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解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898277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3,wangzhencai,1,古典诗词表达技巧赏析,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设题方式: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2、赏析诗词中表达技巧的作用。,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2018/1/3,wangzhencai,3,必要的知识储备:,一、把握常用的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

2、某种)特点,表现了(某种)思想感情或起到了(某种)作用;,答题要点:1、揭示手法;2、结合诗歌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手法的;3、表达效果:结合主旨、情感(这种手法起 到了某种作用)。,2018/1/3,wangzhencai,4,1、 从抒情角度看: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2、描写的角度:(1)景物描写: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哀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远近高低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2)形象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渲染、侧面烘托等。,二、熟悉常见的表达方式:叙述、抒情、描写、议论、说明

3、;,2018/1/3,wangzhencai,5,三、牢记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四 、理解常说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比、想像、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卒章显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以乐景写哀、白描与工笔细描(绘形、绘声、绘色)、反客为主 等等。,2018/1/3,wangzhencai,6,送魏万之京 (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砧声,捣制寒

4、衣的声音。,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2018/1/3,wangzhencai,7,参考答案: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淡神伤的情绪。 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手法,表达效果(文意+主旨情感),2018/1/3,wangzhencai,8,谒金门 (冯延已)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词的上片写

5、女子的寂寞,用了两个动词“引”和“挼”;下片写她对远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写她的装扮,用了“碧玉搔头”一句,试简析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全词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不直接描写人物的感情,而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达她百无聊赖,通过对她的装扮的描写表达她的懒散和心绪不宁,使得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富有情味,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2018/1/3,wangzhencai,9,蝉 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本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借“饮清露”、居高不借秋风声亦自远之蝉,道出了其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

6、情赞颂和高度自信。,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2018/1/3,wangzhencai,10,台城 刘禹锡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请对此诗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诗歌运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情感,2018/1/3,wangzhencai,11,这首诗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壮阔的景象,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景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

7、以荡涤心胸,给人以极大的震撼。这不仅是山河的雄伟,更表现出了诗人君子坦荡荡的豪迈胸襟。,宿甘露僧舍(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 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人大江来。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简要赏析。,2018/1/3,wangzhencai,12,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05年北京卷)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

8、的浩大。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2018/1/3,wangzhencai,13,此题答案为C项这里“清笳乱起”写边关敌情,“铁骑无声”写军纪之严、阵容之大,二者都是正面描写,看起来有动有静,但实际上并没有主次关系,故而谈不上“以动衬静”,这就是一个明显的陷阱。,2018/1/3,wangzhencai,14,采桑子(其一)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波涟漪,惊起

9、沙禽掠岸飞。 (1)上阕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西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填空:下阕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前三句以_写_,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_衬_,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上阕中,作者是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西湖,表达了作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静 动,静,动,2018/1/3,wangzhencai,15,分析下面两首诗中以景写情的特点:谢亭送别 谢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绝句杜甫江碧

10、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两首诗均是乐景衬悲情。谢诗“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杜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2018/1/3,wangzhencai,16,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多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霍光派人用计杀掉。问题:试从某一个角度,赏析本诗表达技巧上的特色。,分析:从全诗内容看,这是一首边塞诗,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建立功名的愿

11、望。,2018/1/3,wangzhencai,17,颔联用典,也使用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们积极应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家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2018/1/3,wangzhencai,18,渡湘江(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这首诗通篇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首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

12、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以昔日反衬今春,以园游反衬边愁。“迟日园林”本是充满着诱人的春色,“今春花鸟”本是红花绿树,鸟鸣山幽,而诗人在流放途中多见到的一切,都通通失去了光彩。一“悲”一“愁”,点出了其内心极度的苦闷。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对比,南与北的对比,以京国逐客来对照边愁。诗人由眼前北流的湘江水想到了故地京国,想到了自己的被贬南国,更显出了自己的形单影只。全诗宛如游走于悲喜的边缘,喜景中更衬出悲情。,2018/1/3,wangzhencai,19,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

13、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请联系写作背景,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从衬托角度回答。这首词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从表面看,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的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往昔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是凄凉。,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问:这首诗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亦可从虚实或衬托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本诗采用了虚实相生(衬托)的手法,一、二句是实写,用巴山夜雨衬托自己不能回家与

14、亲人相见的愁情。三、四句是虚写,想象与亲人相聚时两人共剪窗花、深夜长谈的欢乐场面,以想象的乐景反衬现实的悲情。,2018/1/3,wangzhencai,21,宿甘露僧舍(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 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人大江来。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简要赏析。,本诗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前两句写弥漫山巅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象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底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都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通过如此壮美之景,表现出了诗人豪迈的胸襟。,2018/1/3,wangzhencai,22,鹅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此诗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从色彩入笔状物。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画面绚丽,表现了浓浓的童趣和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