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强校长对教育生活与生本化的追求与践行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772449 上传时间:2017-12-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5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强校长对教育生活与生本化的追求与践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丁强校长对教育生活与生本化的追求与践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丁强校长对教育生活与生本化的追求与践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丁强校长对教育生活与生本化的追求与践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丁强校长对教育生活与生本化的追求与践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强校长对教育生活与生本化的追求与践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强校长对教育生活与生本化的追求与践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og第7期 (总第1 69期) 主之 私唷 THE MODERN EDUCAT10N JOURNAL No7,2010 General,No1 69 丁强校长对教育生活与生本化的追求与践行 钮勤章 作者简介】钮勤章,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校区教科室(江苏南京,210019) 引子:本真教育的呼唤 近几年教育园地长了很多奇花异草,什么主 义,什么模式、什么理念一个比一个新鲜, 一个比一个气派,可是,当我们的目光被这些光 鲜的概念弄得头昏目眩的时候,连先前的简单的 课堂都变得复杂而令人生畏,有着几十年的教育 经验的老师也产生不会上课的感慨。那么,我们 教育真的要这么折腾吗?一句广告词说的好

2、:适 合的才是最好的!新鲜的不一定是先进的,有识 之士疾呼:让教育回归“原生态”,让教育回归 到原点,让教育回家 经历了新时期以来几次重大的教育变革的丁 强校长,一直以冷静的目光审视这场变革,在新 的理论呼啸而来的时候,没有一哄而上;在遇到 问题时,也没有一哄而散。他执着践行着自己的 教育理念:生活为源,生命为本。本着“既要对 学生的现在负责,又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的教 育良知,在他的心目一直深藏着这样的一个愿 景: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们带走的不仅是 丰富的知识,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完善的人 格以及对母校深深的眷念。以巨大醒目的标语呼 吁整个社会:让教育的充满人性的光辉;让教育 回归生活

3、,让孩子热爱生活!教育的本真呼唤由 此而生! 丁强校长一直是这样的教育理念的追求者与 践行者,也正因为此,近几年来,丁强校长一直 是教育媒体关注的人物:从温家宝总理的接见, 一65一 到“笑脸墙”引发的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及近期 包括央视媒体对于“国旗墙”的报道引发了 笔者对于丁强校长的教育思想的探索的愿望。 理念的建树: “原生态”的教育梦想 教育的生活与生本化的追求,不是一句口 号,而是一种教育的信念,这份信念一直在丁校 长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结成他的“原生态”的 教育梦想!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听起来简 单,可是,真正顺利地实践之,就不那么简单, 非人人能为之了!艺术的真谛在于以艺

4、术的眼光 审视生活,以艺术的形式创新地传达情感与思 想。教育即生活,自然需要教育的生活化,生活 的真谛在于自然,以真实的面目带给人自然与充 实。丁强校长认为,教育的艺术化需要借助于艺 术化的形式实施教育行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 受了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最终实现教育的目 的;而教育的生活化,就是领着孩子回归到有意 义的高雅的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教育的 目的,生活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过程。正是在这 样的理念定位下,就有了从“笑脸墙”到“国旗 墙”的教育创意,就有了生本课堂的打造。 不过,教育生活与生本化的内涵并非那么简 单,针对对于教育生活化的一些误区,丁校长不 失时机地援引郭娅玲与张敏研究

5、的观点帮助老师 们加深理解:要回答教育要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这一问题首先还必须解答这样一个实质性的问 题,即教育是怎样脱离生活世界的,对于这一问 题的回答是我们解答教育要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的前提。教育正是借助于从生活世界中脱离出来 的科学世界而从生活世界中脱离出来。由于教育 与生活的脱离以及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过分冲 击和挤压,从而失去了生活世界应给予人的那种 安全感以及价值和意义,导致人的焦虑和人格的 异化等。这就是教育试图回归生活世界的原因所 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旨意在于呼唤教育对人 的完整生活的关注,即事实生活与意义生活的统 一。对于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时,我们 都必须以儿童此

6、时此刻的、正在过的生活为前 提,然后对儿童的自在生活进行引导与改造,使 之超越现实生活,趋向可能的生活。教育既要立 足于儿童现实生活这片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土 壤,同时又要对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引导使之超 越现实生活,而不至于沉迷其中,从而使他们走 向基于现实生活的美好未来生活。 至于教育的生本化,丁强校长则把生本教育 的创导者郭思乐教授请来,面对面地指导老师们 学习生本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老师们通过学习, 深入了解了生本教育的内涵一我们把依靠学 生,高度尊重学生,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和 教学称为生本教育体系。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 扬生命,教师应该把控制生命的思维,改变为激 扬生命;生本教育是一场

7、革命,而且是一场彻底 的革命;实践证明,仅仅靠零敲碎打的改革,已 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基础教育的一切都 是那样的互相牵制,如果你想在教法改革的某一 个片段有所成就,就必须牵动教材、教法、教育 管理及评价,进而指向人的观念的更新。如果不 尽早给学生发现和思考的工具的话,他们就只能 处处依靠教师,把他们叫做主体,也充其量是个 没有资本的老板,或者是高级打工者,而不是真 正的主人。嘲 可惜,这些声音被后工业时代的机器嘈杂声 掩盖了,微弱的共鸣难以唤起更多的人反思我们 的教育到底出了怎样的问题,新课程的利剑根本 无法穿透中国传统教育的厚厚的土壤!有识之士 大声疾呼:教育的变革不能舍弃本真的思想,

8、无 论是怎样的颠覆的,一些本真教育原则,依旧闪 着灿烂的光圈。丁强校长深层地挖掘这些本真的 一66 原则,在此基础上建构其“原生态”的教育梦 想。 2006年4月29日,金陵中学女孩成懋冉在江苏 省美术馆开办书法展览,丁强校长在书法展开幕 式上的讲话重申:被誉为“英才摇篮”的金陵中 学,一贯秉承“科学与人文并重,共性与个性共 存”的优良传统。历经沧桑、锐意改革的金陵中 学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不断进行着大胆的探索,不 断拓展着发展的空间。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金 陵中学始终保持追求卓越的精魂,实现了一次又 一次的超越。我们认为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将学 生内在的潜能挖掘出来,并为他们创设和谐、宽 松、民主

9、的教育环境。“天生我材必有用”,成 功的教育必然是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强化自我, 发展自我。这些是孩子健康教育生活的常态。 人民教育2007年第10期刊载了丁强校长 的一篇文章让教育回归“原生态”,丁校长 以感性的笔墨表达了对目前教育中的一些弊端的 深入思考,建构了其“原生态”的教育梦想,指 出:教育的“原生态”其实就是教育的“初始状 态”,教育的“常态”。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 人。所以要谈教育的“原生态”,首先要确立以 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不能把学生 仅仅看成教育的对象、认知的群体,更重要的是 要把学生看成独立的生命主体。那么,教育就应 该回归到本应属于生命主体的活动中去,回归到

10、学生具体的年龄、成长阶段和时代背景中去,根 据学生的潜质,遵循教育的规律对其施以自然有 效的引导,从而培育人格健全、素质全面、个性 鲜明的人。教育的“原生态”说起来很简单,道 理似乎人人都明白。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现在 的“瓶颈”对于教育而言表面上是高考,实际上 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问题。有人说,统一考试 是目前我国唯一可行的选拔方式。也是目前唯一 公平的评价方式。但难道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公 平,就一定要放弃孩子们的童年、童心、梦想、 幻想,甚至泯灭他们智慧的火花、灵动的天性? 如果我们能在思想认识、政策导向和实际操作三 个层面都认同“考教分离”这个观点,切实加强 “依法治校”,切实保证国家课

11、程计划在所有学 校的贯彻落实,切实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体育 锻炼和活动时间,切实加强各级教育督导工作, 切实鼓励所有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坚决废止以 “分数”、 “升学率”等一系列远离学生生命主 体的数据来衡量教育、评价学校和学生的做法, 让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研究部门把时间、精力和 兴奋点从研究制订“考试说明”“应试策略”, 转移到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能 力、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上来,转移到研究如何 使教育真正让学生回归生活上来,素质教育才有 可能真正得以实现。最后呼吁:作为一名教育工 作者,应该始终不丢弃教育的理想,始终追求教 育的“原生态”。 是啊,功利的教学,疲软的德育,最终回归

12、 到一个问题: “我们的孩子能走多远?”当经历 艰苦卓绝“拼杀”出来的高分者是否真正地学会 了学习?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教育能否 真正地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基?为什么曾经的高考 状元们的发展一直是平平无大为?钱学森之问, 问出了我们的教育怎样的尴尬?谁又能给个答 案,开个药方呢?但是,教育要发展就需要探 索,丁强校长一直在构建其“原生态”的教育梦 想,让学习与孩子的生活接轨,让教育真正的成 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孩 子们生活与生命中的一部分!可目前的教育大环 境下,真正地化为现实,其间的距离又多漫长 啊! 课题探航:让教育与生活、生命联姻 关于教育对于生活与生命的关注,实际

13、已经 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与地区的教 育,都必须遵循一个人的成长规律,我们常说的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也就是这个道理,尊重孩 子自由发展与学习兴趣,尊重孩子的生命形态, 过多过早地干预,可能会丢掉孩子许多本真 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都具备了更健全发展的 可能性,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内在地蕴含了这种更 健全的可能性。生命化教育就是要培植人对生命 的珍爱,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 意识。鉴于此,丁强校长在校园里以巨幅标语呼 吁:让教育的充满人性的光辉;让教育回归生 活,让孩子热爱生活! 于是我们追问:教育的生活与生本化的追 求,孩子何为?教师何为?教育的生活与生本化 到底是回到哪

14、里?是生活,还是课堂?我感觉不 67 是一个简单口号,而应该思考:教育的生活与生 本化是应该回到适合孩子生长规律的状态中去。 回到生活与生本化的课堂中去,回到课堂化的生 活中去!生活状态对于孩子是多么的重要,传统 的文化中对于孩子学习状态的禁锢是有目共睹 的,难道我们真的要孩子整天摇头晃脑地读那些 枯燥的经书吗?说这个,大家肯定会笑,因为, 现在不可能了,但是,那些枯燥的海量的题目, 那些令孩子苦恼的近乎语文文字游戏式的所谓的 奥数,与以前孩子读的经书有什么相异呢? 其实,于孩子的教育而言,文化是生活的一 部分,而不是生活是文化一部分,生活才是真正 的道,学习文化是技,学文化也是为了生活,是

15、生活的一种方式吧,生活是多彩的,教育是多元 的,不过,唯一的标准就是遵循孩子天性的基础 上,找到适合其生长规律的教育手段与教育行 为! 在这样的形势下,丁强校长创建性地提出的 “生命为本,生活为源”教育主张,并且,申报 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1J2009年度教育部 规划课题一一整体建构普通高中“生活为源, 生命为本”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现在已经立 项并着手研究!这是我校在“百年老校,少年精 神”办学特质基础上的延续与拓展,是其“为一 生奠基”的办学宗旨和核心价值取向引领下提出 的最基本的办学理念,是为实现“为一生奠基” 即“既对学生的现在负责,又对学生的将来负 责”,既促进学生的全面地健康

16、成长,又要为学 生自主地久远地持恒发展奠基的必然前提和必由 之路。 随着这一课题的研究与深入,使更多的人明 白了:教育不应该成为隔离学生与其生活世界的 屏障,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学习应该是生活与生 本化的;作为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为 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的中学 课程,更应该立足于生活。让教育回归学生生 活,充分融人生活;让以知识为主的教育走向强 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的、并以 感受体验为基础的教育;让单向灌输式的教育变 成讨对话性的、开放性的、分享性的教育;让孤 立封闭在学校和课堂的教育变成全息开放的教 育,变成不是成人中心、权威中心的教育。教育 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生活环境,生活 既是课程的最直接的教材,也是课程施教的最基 本的阵地。让教育回到学校生活中去,让教育渗 透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关注与尊重孩子的生命 形态与规律,最终促成教育与生活、生命联娴, 使教育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 实践的收获:生活与生命才是检验教育水准 的唯一武器 长期从事中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丁J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