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体化 力促校企合作办学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917015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一体化 力促校企合作办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索一体化 力促校企合作办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一体化 力促校企合作办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一体化 力促校企合作办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INA HIGHER EDUCAT10N 簟患广叠 探索一体化 力促校企合作办学 付子顺 II 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努力实 -1-现校企一体化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 求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河南省高职示范院校和职业教 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在多年办学实践中。以全力服 务企业行业为宗旨转变思想观念凝聚专业特色,使建设 路径更加明晰,建设措施更加有力,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转方式、调 结构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校企合作过程中新的矛盾和 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企业行业和高职院校调整办学思 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

2、技 术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 牢固树立“给予就是回报”意识。在校企合作工作中 有一个时常出现的名词就是“一头热”,即企业冷、学校热。 为何存在这种现象就在于学校没有正确处理好“给予”与 “回报”的关系。校企合作的基础是相互信任,根基是利益 回报。特别对于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企业更是这样。 如果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时常为企业传播先 进文化、尖端技术和产学研成果,节省企业大量的人力资 源成本企业就感谢和欢迎。反之。企业就会冷漠或者反 感。多年以来。学院始终坚持给予为先。不求回报,竭尽所 能服务企业的宗旨,保持与企业共同的培养链、教学链、利 益链,深受企业员工和企业家的青睐。如帮助企业建立

3、职 工培训体系、引导员工爱企如家、把校内一些稀有资源优 先提供企业用于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以满足企业需求为 着眼点实施动态教学计划、解决骨干员工生活困难等举 措,很容易打动他们的心,从而夯实良好合作的根基。 重视民企和小微企业发展 作为区域性高等职业院 校,服务地方企业行业特别是骨干企业、重点产业是自己 的责任。这些企业中,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占多数,特别是 服务类企业更是振兴一方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可否 认,地方重点企业特别是央企、省企对区域经济影响巨大。 但这些企业多数都有自己较完善的职工培训系统有的还 与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姻”高职院校为他们提供的服 务和支持是有限的。而民营企业、小微

4、企业和“三农”战线 涌现出的新的经济组织是区域高职院校真正面对的合作 伙伴和服务对象 应把思路和精力用在捕捉民营和小微企 业上,把这些企业组织进行分类和整合然后找到与专业、 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结合点。从而建立不同 类型的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体系。要以行业、企业的实际 需求为基本依据遵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 学。 构建校企一体化良性运行的组织框架 探索有效的校 企一体化组织框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应建立稳 固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保证双方严格遵循。如专业建 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合作办学理事会及办事机构、联席会 议协商制度、教师双向流动与考核、学生(学员)质量评价 体系等。在双

5、方合作过程中依据企业生产经营与服务方式 变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需要以及市场用人标准调整而 不断创新新的合作模式,为专业特色培育和提高企业经济 社会效益锦上添花 这是双方专业带头人肩上的一个艰巨 任务,需要挖掘合作团队集体的智慧以实现推陈出新。应 制定校企一体化良性运行的保障措施和风险预警机制。如 学院的营销与策划专业与郑州江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共 同建立的校内研发中心,在合作办学协议书框架下。又制 定6项保障协议条款落实的制度为双方长期良好合作保 驾护航:与濮阳百姓商贸集团的冠名班在合作办学协议书 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关条文把每个教学环节都规定的 十分清晰,便于教学组织部门操作和掌控。 校企一体

6、化合作办学是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 式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在新时期、新 阶段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院 把企业文化引进学校,把企业大学办进学校把研发中心 中国高等教育20J 34 73 思广签 CH A HIGHER EDUCATlON 建在学校进行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实践探索。 用文化育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文化对青年学生的 影响是多方面的一个优秀大学生的成长既需要制度约 束也需要文化的熏陶。学院把郑州江海通信技术有限公 司研发中心建在学校把濮阳百姓商贸集团商学院办进 学校。用企业的优秀文化影响学生。如企业晨会制度、感 恩意识、辛勤劳动的光荣传统等都对身

7、处一旁的学生产 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专业实践课全部由企业教师担任在 传授学生职业技能和娴熟手艺的同时企业文化现象也 感召着学生的思想、心灵和行为。特别是优秀企业的著名 人物、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及创业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对后进学生的教育效果更好有些方面可能会影响其一 生。 尊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多元性。由校企合作、工 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走向校企一体化办学建立科学高 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十分关键。实现科学高效的前 提是尊重其多元性特点 学院和濮阳百姓商贸集团建立 的百姓商学院始终在开放、多元的氛围中良性运行 所 谓开放,指百姓商学院的办学思路、办学方案、教学过程、 资源配置、质量考评、社会评价都

8、是开放的,最大限度吸 收人类社会优秀文化成果 所谓多元就是在人才培养和 学生成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长远发展、岗位职责任 务、学生就业创业需要等多种需求,采取不断变化、调整、 整合与提炼的人才培养方案,凝结多方精华。只有在开放 和多元的情景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才能培养出企业行 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关系才能更加巩 固。 注重企业行业的真正参与 特色办学是高职院校内 涵建设的根本 特色来自何处来自于企业行业的真正参 与来自于校企优秀文化的融合来自于企业家精神的感 召 具体到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建设上就是课程教学过 程必须融入企业行业的各种元素从而对学生进行职业 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育 只有

9、让学生掌握企业行业发展 和产业振兴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一流的操作 工艺和创新思维才能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彰显自己 的不可替代作用。这是特色办学的根本点。而企业行业参 与办学,必须体现其在办学思想谋划、人才培养、教学改 革和质量监控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把企业最丰富、最优质的资源融进人才培养工 作的各个环节 充分结合区域行业特点培育办学特色 区域经济对人 力资源的需求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原动力区域经 74中国高等教育2DJ4 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决定 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以河南省为例,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

10、省、工业大省和文化大省, 但还没有真正迈入强省行列 而且区域文化特点和产业布 局十分复杂,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培养方向、教育教学模 式提出更高要求。“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 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 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为高职院校指明了办 学方向其中专业与产业对接更是依托区域特点办学的具 体体现 河南省76所高职高专院校分布于18个省辖市 专业顶层设计决不能一个模式。必须紧紧依据各地市区域 特点、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岗位实际制定科学的人才培 养方案 如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专业设计思路就是直接 服务冀鲁豫商贸流通中心建设、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建 设和

11、中原城市群建设实际面对未来35年区域企业行业 急需构建课程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品牌示范专业以走在 全省和全国前列,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 求的无缝对接 把校企一体化作为示范特色院校建设的终级目标 建 设300家示范特色职业院校是河南省政府的一项重大战 略部署,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实现校企一体化是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的最高形式。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 法f试行)规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行政府推动、行业协 会协调、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机 制”。必须按照教育部、河南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严格建 设标准,有序推进校企一体化。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各种 需求。必须防止光打雷、不下

12、雨,有政策、没措施,只安排、 不监控等现象使建设过程流于形式浪费资源给国家职 教事业造成损失。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和广大教师,应珍惜 难得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办学的自觉 性在品牌示范和特色院校建设过程中锻炼队伍积累经 验增长才干。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余祖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新动向【J职业技 术教育,2011(25) 2】向丽等论区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理念与路径J职业 技术教育,2013(19)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 课题“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特色院校建设路径研究”(立项 号:2013一JKGHB一0101)的阶段性成果1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责任编辑:李石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