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非经常性损失对“监管利润”的粉饰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788685 上传时间:2018-01-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非经常性损失对“监管利润”的粉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注非经常性损失对“监管利润”的粉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非经常性损失对“监管利润”的粉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非经常性损失对“监管利润”的粉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 lE理NDS嫠A悉UN讨TING 关注非经常性损失对“监管利润”的粉饰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陈敏 【擅曩】非经常性损益是我国证监会提出的监管概念,其中,非经常性损失能够调高监管利润,客观上粉饰公司市场形象与融资能 力。笔者认为非经常性损失的不确定性越高,监管利润被粉饰的可能性越大。建议审计关注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经常性损失,防止企业将正 常损失混入非经常性损失。 【关键调】非经常性损失;监管利润; 融资门槛 “监管利润”是证监会口径下的上市公司净利润,是从投资 者角度衡量公司业绩的监管指标。“监管利润”是在“会计利润” 基础上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整得出。“监管利润”的多寡与 “非经常性损益”直

2、接相关。 监管利润=会计利润(净利润)一非经常性收益+非经常 性损失 一、非经常性掼益 “非经常性收益”是我国证监会1999年12月8日在公开 发行股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 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提出的披露概念,是公司正常经营损 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证监会,1999 o提出这一概念 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透明 度,使投资者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以便 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非经常性损益”概念提出后的9年 问,定义有3个版本(修订了两次),列举项目有5个版本(修订 了四次)。可见投资者、经营者和监管者经历了不断认识、不断 适

3、应会计准则变化的过程。“非经常性损益”是基于报表使用者 对企业业绩评价、预测有用性而对“会计损益”进行的判断分 离。这种判断分离的结果直接关乎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地 位、形象,关乎到企业的融资资格与融资能力。证监会要求上市 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 申请撤销对股票交易实行的其他特别处理的条件之一是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f上海证券交易所,2002 o鉴 于“非经常性损益”的重要性,国资委也要求国有大型企业披露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 不仅披露。证监会还将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纳入上市公司的 融资门槛,即“上市公司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 者为计算依据

4、,这就必然导致上市公司对“监管利润”的预期。 需要指出的是,“非经常性损益”不是国际通用概念。在国 际通用的财务报告中,要求在损益表中单独列示“非常项目 extraordinaryitems) 。“非常项目”实质上就是“非常损益”, 包括“非正常”与“非经常”两种性质,属于会计概念,有明确的 定义,需要确认计量。“非常项目”内容不同于我国的“非经常性 损益”。“非经常性损益”是从监管角度将会计上已经确认的损 益进行重新剥离与补充,非经常性收益是对会计收益的剥离, 非经常性损失是对会计收益的补充;非经常性损益不是表内项 目,而是表外披露,属于监管概念。 二、为什么关注“非经常性损失” “非经常性

5、损失”是从“非经常性损益”中分离出来的次生 概念。因为:监管利润=会计利润(净利润)一非经常性收益+ 非经常性损失。一般情况下,“非经常性收益”会导致“监管利 润”的减少;“非经常性损失”会导致“监管利润”的增加。除非当 “非经常性损失”大于“非经常性收益”,大于的损失不会导致 “监管利润”的增加。证监会对此已经设防,即上市公司净利润 是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的。但是,当上 市公司既存在“非经常性损失”又存在“非经常性收益”时。“非 经常性损失”能够对“监管利润”发挥粉饰作用。因为“非经常性 损失”能够冲回“非经常性收益”。 所以提醒投资者关注首次发行股票或再融资上市公司利 用

6、“非经常性损失”粉饰“监管利润P10过去,报表使用者往往更 多地关注企业对“净利润”的粉饰,即使关注非经常性损益,也 更多地是从漏报“非经常性收益”角度考虑,因为漏报的“非经 常性收益”不会被从“净利润”中剔除。起到粉饰“监管利润”的 效果。而“非经常性损失”处于被忽略的边缘,人们似乎不习惯 于反向思考“损失”对“收益”的粉饰“非经常性损失”越多, “监管利润”越大。 上市公司现象:净利润1 000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 800 万,非经常性损失2 000万。 现象分析: 如果不存在非经常性损失,监管利润为一800万(1 000 1 800); 存在非经常性损失,监管利润为1 000万,因为:

7、会计利 润(净利润)一非经常性收益+非经常性损失I 1 0001 800 +2 000)超过利润表中“净利润”1 000万,所以去调整前低者。 以往的文献研究大多数将“非经常性损失”和“非经常性收 益”合在一起看待,只考察两者的净值即“非经常性损益”;很少有 人将“非经常性损失”与“非经常性收益”分开,分别进行讨论。 本文将“非经常性损失”从“非经常性损益”中分离出来。从 “损失”角度人手,研究对“监管利润”的操纵。 因篇幅所限,“非常项目”的内容及历史演变不作为本文讨论的内容。 三、如何关注 2008年,证监会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有二十一项:(一)非 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8、的冲销部分; (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 免;(三)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 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 受的政府补助除外;(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 资金占用费;(五)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 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 价值产生的收益;(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七)委托他人 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 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九)债务重组损益;(+)企业 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十一)交易价格 显失公允

9、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十二)同 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 益;(十三)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十四)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十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 项减值准备转回;(十六)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十七)采 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产生的损益;(十八)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 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十九)

10、受托经营取 得的托管费收入;(二十)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二十一)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其中 单纯收益项目有六项:(二)、(三)、(四)、(五)、(十五)、 (十九);其他十五项可能出现损失。但是这些非经常性损失的 确定性程度有较大的差别,其中不确定损失是企业可能利用 的粉饰点。 (一)关注不确定非经常性损失 1非货币交换损失 非货币交换可以利用较低的定价做出损失。如果该项交易 发生在关联方之间,且存在大量的非经常性收益,企业就有可 能利用关联方之间的资产置换做出损失。 2债务重组损失 当非经常性损益中出现债务重组损失时,反映交易不公平 的危险信号,因为持续经

11、营下出现债务重组损失是显失财务理 性的行为。为什么发生;发生的背景;发生后的效果,都是应予 关注的线索。 3估计损失 在非经常性损失中有一些“估计损失”,如:“(八)因不可抗 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十 三)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等,这些 项目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估计”上。当企业出现这些损失 时,应当关注估计标准是否合理,尤其当企业在融资背景下,这 些非经常性损失都能起到粉饰“监管利润”的作用。 4篮子损失 “篮子”是指没有明确内容的其他项目。最容易藏污纳垢, 如(二十)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支出和(二十一)其他 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

12、损益项目。2008年上市公司存在非 删 A 一 经常性损失的有258家,其中出现篮子损失的有183家,占 71。当首次发行股票或再融资上市公司出现“非经常性篮子 损失”时,应该把它作为粉饰因子对待,从“监管利润”中剔除, 分析企业获利能力。 (二J关注属于非经常性收益项目出现负数 在分析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资料中,发现有些公司将正 常损失列入非经常性损失。在会计利润中,这种损失已经确认, 但在进行非经常性损益调整时,又将其加回到“监管利润”中 来。如,(十五)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 回”出现负数,将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计入该项 目。证监会规定,只有“因不可抗力因素,

13、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 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才能作为非经常性损失。其他任何方 法、任何原因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都不属于非经常性损失。这 种将正常损失计入非经常性损失的行为属于违规粉饰行为。 (三)关注“持有损益”与“处置损益”的范围 非经常性损益中的(十四)项,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的 持有损益与处置损益列为一项。有些企业就利用这一点将两种 损益的范围模糊化。例如,某公司将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 允价值变动损失列为第十四项。根据证监会规定:持有损益中 不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损益中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更何况会计准则要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 入“权益”(没有计入净利润),即使可供

14、出售金融资产出现减值 迹象,计提减值损失也属于正常损失。所以,要将(十四)项中金 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持有损益”与“处置损益”区别对待,防止企 业利用两种损益范围的混淆虚计“监管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樊行健,郑_躇徘经常性损益的列报:理论、准则与分析J会计 研究,2009(1】) 2李常青,张兆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会计盈余指标的有用性 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李铁群非经常性损益的报表操纵行为分析与研究J财经理 论与实践,2003(1)l 4李筱强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 号非经常性损益解读z2008(11) 5孟焰,王伟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管制

15、效果研究JJ会计 研究。2009(6) 6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z2002第 924条2002225 7吴喜之啡参数检验(第二版)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8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 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z 1999-l2-8 9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z第三十三条,2006517 10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z第 七条。200658 1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 性公告z 32008 1 2钟新桥亏损上市-2-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分析J经济师,2004(9) 。 l 15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