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和中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87510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和中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以人为本”和中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以人为本”和中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以人为本”和中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以人为本”和中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和中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和中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人为本” 和中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文 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人的目的性:“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追求;人的主体性:人有能力自主做选择做决断,“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建立在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上;人的工具性:人有能力发展自己,认识自然与社会,创造美好新生活;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以人为本”说明人类追求发展的目的与动力都来自人本身,发展是扩大人的自由选择权利与能力的过程与结果。,、“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个体,也是群体或类的存在,这个“人”是在类与群体中的个体,也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和类:,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

2、人不仅是物质存在,而且是社会存在;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群体之中:先有“我们”,而后有“我”;没有“我”,也不会意识到“我们”的存在;必须把尊重人民与尊重个人统一起来;没有对每个人的尊重,就谈不上尊重人民,没有对人民的尊重,不去履行个人的社会责任,也无法被人民尊重;必须正确对待个体与群体、类的辩证关系关系,在实现每个人目的性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角色责任,高扬个体的生命价值。,、人发展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亦即是人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关键是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社会与自然:,人的发展是主体的积极变化过程与结果;追求发展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生存权、发展权

3、是人权的核心内涵;人的发展在主体与环境(他人、社会)互动中实现,是反复曲折的转变过程,本质上是个人信息的积累和信息结构优化的过程;人的发展活动,建立在生物本能与后天习得经验的基础上,人类文明建设的历史性成果,是每个人类新成员最重要的发展基础与发展工具;,能否正确认识自己,能否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和人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总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自然人与社会人,个体与群体、人类,以及现实的人与历史的人的辩证统一关系。,、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来看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类社会新成员,延续人类文明成果的关键环节,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传承文明与促进人的发展是

4、矛盾对立统一,不继承学习人类文明的成果,便无法实现个人发展;没有每个成员的健康发展,人类或民族文明也无法传承。要把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起来;学生的发展与成人的发展有不同的内涵与特点,中小学学生是成长中的主体,不能实现成人的全部权利与义务,他们必须在成人特别是教师的帮助下,规划和实施自身的发展活动;教师的责任是避免浪费,是示范、引领、组织,是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发展环境;,学生发展的核心是形成现代人格,是使学习者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觉悟、敢担当的身心健康的公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教育的要义,是引导或影响学习者的发展方向,使其成为人类优良传统的传承者,具备现代人格,具有

5、自觉的主体意识与能力,政治思想与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帮助儿童成长为学生,再促使学生成长为自主发展的公民,是为学校教育的根本责任,要正确认识人师与业师的关系。,、有目的、有计划的优化学生的发展环境,是学校教师实现自身责任的基本途径:,学校环境受时代、社会环境制约,又可能超越环境的限制;教师构建、优化学生发展环境的主要目标,是促成班级集体意识及集体文化的形成,主要方法是:示范、保护、整合、协调;在多元价值选择和网络等大众传媒影响下,社会大环境与教育小环境的冲突日益明显,教育工作者自身存在的诸多矛盾困惑,也会影响教育的实效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信任并依靠学习者发展中的辨识能力与选择能力,

6、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才能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和达成社会的教育要求。,、倡导“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是“以人为本”原则在教育中的反映:,“校本”的内涵:“以学校为基础”,“立足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等解释需要深入思考;“校本”实质是“生本”,即是“人本”;首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是通过学生发展来实现文化传承;学生发展活动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强调“校本”或“生本”,不应成为拒绝合作、引进、拿来的借口;帮助教师成为研究者,帮助教师用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日常工作,是实现校本科研、建设校本课程的关键,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需要;,国内外

7、倡导校本教研,有不同的社会教育与文化背景,其侧重点并不相同;正确处理社会、社区、学校与教师、学生的辩证关系,主动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校教育改革,努力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7、学校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尊重教师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引导教师的职业(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角色,希望教师有奉献与牺牲精神,要求教师以“身教”来证实“言教”。但是,不能因此而漠视教师的基本权利,谁也不能强迫教师去奉献或牺牲;教师职业的崇高责任,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作用,要求教师创造性的工作;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教师作为集体成员的身份,共同营造学校、班级文化,引领、影响学生发展,是

8、教师的重要工作方式,要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的学校管理的主要策略: 努力创造有主导的多元文化环境; 坚持民主制订规则与分权管理; 重视集体奖励和精神奖励,让教师团结起来; 加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强化自我管理;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不可偏废; 共同确定学校发展目标,让大多数人在学校发展中受益。,8、提高教育实效性,关注教育目标的全面性,通过学校教师的充分发展,促成全体学生多样主动的发展,努力把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起来,营造既有明确奋斗目标,又能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的学校文化,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长远奋斗目标,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需要。关键是,弄清由来,把握方向,从实际出发,做实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