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经验材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823874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经验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经验材料一、改革背景振兴经济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素质良好、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品格高尚的教师队伍,才能促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颁布实施,为依法治教奠定了良好基础,强调各级地方政府要发挥办教育的积极性,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立足我国国情,优先发展、深化改革农村教育对于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使

2、得教育的重要性凸现出来,也使得基层教师的政治地位凸现出来。虽然地位提高了,社会呼声比较高了,但教师的工资待遇比起其他行业实则少很多,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依然持有“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观念。就更不愿意到农村牧区来,加强教师队伍稳定建设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县自实行课程改革以来,无论是教学设施、师资队伍,还是课堂教学改革、学习方式改变,教育教学质量都有明显的发展和提升,但城乡差距仍然存在,从我县农村师资情况来看,随着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生源的逐步减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素质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难以适应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实施,未能均衡

3、,师资队伍结构性缺编,随着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和模式的调整,双语教师短缺又突显出来,乡村更明显,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胜任我们农牧区的教育教学,因此,我们在已有的学校自己的文化和打造自己风格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开展三方面的建设来实现我们探索的目标,一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二是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建设,三是课堂的有效教学。这三方面的建设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是实现项目目标的主要要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广大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任何好的教育理念、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都必须经过教师个体的吸收、消化,运用到工作中,才能收到效益。优秀的专业教师是善于研究教法,

4、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他的课堂教学也一定是有效或高效的,反之,教师的课堂教学一直都是有效或高效的,那么,这样的教师也一定是优秀的专业教师。一定是我们农牧区基础教育战线上的骨干教师。因此,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优先发展、以人为本、注重质量、改革创新、政府主导、统筹兼顾” 的方针,以提高师德和专业水平为重点,创新教师教育体系,健全教师管理体制,县委、政府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开发教师资源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狠抓落实。创造条件足额配

5、备农村学校教师,建立教师中长期培训和干部、教师城乡互动交流机制,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积极、稳妥、有效推进双语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有效整合,实现“班班通,堂堂用” 。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编委、人力资源等部门要在教师编制和人事政策上给予保障。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满足需求、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二、项目实施期间的工作回顾两年来,我们按照县委、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教育先行”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办学条件标

6、准化、办学行为规范化、课堂教学高效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和育人环境优良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教育系统围绕硬件达标、师资队伍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的奋斗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认识明确,责任到位是项目工作开展的思想保障1、提高认识,建立层层管理机制我县把农牧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与全县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坚持强化改革工作的政府行为,及时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XX县农牧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各乡(镇)场和教育等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实行县、乡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制定了课程改革工作

7、推进表,由县教研室课程改革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课程改革项目工作的业务指导。全县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2、政府履行职责,责任落到实处县委、政府研究制订了XX县创建教育强县活动规划(201X-2017 年)、XX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规划、XX 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和关于促进 XX 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战略性文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问题。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责任单位为成员的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和四个工作推进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

8、作组、“双语”教学工作组、“农牧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项目县”工作组),并与各乡场、成员单位签订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创建教育强县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县政府定期向县人大、政协报告和通报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接受民主监督和评议,并实行县级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县严格落实奖励制度,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201X 年县财政预算资金 400万元作为教学研究、课程改革、名师工程等专项经费。3、广泛宣传、更新观念,稳步推进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福海教育网、教研网、福海教育等平台,开辟课程改革专栏,向学生、家长、社会广泛宣传课改推进的进程及学校教育教学方面

9、好的经验、做法等,得到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大力支持。组织全县教育系统教职工通过集中培训,分层次培训,深入学习了课程改革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结合新课程标准,不断探索农牧区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确立了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评价观,学校也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办学理念统一师生思想,指导学校的课程改革。项目工作按实施阶段在推进。(二)优化整合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课改的前提一是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201X-201X 年,预算内教育经费财政拨款和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分别是8.05%、18.81%、14.51%,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比分别是 26.72%、243%、23%;

10、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是 16.84%、184%、16.86%;教育总支出中预算内拨款所占比例分别是98.6%、100.5%、98%。“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都能达到自治区标准,其他经费、城市教育附加费及地方教育附加费都能按“三税”比例足额征收、足额返还。同时,能够确保土地转让净收益计提 10%全额用于教育。今年,县委、政府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将投入20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师资培训及仪器设备的配备等。二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自 201X 年以来,全县义务教育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累积投入11255 万元,共实施校舍新建工程 34 个,新增校舍面积 55

11、207平方米,抗震加固校舍29899 平方米。三是不断增加仪器设备配置。近年来,我县共投入 900余万元配置了中小学图书、实验教学仪器、音体美等器材设备。通过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和薄弱学校项目配置计算机教室 6个,“班班通”项目 193套,目前配备率已达到80%。今年,计划继续配置“班班通”项目50套,争取年底全部完成配置。同时,结合布局调整方案,逐一确定每所学校办学规模,对照标准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编制完成了每所学校的建设项目和规划。完成了部分学校集中供热、供水、供电及厨房设备。投入 85 万元为全县教育系统安装了监控设备,投入70万元为全县各学校安装了净水设备。四是科学调整校

12、点布局。201X 年以来,我县从实际出发,把集中办学与中小学危房改造结合起来,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在科学认真分析和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点过于分散问题,根据群众需求教学点集中至人口相对集中村开办;针对距离学校 3公里以上小学生交通出行困难问题,通过改善食宿条件、发放补助等措施,建议到就近的中心校入学;针对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我县决定在新建的 XX 区学校开设小学部加以解决。截至目前,全县共撤并校点54所,对 7所乡级学校进行了民汉合校,新建寄宿制学校1 所,基本实现了“初中集中到县城、小学集中到乡镇、适当保留村级教学点”的办学模式。(三)教师队伍是项目工作实施的关键因素1、对

13、师资进行均衡配置。我县所有教职工编制均实行动态管理,按需定岗定编,共引进“特岗教师”205名,招聘学前“双语”教师36名,引进约 200名高校学生到农村学校支教。全面启动了“县城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及“名师送教下乡”等一系列活动,制定了XX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加大城乡校之间的教师互换交流力度,不断完善交流机制。近年来,共选派 60 余名优秀中层领导干部及教师到乡学校支教或到县城学校挂职锻炼,有效提高了骨干教师专业水平。2、抓四支队伍建设。制定出台了XX县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校长、书记十要求等文件,建立了校级领导干部人才后备库,对校长实行绩效管理。共选派校长外出培训学习61人次,选派

14、 3名校长参加了地区级名校长工作室培训。同时,为提高班主任队伍综合素质,建立和健全了班主任各项制度,完善了考核机制,每年定期举办班主任节,召开班主任研讨会。为提高专业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活动,通过“传、帮、带”教研活动,专业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为加强新任教师队伍培养,出台了新任教师管理办法,尽可能多为新任教师创造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近年来,共对100 余名新任和特岗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且特岗教师的基础补贴、烤火费、住房、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与在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3、加强教师全员性岗位培训。我县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XX 县201X-2020 年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

15、、教师培训五年规划等文件,优先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培训。近年来,通过远程培训、国培计划、返岗双语教师培训等方式,共完成各级各类教师培训 3800 余人次。今年,我县还将安排专项资金70万元,用于选派校长、名师和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争取到 201X 年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培养培训教师 1000 人次,选派32名高中和职业中学教师及学校中层管理干部赴黑龙江省学习培训。4、启动了“名师青蓝”工程。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评聘机制,按照“三年一评聘、一年一考核”的管理模式,201X年,共评选出 201X 201X 学年中小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共计 104名。同时,20 名教师被评选为地区级名师能手和学科带头人。今年,政府还将拿出专项奖励资金 22 万元用于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考核奖励,力争到 201X 年,培养 10 名在自治区有影响的教师、30 名在地区有影响的教师、300 名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5、着力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为始终保障义务教育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足额发放,建立了村级教师补贴制度,201X年发放补助金额 19 万元,惠及村级教师 122名。同时,农村教师周转宿舍项目的启动,极大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提高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