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88476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国际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国际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国际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国际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理论(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增长与国际贸易 二、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 三、需求变动与国际贸易 四、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一、生产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 1、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Balanced Growth) 小麦 布 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使得生产可能性边界平行向外移动,结果只是原有生产规模简单扩大,不会改变产品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因而对贸易的影响是中性( Neutral) 的。 O 2、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Import-Biased Growth) 进口部门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超过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本国生产的产品代替一部分进口品,降低一国对外贸的依赖

2、程度。 小麦 布 O 进口品小麦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增长速度快于出口品布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资本价格下降,在小麦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小麦生产部门的边际成本会低于市场价格,从而促使企业增加小麦的生产,在国内对小麦的需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国内生产的增加会替代和减少小麦的进口,结果该国进口规模缩小。 同时,当小麦生产增加时,小麦部门不仅需要增加资本投入,还需增加劳动力投入,由于劳动力增长有限,所以需要布生产部门释放劳动力,这意味着布的生产量减少,从而布的出口会下降,该国出口规模也缩减。 由此可见,一国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得贸易规模缩减,因而这种要素增长是“反贸

3、易”的。 3、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Export-Biased Growth) 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超过进口部门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本国出口品产出增加。 小麦 布 O 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使出口品布的产量增加,这就扩大了出口商品的供货来源,因而会扩大产品的出口规模。同时,为了增加布的生产,需要减少小麦的生产以释放资本,在国内需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小麦的进口会增加。 由此可见,一国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得贸易规模扩大,因而这种要素增长是“亲贸易”的。 罗伯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 Theorem):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会导

4、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产出增加,而密集使用其它要素的产品产出减少。 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原因在于,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时,要将其投入生产,必须与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相结合。在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就要求另外一个部门释放出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结果使得释放生产要素的部门的产品产量减少。 “ 荷兰病 ” ( Dutch Disease) 20世纪 60年代,荷兰发现了天然气,使得生产资源转向了石油天然气相关产业,这些产业迅速扩张,而与此同时,传统出口产业如制造业则萎缩。这种一个行业的增长扩张导致其他行业萎缩的现象称为 “ 荷兰病 ” 。 这种情况不仅在荷兰出现, 20世纪 70年代到 80年代初分享了石油

5、价格暴涨带来的横财,以及后来新开发了自然资源的国家(如沙特、尼日利亚、墨西哥、挪威、澳大利亚、英国等)都出现过类似的经济症状。经济学家们认为 “ 荷兰病 ” 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适用于所有 “ 享受 ” 初级产品出口急剧增加的国家。尽管这种病症一般是与自然资源的发现联系在一起,但它也可能因任何一种造成外汇大量流入的事件诱发,其中包括自然资源价格的急剧上升、外国援助和外国直接投资等。 “ 荷兰病 ” 的产生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一般情况下,由于新资源的发现而获得的意外收益的确会对原有出口产业产生不利影响,或导致非工业化现象的发生,由于新兴部门的高收益,资本和劳动会从传统产业部门流入新兴部门。另一方

6、面,由于自然资源出口增加,使该国贸易收支顺差。固定汇率制度下,将导致国内出现通货膨胀,传统出口部门成本上升、出口减少;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贸易顺差将导致本币升值,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减少。因此无论哪一种情况,传统出口部门都成为牺牲品。 尼日利亚是一个典型案例。 1973 1974年,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后,世界市场上石油价格翻了两番。 1979 1980年,石油价格又涨了一倍,结果, 1980年末石油贸易条件是 1972年的 7倍,这种 “ 石油意外收入 ” 占尼日利亚 70年代和 80年代初国内生产总值的23%。这些意外收入全部成为政府支出,公共投资增加,公务员工资涨了一倍,

7、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实际汇率上升。到 1984年,尼日利亚非石油产品出口下降了近 90%,呈现了典型的 “ 荷兰病 ” 症状。其中,农业受损最重,出口量下降了 2/3。 印度尼西亚也是分享石油意外收入的国家。但是印尼政府在整个飞速发展时期,力争收支平衡,控制住了通货膨胀,同时,印尼政府采取了将石油收益用于经济发展的政策。首先,扩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包括资助灌溉系统、鼓励改良品种、改造农村医疗和教育设施,增加农业投入;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避免货币实际升值,维持其真实水平,使非石油产品出口一直保持在 7%的增长率。因此,印尼经济没有出现 “ 荷兰病 ” 症状。 4、悲惨的增长( Immiserizing

8、 Growth) 悲惨的增长是指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从而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或贸易条件的恶化。 当一国某种产品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场上已占有一定的比重或市场份额时,再增加供应并为市场所吸收,它必定降低出口品的价格。如果商品价格下降,就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由商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出口量的增加,从而带来的收入增加,可能被单纯的价格下降所抵消,甚至是收入水平的绝对下降。例如,当某种商品的价格是 5元时,其销售量是 2个,当厂商将价格降到 3元时,其销售量只增加到 3个。从总收入的角度看,价格变化前,总收入是 10元,而价格变化后则是

9、 9元,总收入反而减少了。 咖啡 布 悲惨增长发生的条件: ( 1)生产要素的增长偏向出口; ( 2)该国是一个“大国”,出口数量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 3)出口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5、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 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要素增长和积累可能会改变一国比较优势的形态,即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现在由于要素增长可能变成比较劣势;反之,以前处于比较劣势的产品,现在也可能变为具有比较优势。 X Y O 如图, A国在要素增长之前,在 Y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开始阶段出口Y, 进口 X。 但由于要素增长偏向 X部门,最终比较优势由 Y商品转移到 X商品, A国也变为出口 X, 进口 Y。 历史上

10、,美国经济的发展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在 1920年以前,美国在土地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之后,随着要素积累,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变得具有比较优势。 二、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 在 H-O理论中,由于假定各国使用相同的技术,因而技术及技术进步的国际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被假定掉了。但实际上,各国技术和技术进步存在明显差异,技术变化和转移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 1、技术差距模型( Technological Gap Model) 1961年波斯纳( Posner) 提出技术差距模型,他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 A国(创新国)出口 B国(模仿国)进口

11、A国生产 A国出口, B国进口 A国进口, B国出口 B国生产 需求时滞 反应时滞 掌握时滞 模仿时滞 t t1 t2 t3 从创新国创新成功并开始生产一种新产品到模仿国完全掌握这种新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达到一定规模,能满足国内需要,不需再进口这种产品时为止的时间间隔称为模仿时滞( Imitation Lag)。 模仿时滞进一步又可分为反应时滞( Reaction Lag) 和掌握时滞( Mastery Lag) 两个阶段,其中反应时滞的初期称为需求时滞( Demand Lag)。 显然,只要模仿时滞长于需求时滞,创新国就可以依据其技术领先地位,向模仿国出口其创新产品,模仿时滞超过需求时滞的时

12、间越长,创新国向模仿国的累积出口量就越大。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该理论最先由弗农( Raymond Vernon) 于 1966年提出,是解释二战后制成品贸易的著名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也具有一个生命周期。制成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 ( 1) 引入期( Introduction) ; ( 2) 成长期( Expansion); ( 3) 成熟期( Maturity); ( 4)下降期( Decline); ( 5) 衰亡期( Demise)。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3、是不同的。 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下降期衰亡期创新国销售量净出口 O O 发展中模仿国(如新加坡)贸易 发达模仿国(如日本)贸易 创新国(如美国)贸易 t t t1 t2 t3 t4 t5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随着技术的传播和扩散,新产品逐渐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劳动密集型转变,从而决定产品生产优势的因素,也逐渐由技术垄断优势向低成本优势转变,从而使不同国家在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不断的变化。 3、雁形模式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形模式”。他发现日本出口产品的发展在时间轴上表现出一种类似“大雁飞行的状态”,这实际上是日本产品逐渐取得出口竞争优势,然后

14、被其他国家所取代,日本再创造出新产品竞争优势的过程。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把雁形模式用于解释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日本学者阿部用雁形模式解释亚太地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经济赶超( Catching-up) 的过程。 三、需求变动与国际贸易 1、恩格尔定律与国际贸易 恩格尔发现,家庭收入越少,其消费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及其它必需品的比例越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食物的支出比重下降。对一国来说亦如此。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对食物的消费或需求的增长不会与收入同比例增长,而是增长得较慢,这是因为食物的需求弹性较低。 由于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比较低,所以当一国或食物进口国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对食

15、物的需求可能增加很少,甚至不增加,因而其价格的变动也很小。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则比较大。这意味着,生产食物的国家和生产奢侈品的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需求条件或市场前景是不同的。从国际贸易条件的角度说,各国乃至世界总体上的收入水平越高,奢侈品以及消费品中的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越多,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越有利。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向有利于制成品生产国的方向发展,而不利于食品、特别是农产品的生产国。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要发展自己的经济,不应过于固守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经济的工业化才是经济发展的途径。 2、

16、示范效应与国际贸易 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受自身绝对收入水平的限制,也会受周围与自己收入水平相近或相同的人群消费结构和水平的影响,因而其消费模式中有受别人影响的现象。同样,收入水平较高国家的消费模式及其演变对收入水平较低国家消费模式的升级也具有示范作用。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这种消费模式的传播,对发达国家或收入水平较高国家产品的出口十分有利。消费模式传递对发达国家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发达国家生产的耐用消费品等产品在满足了国内需要以后,一部分产品可能被发展中国家或收入水平处在上升阶段的国家所吸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国内已经饱和,甚至处在衰落期的产品形成源源不断的需求。 因此,发达国家的厂商既可以从本国逐步变化的消费模式中获利,也可以从发展中国家仿效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