.75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 0.90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的室内楼梯的每个

14、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1.4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楼梯的梯井宽度梯井宽度指四周为梯段和平台的内侧面围绕的空间,实际设计时梯井宽度一般取60200mm。公共建筑梯井宽度取值一般不小于 160mm,应满足消防要求。楼梯的平台宽度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规定中间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楼梯梯段的宽度,对不改变行进方向的平台,其深度可不受此限。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住宅建筑中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 2m,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度差,应不应小于 0.10m;医院病房不应小于

15、1.3m;医院疗养院主要楼梯楼段不得小于 1.65m;医院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 2m;商店建筑的公用楼梯及电影院主要楼梯不应小于 1.4m。楼梯的净空高度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规定楼梯平台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 2000mm,楼梯梯段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 2200mm,楼梯梯段最低、最高踏步的前缘线与顶部凸出物的内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300mm。为满足疏散要求,常在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为使平台净高满足要求,常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局部降低地坪(2)设计不等跑楼梯(即增加第一个梯段踏步数量)(3)局部降低地坪结合不等跑楼梯(4)采用直跑楼梯 楼梯的栏杆扶手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 0.9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 时,其高度不应小于 1.05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规定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