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前置教材后移——人教版“空气(第1课时)”教学实践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916964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8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人教版“空气(第1课时)”教学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人教版“空气(第1课时)”教学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人教版“空气(第1课时)”教学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人教版“空气(第1课时)”教学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前置教材后移——人教版“空气(第1课时)”教学实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 质组成的”? 教师投影200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 量试验的方法测定了空气成分。他把少量汞(Hg,俗称 水银的一种金属)放在密闭容器中(如图2所示)加热 12天,发现部分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空气体积减少 了15左右。通过对剩余气体的研究,他发现这部分 气体不能供给呼吸,也不助燃,他误认为这全部是氮 气。后来,拉瓦锡又把加热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 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中再加强热,得到汞()和氧 气(O ),且氧气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中减少的空气 体积。他把得到的氧气导人前一个容器,发现所得气 体与空气的性质完全相同。由此,拉瓦锡得出空气是 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且氧气占空气体积

2、15的结 论。19世纪前,人们认为空气中仅有氮气与氧气。再后 来,人们又陆续发现空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如,氦、 氖、氩、氪、氙等)。目前,人们已能精确测量空气成分, 若按体积计算,大约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 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占003。 f教师提问请从定量角度说出空气的具体组成。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并加以认知。 教师讲述以空气、氧气为例分别讲述混合物、 纯净物概念。 教师投影拉瓦锡给汞加热12天后的实验现象 (如图3所示)。 图3 显 组织讨论结合图3讨论:(1)在拉瓦锡的实验 中。汞属于哪类物质?氧化汞呢?玻璃钟罩内的剩余 气

3、体呢?(2)该实验中的主要现象有哪些?(3)玻璃钟 化学教与学2014年第2期 D 罩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什么?(4)从反应时间、药品 性质与装置繁简角度看,该实验中存在哪些不足之 处? 设计意图:借讨论(1)帮助学生学会给物质分类 初步建立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并学习判断方法:借 讨论(2)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借 讨论(3)引导学生将物理和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思考问 题,认知“发生化学反应,消耗了容器内空气中的氧 气,生成了体积极小的固体物质(呈红色),容器内外 形成了压强差,引起钟罩内汞的液面上升”,并从中学 会想象:借讨论(4)帮助学生知晓该实验存在反应时间 太长、汞有毒、实验

4、装置复杂且曲颈甑不利于气体流 动等缺点为设计新实验做好教学铺垫”。 4用新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选取药品 教学过渡若在较短时间内探究出空气中氧气 体积分数,首先需要选好代替汞的药品。 教师投影资料卡片。 组织讨论资料卡片中哪种药品可代替汞?请说 出不选用其他药品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药品选取讨论活动特别是说出 不选的理由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拉瓦锡实验中的物 理、化学原理,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搭建装置 教学过渡除以红磷代替汞之外,我们还需要搭 建一套顺利消耗氧气的实验装置。 展示投影已经备好的仪器(如图4)。 组织讨论仪器选取,画出草图;仪器组装、气密 性的检查方法;描

5、述操作过程并预测可能观察到的实 验现象 r U F H J K 一6l一 目E图 c | _D B A 教学设计 教师投影实验装置图(如图5)。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目前还是化学初学者不 具备任选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水平,通过选用给出仪器 进行装置组建,适度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利于他们提 高实验与探究技能,又不影响他们的探究兴趣。 图5 (3)观察实验 教学过渡从同学们健康和安全着想,下面让老 师利用图5装置完成实验,请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演示完成图5实验(用酒精灯点燃红磷, 与课本实验21相同)。 组织讨论实验现象与结论;成功完成该实验, 操作上的注意事项;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的后果。 设计意图

6、: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以及依 据现象获取结论的能力同时加强实验反思。 5总结评价 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从定量角度 认识了空气的组成,改进了拉瓦锡的实验并成功探 究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评价研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200多年前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 组成,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问题2: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并说明文字 表达式中各组成部分的涵义。 问题3:课本实验2一l,除操作不当易引起倒吸的 水小于15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问题4:请结合课本实验21推测氮气具有的性 质 问题5: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标准 是什么? 二、教学反思 本案是“探究前置,

7、教材后移”课题组的教学实践 课,也是一堂富有朝气的课。本案中安排的学习容量 适切于学生,也符合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是比较科学 合理的。粗看,学生是在完全未知学习内容和没有使 用教材的情形下进行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通过 师生、生生合作等形式来实现的,其问有讨论、有争 辩、也有赞许。细看,首先通过相关问题调出学生对空 气组成的已有认知建设好全面认知空气定量组成的 学习“支架”,让学生从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过程的文 本中发现空气的定量组成,能培养他们提取信息的能 力之后借助解析和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了 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以及区别方法:其次通过分析拉 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现象和结论以及实

8、验 的不足之处等学习活动诱发学生利用拉瓦锡实验的 基本原理创设了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新实 验装置,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推理、设计实验、观察等 探究能力,增强了探究兴趣,提升了思维深广度(如选 取实验仪器时,学生除想到选用酒精灯点燃红磷之 外,还想到选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的点燃方式,难能 可贵、令人欣慰!)。 总体看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打开了、敢于 质疑了、善于合作了,新实验成功后,个个喜笑颜开。 由此可见“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既关注了学习结果, 更重视了学习过程特别有利于学生掌握探究的过程 与方法和形成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 京:人民

9、教育出版社,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一。+一” 一”。卜一。 卜-+一” r*卜-+一-+一-+-一-。卜一。卜-+-+-+-+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上接第72页) 之前进行反复的思考,或者翻阅参考书籍,或者与同 备课组的老师共同商议,因为一种思维方式确定下来 以后,将伴随学生整个高中的学习生涯,其意义是不 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吴佩国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原因探析及对策J化学 一62一 教育,1996,(7) 2 杨向红提升初中化学学习满足感的基本策略J上海教 育科研,2010,(3) 3 张存山浅谈初中化学学习的科学记忆法J)_化学教学, 2011,(2) 4孙莉试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4) 化学教与学2014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