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869520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 改前沿 对“语文综合性学 -, 的几点思考 -江苏溧阳市文化小学陈玲娣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利用学 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资源,创设特定情景,尝试 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自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 通过活动实践,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发展语文能力,进而实 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多重目标要求,以开放性、活动性、自主 性为特点的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之一。“综合 性学习”的内容与形式很多,范围也很广,涉及学生学习和 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从教材出发,开发与设计组织综合 性学习不乏是一个良好的捷径。本文就如何合理、灵活、创 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安排的“阅读、口语交际、习

2、作、实 践活动”四块交融整合,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组织语文 综合性学习活动谈几点认识: 一、阅读教学中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 化,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 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学生、教师、文本之问多重 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开放的教育思想,以 及捕捉综合性学习的意识,围绕每篇课文的内容,注重学 习的过程与方法,都可以设计出丰富多样的语文综合性学 习活动。在教学古诗望岳,除了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及诗 歌含义由“词”至“句”至“首”的自主解渎外,还穿插安排了 这样几项:A课前请学生查找关于诗人杜甫的资料及诗,

3、这是一个搜集、查找的过程。B(出示泰IjJ的雄伟磅礴的景 象。)请学生观看画面进行描述;继而让学生评价体会诗歌 语言的简洁概括美和描绘语言的形象具体美。这是一个体 验、探究语言的过程。c(理解古诗隐含的道理后。)进行课 堂练习,运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进行说话,这是 一个理解、运用的过程。D(古诗学完后交流杜甫的其他几 首诗,)让学生练背、赛读,这是一个拓展、积累的过程。这 样的设计虽然没有缤纷热闹的场面,没有形式上的花哨, 但我们不难发现,它重视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 培养,珍惜本民族文化,着力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值得 我们借鉴。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 两

4、个东西。”课堂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它不是把教师的理 解、感受与获得强加给学生,更不是将知识原封不动地 “塞”给学生,而是要设计引导学生产生某种理解、感受与 体验的“碰撞”,让“碰撞”产生本身必然会有的效果。如果 0j 吉带教育912010 设计是教学,那么碰撞就是一种生活的教育,我们的阅读 教育需要用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充实,使学生通过生活经验 来体悟课文,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习得语言,陶冶情操。 二、口语交际拓展中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提高学生口 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还 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可以 充分发挥学生

5、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 去设计 活动方案,制订活动规则,召集会议,布置安排工作,让他 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这些无不渗 透综合性学习的思想。如学校组织到天目湖游玩的实践活 动,学生一听这消息,兴高采烈,议论纷纷,我抓住机会: “让我们来谈谈天目湖,作好活动的准备。”“我来说1,I我 来说!一个个迫不及待。“让去过天目湖的同学先说说。” 去过的同学津津乐道:穿越逍遥桥神秘刺激,动感电影回 味无穷, 乡村田园悠然自乐一番话说得大家心驰神 往。我趁热打铁:“那么我们在这次活动中要注意些什么 呢?讨论一下,要注意要点。”学生有话可说,考虑十分周 到,讲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

6、在天目湖的一天活动中,参 观完一处地方,坐下来休息时便让学生自由地说说所见所 闻所感,真可谓玩得尽兴,说得尽情。活动结束了,回到学 校我引导学生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让学生写一则板报 稿,向少先队大队部投稿。此时同学余兴未减,仍在大谈特 谈天目湖,我因势利导:“低年级小朋友没去天目湖,他们 也想了解天目湖,你们说怎么办?”同学们七嘴八舌,最后 一致决定办图片展。同学们团结协作,搜集好所需资料,练 好解说词,欢迎低年级同学来参观。这样抓住游天目湖的 实践活动,在活动的动态发展中有机进行多次口语交际训 练。每次El语交际都是活动本身的需要,都是活动本身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要

7、说。 三、习作教学开发中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从现代作文的功能来看,作文既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 力,也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生,关注他们未来的发 展。因此,作文教学同样要转变教与学方式,积极倡导“开 放式”教学与“探究型”习作,提倡自主习作、合作习作、探 究习作,加大学生习作实践与加强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自 己去发现知识和学会运用知识,提高写作水平。笔者在作 文教学设计中,把作文看做是一个活动的过程,打通作文 课堂的前中后。以一习作练习为例,其要求:你即将小学毕 业,离开母校。请留下你对母校的美好祝愿,留下你对母校 工作的建议笔者在习作指导时,把内容整理为以下几 个学习专题:学校布局环境、学

8、校活动安排、老师教学情 况、其他方面等四个专题,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测绘、调 查统计、采访交谈等实践活动,获得校园一线真实信息资 料,整理加工,再通过抒发自己真实情感,附上自己解决问 题的智慧,采用建议书的形式写出文章,投递到校长信箱。 在综合学习过程的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校的小 主人这一理念。 四、实践活动强化中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爱因斯坦认为:“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 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这就是讲假如 能将知识“包装”成“礼物”赠给学生,也就是将“知识的传 授”变成“给学生礼物的过程”,使学生更乐于接受。如一 位教师在教捏橡皮泥说话实践活动课上,设

9、计了一个猜 谜游戏。他用一只手拿一个硬币出示给学生看,另一只手 课改前沿教学 是空的,也出示给学生看,然后把双手放于身后,让学生猜 硬币在哪只手里。学生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在左手,有的 说在右手,但他出示的两只手都是空的。这一结果同大家 的预想有很大的差别,于是就产生疑问,那硬币上哪儿去 了呢?非要弄个明白不可。当他从后裤袋里摸出硬币时,并 水到渠成推出此次游戏的目的:捏泥就要捏与别人不一样 的,说话也要说别人所没想到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了,情 绪空前高涨,一些奇思妙想、智言慧语层出不穷,一派其乐 融融之景象呈现眼前。通过尽可能地开发学习内容运用自 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使教学内容贴近

10、学生的生 活,迎合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可能, 增强了学生与语文学习的亲和力,克服l原有口语交际、 习作等方面教学苍白无力的面孔。学习活动的组织尽可能 地体现听说读训练的“整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 通”,课内外学习的“结合”书本学习与课外活动的“结 合”,在学语文、用语文中实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 相等”的境界。 责任编辑别晓梅】 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 长岭县三青山镇中心小学赵华 农村小学条件差,随着学生人数 的减少,使得一些教学点撤销与合 并,学生集中到相对路远的完小。而 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娇惯、脆弱,受不 得半点委屈,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 子一般由目不识丁的

11、爷爷奶奶带,由 于娇惯,疏于管教,养成了一些坏习 气,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 马虎、纪律松散。作为班主任,仅仅抓 好学习成绩是不够的,还要抓好生活 促育人。 一、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 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如何育人?我 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 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 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 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 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 的。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像朋友 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 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 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 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参照自

12、己 的亲身经历,我发现:当一个学生在 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 的潜力和爆发力。 二、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在老师的眼里,没有坏孩子,只 有犯错误的学生”。的确,作为教师, 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 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 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但是宽容并不 是放任自流,不能缺乏必要的批评和 指导。我觉得,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 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 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 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 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 目的。 三、要严爱相济 付出爱心与严格要求不可偏废。 爱心是伟大的,但是绝对不是万能 的。我们能说父母不爱他们吗?可

13、是 为什么孩子有时还常常出现逆反心 理,与父母怄气、闹情绪呢?所以,对 样付出,付出后怎样让学生明白自己 的用心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班主任 用心去考虑去设计。如果仅有爱心, 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行。现在的孩子大 都是不缺少爱的,或者说他们拥有的 爱太多了,以至于在我们对他们付出 爱时,他们以为是理所当然。所以,要 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用感恩的心 去对待他人。 四、开展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 誉感 农村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资源 的短缺,开展的集体活动相对较少, 学生集体观念淡薄。这就要求我们教 师创造性地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 的班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 展,形成懂得尊爱他人,团结互助等 优秀品质,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 六、及时有效地做好家访 家访是学校、家长、学生联系的 纽带。由于农村家长文化层次的特殊 化,在家访时应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 教育观念,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去 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交流沟通 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 为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 正其不良行为。 【责任编辑别晓梅】 吉林教育综合92010 5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