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理数的存在性证明及应用(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837875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8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理数的存在性证明及应用(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无理数的存在性证明及应用(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无理数的存在性证明及应用(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无理数的存在性证明及应用(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无理数的存在性证明及应用(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理数的存在性证明及应用(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理数的存在性证明及应用(本科毕业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本科毕业论文无理数 的存在性证明及应用e1目 录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状况现状 .12.2 国内研究状况现状评价 .13 e的发现及定义 .13.1 的发现及符号表示 .13.2 的定义 .53.2.1收敛级数定义 .53.2.2极限定义 .63.3 e的意义 .74 的存在性与无理性证明 .84.1 的存在性证明 .84.2 e的无理性证明 .115 的应用 .115.1 在求极限中的应用 .115.2 正态分布概率论中的 e.135.3 生活实际问题 .135.4 银行复利率问题 .146 结论 .166.1 主要发现 .166.2 启示 .166.3 局限性

2、 .166.4 努力方向 .16参考文献 .1721 引言一位著名的学者曾说过:“如果没有数和数的性质,世界上任何事物本身或其与别的事物的关系都不能为人所清楚了解”. 确实,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得益于人们对数的研究与实践. 甚至有些数极为重要,譬如大家所熟悉的 0和 1,还有其它更加重要的常数,如 , , , ,人们习惯分别称它们为圆周率、虚数单位、黄金分割数、ie纳皮尔常数. 关于前三者的论述文章非常多,而 似乎是一个习以为常的数,不被人们e所重视. 它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微积分、概率统计等学科中;它是今天银行业中对银行家最有帮助的一个数,此外在考古学中古生物年限的鉴定中也有涉及.

3、目前,初等数学教材以及理工科相关教材中对于 通常作如下定义:“在科学技术e中常常使用无理数 ,它的前十位小数是 2.7182818284,以其为底的对数叫做自e然对数,为了简便,N 的自然对数 记为 ,以 为底的指数函数 和自然对Neloglnxe数函数 在高等数学中占有极重要地位”.那么,常数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一个数呢?xln e其值是如何而来的?在十进制的数系统里,用这样奇怪的数为底,难道会比以 10为底的常用对数更自然吗?它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2 文献综述2.1 国内外研究状况现状在所查阅到的国内外参考文献1-15中,文献1论述了对数与 的起源之间的关e系、表示形式、无理性与超越性;文献

4、2论述了无理数 的极限表示形式;文献3简e单介绍了数 的近似计算及超越性证明;文献 4-7介绍了数 的对数表的编制及发展e过程;文献8论述了无理数 在科学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及其应用并给出了 的无理e e性简洁证明;文献9-15介绍了 的发现历史过程和性质. 2.2 国内研究状况现状评价在所查阅到的国内外参考文献1-15中,大多是针对 的无理性证明进行研究,研e究比较分散,没有系统地归纳和研究,对 的产生背景及应用的研究不多. e3 e的发现及定义33.1 的发现及符号表示e早在 15,16世纪,随着天文和航海等技术研究的广泛兴起,解决天文计算的困难成了当时最紧迫的任务. 如何把大数的乘、除、乘

5、方、开方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成为当时的一种迫切要求,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1544年,德国数学家斯蒂菲尔在整数算术一书中论述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关系. 对于下面两个数列 32168421481503, , 他把上面一行命名为指数,并指出:“上行的加、减、乘和除分别对应于下行的乘、除、乘方和开方”. 若将上行的数记为 ,下行的数记为 ,则上、下两行中相应yx的数满足 ,一般地,若以 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与以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相互对应,yx2 a则等比数列中任意两数的积或商就可以用等差数列中对应上述两数的和或差求得,且两行中相应的数恒有关系: . 在此关系中,以 为真数, 为底, 为对数,则ya

6、xxy可利用 与 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这种关系对于简化计算而言尚不具有实用价值,xy因为在上表中只能做与偶数及 的整数幂有关的计算,而不可能做其他数的计算. 因21此,要把这种想法发展到能够实用的程度,就必须使两个数列的数间距足够小,假如在等差数列中插入中项:, 35.2.15.0,还必须算出对应的数列. 35.25.15.02,然而,因当时还不能计算指数为小数的幂,因此这种想法就不可能推广使用. 1614年,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在爱丁堡出版他的著作论述奇妙的对数 ,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给对数命名的人.瑞士钟表制造者比尔吉于 1620年以算术与几何级数表为题也公布了对数表. 早在 1647年,比利

7、时数学家圣文森特就计算了等轴双曲线下图形的积分,至于他是否发现了它与对数的联系,这在数学史上是有争议的. 直到 1661年,荷兰数学家惠更斯清楚解释了等轴双曲线 的面积与对数之间的关系. 1667年,英国数学家格xy14雷戈里也通过计算双曲线和渐进线所围成的图形面积来计算对数. 用图 1或图 2的面积表示对数时图 1的面积不是 的连续函数,而图 2的面积却是 的连续函数.可以想x x象,图 2表示的对数比图 1表示的对数有着许多简便的地方,所以丹麦数学家买卡托在 1668年出版的对数技术中将图形 2所表示的新对数取名为“自然对数或双曲对数”.若在图 1中以 代替 ,且 趋向于无穷大时便得到图

8、2的面积,即nx410xn在比吉尔的对数底数中用 代替 ,再令 无限变大,取极限就得到自然对数的底数1. ynx1代替 yyx41010.当 无限变大时,底数就是 .n 7182.1limnn图 1曲线 下面积近似图 图 2曲线 下面积图xyxy11683年,瑞士著名数学家雅各伯努利提出复利问题,在检查这个连续的复利时,5他努力寻找 当 时的极限. 利用二项式定理,他指出这个极限在 之n132间 . 这是对 的近似值的首次估计,也是数学史上第一次用极限来定义一个数,即e.nne1lim1690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在给惠更斯的一封信中首次用字母 来表示自然b对数的底,使得“自然对数的底”终于

9、有了它的名字而被认同,而现在用 来表示对数e的底应归功与瑞士大数学家欧拉. 在俄罗斯彼得堡科学院写的一部手稿中,欧拉建议“将对数为 1的数记作 ,即 ”.并在书中 16次出现 代替 ,至e7182. 718.2于欧拉为什么用字母 来表示自然对数的底有人认为 来自他自己名字的首字母;也有e人认为, 来自于指数(exponential)的首字母;还有人认为, 是第二个元音字母,e e因为欧拉在其著作中已经使用了第一个元音字母 .而符号 首次公开出现是在 1731年a欧拉写给哥德巴赫的一封信中. 是一个特殊的重要极限,在高等数学及其应用领域中起着奠基般的举足轻重的作e用. 但如此重要的极限,在一般的

10、教科书中对它的存在性的证明却叙述得较少,甚至不证明,只让去死记硬背一个十分难记难懂的结论. 是作为一个数列的极限而出现的.“ ”这个符号是瑞士数学家欧拉在 1727年e e首先引进的.为什么用 来表示自然对数的底,至今原因还不明. 有人猜测,可能是因e为 是 “指数的第一个字母. 另一种猜测是: , , 和 经常有其他用途,接下来abcd的 ”就成了首选 . e第一次在出版物中用 来表示自然对数的底,是欧拉在 1736年出版的力学第e一卷中. 在 1747-1751年的文章中,欧拉都用 来表示自然对数的底. 后来,有研究者e用字母 表示自然对数的底,但 较常用,于是最终成为“标准符号”. c接

11、着,以下几位数学家也用 来表示自然对数的底:瑞士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在e1760年,兰伯特在 1764年,法国数学家孔多塞在 1771年,法国贝祖在 1779年,法国克拉姆在 1808年. 在 17世纪对数传入中国以后,又有了几种专门表示 的符号. 例如,李善兰在e1859年翻译的代数学卷首就有:“又訥(今简化为讷)字代二、七一八二八一八,为讷白尔(即纳皮尔)的对数率. ”由此可见,他用“讷”代表自然对数的底,但却6误以为纳皮尔对数的底是 2.7182818. 又如:1873 年,华蘅芳翻译的代数术卷十八中就有:“则得其常数为二七一八二八一八四五九四五不尽,此数以戊代之可见戊即为讷对之底.”可以看出,他用“戊”表示自然对数的底. 显然,这与当时把 ABCD翻译成甲乙丙丁戊有关. 后来,中国的数学书用横排和西文方式,采用了 . e3.2 e的定义3.2.1 收敛级数定义定义 4:如果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