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各论表格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85133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 各论表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微生物 各论表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微生物 各论表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微生物 各论表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微生物 各论表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 各论表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 各论表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esigned by HalfGod Powered by ZYC All rights reserved2015-04-22 1 / 10 革兰染色 特殊结构 菌属 菌种(型) 排列方式 阳性 阴性 鞭毛 菌毛 荚膜 芽孢 培养特性生化反应 抗原构造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法 防治原则 其它 葡萄球菌属 (32 种,16 种在人体,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串状 1 需氧或兼性厌氧 2 条件适宜,脂溶性色素 3 分解甘露醇(非致病菌无,用于鉴定) 4 在无芽胞的细菌中金葡菌抵抗力最强 1 多糖抗原 2 蛋白质抗原 3 细胞壁中重要成分抗原: SPA (葡萄球菌 A

2、 蛋白, 可用于协同凝集试验检测抗原) 1 肠毒素 2 凝固酶(鉴定指标) 3 葡萄球菌溶血素 4 杀白细胞素 5 表皮剥脱毒素 6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I 1 化脓性感染 2 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SSS) 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1 标本 2 直接涂片镜检 3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琼脂平板) 4 凝固酶试验、 甘露醇试验 5 药敏试验 6 食物中毒的检测 1 个人卫生 2 皮肤创伤的及时处理 3 医务人员手部充分消毒 4 脓肿引流 5 选用敏感药物 免疫性: 1 成人对金葡菌感染有强抵抗力 2 早期化脓性病灶局限化 3 特异免疫性不强,可再感染表葡菌与腐葡菌: 白色,

3、无血浆凝固酶,无 A 蛋白,不分解甘露醇,致病性弱,表葡菌可有溶血素。 A 群链球菌 链状 类菌毛结构 透明质酸1 营养要求较高 血液或组织液、生长因子 2 菌落细小 S 型 3 溶血环 4 液体培养成絮状沉淀 1 核蛋白抗原(P 抗原,无特异性) 2 多糖抗原(C 抗原,分群的依据) 3 蛋白质抗原(表面抗原,有 M、T、R 和 S四种抗原,与致病性有关的是 M 抗原) 1:细胞壁成分:脂磷壁酸 LTA M 蛋白 2 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 3 溶血素 4 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 1 化脓性感染 2 毒素性疾病:猩红热 链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 3 超敏反应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

4、球肾炎 1 标本 2 直接涂片镜检 3 培养: 血琼脂平板,形成典型的溶血现象 4 抗原的检测 5 血清学试验 抗 O 试验(ASO ) Dick 试验(Dick test) 1 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皮肤感染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 对患风湿热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3 抗生素对已经形成慢性的肾小球肾炎(或风湿性心脏病)疗效不佳 链球菌的分类: 1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2 根据多糖抗原分类 3 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 链球菌属 直径1um 肺炎链球菌 矛头状,钝端相对 厚 1 需氧或兼性厌氧 2

5、 营养要求高 3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 “脐状 ”菌落,胆盐可促其自溶 4 溶血环 1 荚膜 2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 3 神经氨酸酶 1 大叶性肺炎 2 其他部位炎症 1 标本:痰液、脓液、血液、脑脊液 2 直接涂片镜检 3 分离培养:血琼脂平板 4 鉴别试验 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相似 5 肺炎链球菌型别鉴定 6 动物试验 1 有自溶酶 2 免疫性: 牢固型特异性免疫,同型再次感染少见 3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龋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肾形或豆形,成双排列,凹面相对 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最常用的培养基是巧克力色培养基。 生化反应:可产生自溶酶,

6、人工培养时若不及时移种,数日后菌体自溶 1 荚膜 2 菌毛 3 内毒素: 发热、小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形成血栓 引起出血、坏死,表现为皮肤出血性瘀斑大量内毒素,DIC 和休克 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 1 人类是唯一的易感宿主,经呼吸道感染在鼻咽部初步增殖。 2 多数隐性感染 1 标本 2 直接涂片镜检 3 分离培养与鉴定 4 快速诊断法:乳胶凝集 SPA 协同凝集试验 PCR 1 综合性预防措施:隔离病人、检查带菌者、预防性投药,室内通风 流脑疫苗 2 青霉素、红霉素大剂量治疗 免疫性: 1、 感染后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 2、 sIgA 3、 血清中特异性 IgG 和 IgM 在补体

7、参与下溶菌、杀菌 4、 新生儿至 6 个月内因获得自然被动免疫很少感染 5、6 月 2 岁年龄组婴儿免疫力最低,是易感人群 奈瑟菌属 淋病奈瑟菌 肾形、成双排列 新分离株有荚膜 1 需氧,营养要求高 2 巧克力色血液琼脂平板 1 菌毛 2 脂寡糖抗原 3 IgA1 蛋白酶 4 外膜蛋白 1、淋病: 1 人类是淋球菌唯一的天然宿主 2 成人淋病绝大多数通过性接触感染,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 STD) 3 侵入泌尿生殖道粘膜,引起急性化脓性炎症 4 进而侵犯组织,慢性炎症、组织纤维化 2、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 经产道传播 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快速诊断法: 1 抗原检测:ELISA

8、法 2 核酸检测:杂交、PCR 技术 1 预防淋病应取缔娼妓、防止不正当的两性关系 2 新生儿 1%硝酸银滴眼,或红霉素、四环素眼药膏 3 药物首选青霉素,但多有耐药性,应用新型青霉素族抗生素 免疫性:人类无天然免疫力,普遍易感 sIgA IgG,IgM 与补体介导的杀菌作用变异,反复感染普遍 Designed by HalfGod Powered by ZYC All rights reserved2015-04-22 2 / 10 志贺菌属 培养: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生化反应:不分解乳糖 SS 选择培养基双糖管动力试验阴性 O 抗原分类依据:群特异性抗原、型特异性抗原菌种 群 型 痢疾志

9、贺菌 A 1 10 福氏志贺菌 B 16 、 x、y 变型 鲍氏志贺菌 C 118 宋内志贺菌 D 1 主要致病物质为侵袭力、内毒素,少数菌株产生外毒素。 细菌性痢疾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 感染灶局限于结肠粘膜层一般不入血 潜伏期 1-3 天 传染病流行三环节 1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2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3 易感者-人类普遍易感,少量细菌致病(10-150 个)急性痢疾:死亡率 20% 慢性痢疾: 10%-20%为慢性中毒痢疾 及时送检/ 暂用 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新鲜脓血便 /肛拭分离培养快速诊断 加强饮食卫生的管理 隔离患者、彻底治疗 减毒活菌苗抗生素 抵抗力: 比其他肠道杆菌弱 6

10、010 分被杀死 对酸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在污染的瓜果、蔬菜上存活 10-20 天 多重耐药性免疫性: 免疫期短,不稳固 免疫主要是消化道粘膜的SIgA 革兰染色 特殊结构 菌属 菌种(型) 排列方式 阳性 阴性 鞭毛 菌毛 荚膜 芽孢 培养特性生化反应 抗原构造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法 防治原则 其它 肠外感染 株有微荚膜 1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2 生化反应活泼,发酵多种糖类 3 IMViC 试验结果为+ + - - 绝大多数发酵乳糖 O 抗原:菌体抗原 170 种,引起 IgM H 抗原:鞭毛抗原 50 种,引起 IgG K 抗原:荚膜多糖抗原 100 种以上 鉴定大肠杆菌血

11、清型命名法 O: K:H O157 :K58:H7 1 黏附素:菌毛 2 III 型分泌系统 3 外毒素: 肠毒素溶血毒素 肠道外感染:条件致病菌 泌尿系统感染: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化脓性感染:腹膜炎、阑尾炎、手术创口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 胃肠炎(腹泻) :致病菌: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ETEC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EPEC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HE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IEC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AEC 1 标本 2 分离培养与鉴定肠道外感染肠道内感染血清学鉴定: 疑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需作血清学鉴定 接种疫苗对饮水和食物的消毒, 加热 对病人隔离治疗,补充水,维持电解质平衡

12、耐药性非常普遍, 药敏试验 IMViC 试验: 吲哚(I) 、甲基红(M ) 、VP(V) 、枸橼酸盐利用( C) 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大肠埃希菌 “+-” 产气肠杆菌“-+” 致病因素 易感人群 其它 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ETEC) 肠毒素(二种 ) 不耐热肠毒素 LT 加热 65 、 30 分钟失活耐热肠毒素 ST 加热 100 、20 分钟不失活 婴幼儿、旅游者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 不产生肠毒素、无侵袭力细菌粘附(小肠)微绒毛绒毛微缩刷状缘破坏上皮细胞功能受损干扰对肠道内水分的吸收 婴幼儿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志贺样毒素 Stx-1 破坏核糖体,阻止蛋

13、白质合成, 细胞损伤 肠上皮细胞结构破坏-吸收减少,分泌增多 Stx-2 破坏肾内皮细胞 血清型:O157:H7 主要疾病: 5 岁以下儿童 出血性结肠炎 (剧烈腹痛及血便)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埃希菌属 (6 个种,众多型别,少数血清型有致病性,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不产生肠毒素侵袭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组织坏死 -炎症 较大儿童、成人 侵犯部位:结肠症状: 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 Designed by HalfGod Powered by ZYC All rights reserved2015-04-22 3 / 10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 细菌集聚,

14、形成砖状排列粘附上皮细胞,阻止液体吸收 婴儿、旅游者 革兰染色 特殊结构 菌属 菌种(型) 排列方式 阳性 阴性 鞭毛 菌毛 荚膜 芽孢 培养特性生化反应 抗原构造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法 防治原则 其它 沙门菌属 沙门菌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不分解乳糖 大部分菌株产生 H 2S 动力试验阳性 O 抗原: 成分 LPS,耐湿热,抗体 IgM,分组依据(42 个组) 人类沙门菌病的多属 A-E 组 H 抗原 成分蛋白质,不耐热,抗体 IgG,组内分型 侵袭力: 菌毛:粘附 Vi 抗原:抗吞噬内毒素: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 。大剂量可导致中毒症状和休克 肠毒素: 某些沙门菌如鼠

15、伤寒沙门菌 传染源:患者,带菌者传染途径 :粪-口肠热症: 伤寒:伤寒沙门菌引起, (症状典型,病程长) 副伤寒:甲型副伤寒、肖氏、希氏沙门菌引起 标本 肠热症在病程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标本发病 1 周取血;发病 1-3 周取骨髓液发病 2 周取粪便;发病 3 周取尿 血清学诊断: 受检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测定血清中有无抗体以及抗体的效价辅助诊断肠热症 加强水源和食品卫生管理 疫苗: 1 伤寒、甲及乙型副伤寒 3 联菌苗 2Ty2la 伤寒沙门菌口服活菌苗 3 伤寒 Vi 荚膜多糖疫苗 治疗:以环丙沙星效果较好 菌种繁多分布广泛 感染的宿主范围广 有些动物沙门菌引起人畜共患病 免疫性: 肠热症后,能获得牢固免疫,即使发生,症状也轻,很少发生再感染细胞免疫较重要胃肠炎的恢复与肠道局部生成 SIgA 有关 革兰染色 特殊结构 菌属 菌种(型) 排列方式 阳性 阴性 鞭毛 菌毛 荚膜 芽孢 培养特性生化反应 抗原构造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法 防治原则 其它 霍乱弧菌 O 抗原、H 抗原 O 抗原分 155 血清群 其中 O1 群、 O139 群引起霍乱 鞭毛 霍乱肠毒素: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